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八,宜開市。
今兒是立秋,秋老虎的威力開始顯現,可燥熱的空氣阻擋不了人們的腳步。
還沒到巳時,容華街上一間食肆門前就圍了一圈看熱鬧的人。
“兄弟,打聽一下,這暖食記·家常菜的東西有這麼好吃麼?這店門還沒開呢,怎麼就有這麼多人等着了?”
“嗨,一看你就不是住在城南,更沒去過南市場。”被問到的男子一臉遺憾。
“你去南市場打聽打聽,誰不知趙姑娘做的涼皮和鹵味是一等一的好?現在開了鋪子,這涼皮兒鹵味的價格也沒變。”
他拿出了一張宣傳單,給周圍人解釋:“三四日前,這暖食記就在城南各處散了單子,這單子上寫得清楚,我給大家念念。”
“開業頭五天,進門每人先贈送涼皮一碗,每吃夠二兩銀子送冰鎮薄荷茶一壺,吃夠一兩銀子送冰鎮綠豆湯一壺。”
男子咽了咽口水:“這都不是最主要的,主要是這菜品很特别。”
衆人紛紛問道:“怎麼個特别法?”
男子還沒來得及開口,他身邊的老者捋着胡子道:“這暖食記雖是家常菜館,可這菜單上的菜大多都沒聽說過啊!”
“就這兩樣,鍋包肉、櫻桃肉,諸位可知是什麼?”老者也拿了宣傳單,指着上面的兩行字問道。
衆人紛紛搖頭。
鍋包着肉端上桌?不敢想不敢想。
好端端的櫻桃放在肉裡?還能吃麼?
“這價格還不算貴,都是十幾文到八十文不等,老夫還真要去嘗嘗鮮!”
一盤肉菜最貴才八十文,這也太親民了。
一句話勾起了大家的獵奇心理,紛紛蠢蠢欲動起來。
早在前一晚,劉蓮香已經帶着謝庭勇和玲兒趕着驢車,栽了菜蔬肉蛋來到店裡。
今日一大早便與趙知暖幾人一起收拾,此時已經将所有前期準備工作都做好了。
巳時一到,便開門放鞭炮迎客了。
“小店今日開業,歡迎各位光臨!這邊有試吃台,可以先試吃再點餐哦!”
一進門,便見趙知暖、知雲笑盈盈地對來客介紹。
剛才那位老者抱着試試看的心态往試吃台去了,看着長條桌上擺放的各色試吃菜品,用牙簽紮起一塊放入口中。
老者面色平靜,眯着眼睛回味着,花白的眉毛微微跳動,暴露了他此時激動的心情。
“酸甜可口,外酥裡嫩,口舌生津,在這樣的酷熱裡突然就有了胃口。”
“這..這就是櫻桃肉?”老者看着壓在盤子下的菜品名字,然後稱贊,“名有櫻桃,形似櫻桃,味如櫻桃,卻絲毫無櫻桃在其中,真真兒是用了心了!”
其他食客聽了紛紛上前試吃,吃到自己心儀的菜後便準備點餐。
這才發現這飯館的菜單牌子與别處有很大不同。
隻見那些牌子被分成了“肉菜”、“素菜”、“主食”、“甜品”、“酒水”,雜而不亂。
那牌子上不僅标了價格,還将菜式都畫了出來。
那些菜式被畫得個個拙中藏巧,栩栩如生。
食客們不僅可以看圖點菜,還能在心中盤算一番價格後再做決定。
長平站在櫃台後面,等食客們排隊點完餐後,就會給食客一塊标着号碼的竹簽。
再将同樣标着号碼的菜單從身後的點菜窗口傳到廚房,等菜做好後根據号碼上菜。
趙知暖見堂上座位漸漸坐滿,便來到廚房幫忙了。
她翻看了一下菜單,發現以櫻桃肉為多,鍋包肉次之,剩下來主要的就是糖醋排骨、冬瓜湯、苦瓜炒雞蛋、涼拌拼盤之類的。
糖醋排骨在鍋裡已經炖好準備收汁兒。
切好的冬瓜倒入用大骨頭熬制的高湯中煨至軟爛即可。
苦瓜炒蛋、涼拌拼盤等更是快手菜。
就這櫻桃肉和鍋包肉是過油菜,需要現做才能保證口感。
切成色子大小的梅花肉已經腌制入味,放少許蛋清使其更柔嫩。
澱粉中加少許面粉,将肉塊裹成小圓球以模仿櫻桃的形狀。
而鍋包肉也是異曲同工,切成薄片的裡脊肉腌制好後,裹上薄澱粉。
兩口大鐵鍋中放寬油,燒熱後分别倒入肉塊和肉片,刺啦啦的聲音炸開,同時肉的香氣瞬間充滿廚房,讓正在一旁忙活的劉蓮香和孫雨母女不禁擡頭望向趙知暖。
“這肉一炸就是香!”
“若是愛吃,我再多做些,等一會兒過了晌午顧客少些,我們吃飯的時候就可以吃啦!”趙知暖肚子裡的饞蟲也被這香氣勾了起來。
倒也不是餓了,在開門之前他們已經吃的飽飽的了,因為得挺到下午才能吃上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