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吾妻阿婵 > 第56章 提前發動

第56章 提前發動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随着雍王與朝廷的兵馬在北面的膠着,征兵也從起初的自願一步步演變成強制入伍。

整個新年,夔州百姓皆是籠罩在一層陰雲中度過。

孩童身上無新衣,婦人頭上無钗環,老者碗裡無葷腥。

随着夔州征兵的消息四散開來,家中凡有十二以上,六十五以下男丁者或避走他鄉,或逃去山間避難。

一時之間十裡八鄉舉目望去隻剩下一群老弱婦孺。

糧價更是從年前的四兩銀子一石暴漲到了如今的十兩銀子一石。

還沒有等到天氣暖和起來,已經有不少村民家中已經斷炊,家中又無丁壯,婦人們不得不扶老攜幼去山間挖野草、刨樹根充饑。

這場動亂又不知要持續多久,百姓們就快走投無路了。

杏花村的村民雖不知裡正口中那位捐糧的富戶便是鄒家的二姑娘,卻也知曉最先提醒各家囤糧的人便是她,心裡對他們一家越發感激。

聽說鄒家姑娘要上山采藥,自發地扛了籮筐鋤頭上山去幫忙。

玉婵同兩個妹妹背着藥簍子帶着村民們一起上山,在山上發現了蒲公英、蒼耳、車前草、金銀花等數十種藥材,最令她驚喜的是在山頂上發現了一大片野生的三七。

三七的根入藥有止血鎮痛的作用,尤其對戰場上的刀傷箭瘡有奇效。

玉婵趕緊取了随身攜帶的紙筆,将找到的這些草藥畫成圖,請村民們照着圖上的樣子分頭去找。

幾日下來,村民們找回來的藥材不少,隻是其中混入了許多不能入藥的雜草樹根。

玉婵帶着母親妹妹将這些藥材分門别類,該晾曬的晾曬,該炮制的炮制。

至于那批挖回來的野生三七,她更是絲毫不敢馬虎,親自剔除雜質、洗淨、晾幹,最後再研磨成粉裝進罐子裡等着配藥。

年初黃二爺因為得了玉婵的信兒,早早地稱病從任上辭下來,賦閑在家反而躲過了後頭雍王的拘捕。

據黃二爺帶回來的消息,此時雍王與朝廷的兵馬仍僵持在陵州邊境。

雍王意圖以手裡握着的一幹朝廷命官的性命做要挾,将朝廷的兵馬耗得人困馬乏,最後再出城迎擊。

這一耗就是一個多月,雍王耗得起,可底下的百姓早已耗不起。

這日玉婵趁着去鎮上給黃老夫人請脈的機會見了黃二爺,問他:“您可知曉現在朝廷領兵迎擊叛軍的人是何人?”

黃二爺不假思索答道:“是威遠大将軍魏準。”

玉婵想到離家兩個多月還未返回的魏襄,又問:“是哪個魏?”

黃二爺手指沾了茶水在檀木桌上寫了一個大大的“魏”字,

玉婵暗自松了一口氣,還好此“魏”非彼“衛”,應當不會這麼湊巧。

她心存僥幸地想着,又對黃二爺道:“我最近做了一批藥,其中就有戰場上急需的金瘡藥。您有沒有法子将這些藥送到那位魏将軍手中。”

她能做的不多,隻希望可以通過力所能及的方式默默支持朝廷的軍隊盡快打赢這場仗。

這樣像他們這樣的普通百姓才能早日擺脫骨肉分離,忍饑挨餓的日子。

黃二爺聞言,再次對眼前這小女子有些刮目相看了,從前他隻道她醫術高超,又合老太太眼緣,對她禮遇有加。

如今見她竟如此深明大義又有着巾帼不讓須眉的胸懷,心底對她越發敬重,毫不猶豫将送藥的事應承下來。

玉婵與黃二爺約定好七日後來鎮上送藥,便回到家中繼續做起了金瘡藥。

又過了兩日,家裡突然收到一封從千裡之外的河州寄回來的書信。

這封信是玉婵的長姐玉瑤手書,信上說年前從河州到夔州的官道斷了,有大半年沒有收到家裡的信,不知父母姊妹們過得可好。

上月收到玉婵寄去的書信時,河州也起了兵亂,丈夫和小叔都應征入伍,與家中斷了音信,一家人心急如焚。信的末尾還提到她近來被診出有了三個月的身孕,請父母妹妹們千萬保重,以待戰亂後骨肉相聚雲雲。

鄒夫人雙手捧着這封久違了的家書來來回回讀了好幾遍,心中悲喜交加。

喜的是大女兒與女婿成婚多年,終于迎來了第一個孩子。

憂的是女兒初次有孕,丈夫又不在身邊,公婆年事已高,不知她身邊可有人悉心照料。

還有女婿羅文這一去,生死未蔔,鄒夫人想着想着又忍不住抹起了淚。

玉婵心知母親擔憂姐姐身子,姐夫安危,也不知該怎麼安慰,正想着如何設法打探姐夫兄弟二人的消息,忽聽得外頭有人拍着門大喊:“婵妹妹,婵妹妹,快……快救命呀!”

玉婵母女兩個急急出去開門一瞧,是秦氏。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