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山河無溯 > 第6章 雲幕張 群臣進谏,相位高懸

第6章 雲幕張 群臣進谏,相位高懸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與秦氏父子的安閑不同,韓凜此刻正陷在場漫長争論中,分身無術。

南夏使團已經啟程返回,自有相應官員負責相送,這不必多說。

但關于前日,陛下帶領使團私訪民間之事,幾位重臣卻一直僵持不下。

這會兒,與之對陣的自然是穆王。

起初,穆王還試圖說服衆人冷靜。

并以陛下不願興師動衆為由,想先平和下這劍拔弩張的氣氛。

誰知,前朝顧命之一禦史大夫徐大人——徐銘石卻道。

“陛下愛民如子自是中州幸事,可這私訪實在不妥。”

“且不說當下朝廷内外動蕩,隻單說那南夏使團,誰能保證不出什麼意外?”

“這次雖平安無事,可也不過僥幸而已,陛下今後萬萬不可了!”

他字字懇切、擲地有聲,完全不看穆王,直對韓凜而去。

“且陛下帶南夏太師參觀國家商号,亦過于心急。中州目前國力是在穩步發展,可遠沒有到理想狀态。”

“國庫憑借商号在各地進行貿易,近年間才逐漸充裕,此時顯山露水實非上策。”

治粟史黃磬黃大人緊跟其後,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

“陛下此次私訪,聽聞沿路還出現乞讨之事!是臣失察!臣辱沒了中州,更辱沒了陛下,還請聖上降罪!”

京兆尹一句話沒說完,便開始叩頭請罪。

讓原本十分膠着的氣氛,更添一絲荒誕。

“依臣看,以朝廷之名行商實在有辱國體。在外邦異族眼中,中州上至官員下至百姓,都是群營營役役之輩。”

學士長方大人尤為慷慨激昂,穆王幾次想要開口勸說,硬是找不到機會。

“秦相當年之策,的确讓中州快速發展了經濟。可現如今,國庫既已充盈,就該逐步縮減商号規模。”

“一則是保證穩定收支,降低行商帶來的風險,二則朝廷上下克己複禮,一同恢複中州禮儀之邦的形象,還請陛下三思!”

待方大人說完,韓凜之覺耳中嗡嗡聲不斷。

他看向穆王,後者也是一副頭疼的樣子。

韓凜隻得深吸了幾口氣,盡可能平和着語氣開口道。

“衆位愛卿說了這許久的話,還是先落座用茶吧。”

一旁孫著真是眼明手快,連忙吩咐人上茶。

幾位大臣看此情形,也不敢逼得太緊。

隻好先按下一肚子沒說完的話,稍作休整。

随着溫熱的茶水浸潤喉嚨,香氣亦在鼻間萦繞不絕,穆王方覺舒服了些。

理智跟着袅袅升騰的熱氣,重新占領了高地。

他将茶杯重重一放,和韓凜對視一眼,清清嗓子發言道。

“諸位還請稍安勿躁,如今聖上登基未久,中州正是最不安穩的時候。”

“在座的都是肱股之臣,此時更該團結一切力量,保證朝廷順利運作,給底下官員百姓一個新的面貌與信心。”

穆王這番肺腑之言,讓諸臣略有松動,隻是面上仍撐着不肯放下。

見狀,穆王加大了力度,話語也不似平日溫和。

“倘若誰在此時有意挑起事端,倒教人不得不疑心,是為了中州大局着想,還是打着江山社稷的旗号以權謀私!”

“要麼就是能力不足,看不出形勢迫切,隻一味想着給自己沽名釣譽!”

和煦的春風突然轉向肅殺,在場諸人無不悚然一驚,趕忙起身請罪。

齊齊道:“微臣不敢!還請陛下明鑒!”

見台階已經搭好,韓凜也适時表現出理解姿态。

他以一種深切自責的口吻說:“諸位愛卿殷切報國之情,朕怎會不知?”

“此次接待使團之事,是朕過于魯莽了。隻想着不要勞民傷财,忽略了諸位的難處,此為朕的不是……”

聽得如此說,幾位大臣連同穆王撩袍而跪,再不敢出聲。

韓凜口氣和緩地,繼續下去。

“中盛商盟雖是國家商号,然其每日迎來送往也多是外族商人,早已不是什麼秘密。是朕覺得無妨,才帶人參觀的,卻也忘了南夏太師身份敏感,不宜知曉太多。”

“至于路遇乞丐之事,說明我中州現下還無法做到老有所依、人人安居。朕需自省,更不幹京兆衙門之事。”

這一通春風化雨下來,韓凜真是盡可能做到了安撫各方。

京兆尹率先磕頭謝恩,又雲了幾句天子聖明等語。

就趕忙拿懷裡手絹,拭了拭頭上冒出的汗珠。

徐大人看陛下一番陳情算是誠懇,想起顧命身份,自該好好教導新帝成為一代明君,确實不應過于急切。

便磕頭告罪謝恩:“陛下憂國憂民之心我等深有體會,今後自當為中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見兩位已然表态,黃大人也在心下盤算。

的确,中州國家商号早已不是機密,何況聖上帶人參觀的隻不過是些皮毛。

其中運作之法,自是不會講給人聽,倒也無妨。

思及此處,黃磬重重磕了個頭。

回道:“陛下剛才說,中州還沒做到老有所依,實是微臣能力不足、思慮不周。”

“此番回去與同僚商議,定會拿出方案章程,争取在保證國庫收入前提下,給更多百姓以庇護。”

一陣響動後,韓凜走到幾位大臣身邊。

他先扶起了徐、黃二位大人,又命京兆尹起身,最後才去扶方大人。

可對方仍執意跪着,不肯起來。

“方大人,您這不是讓陛下為難嗎?有什麼話起來再說不遲。”

穆王想從中加以緩和,卻被方大人硬生生打斷了。

頃刻間,洪鐘般的聲音響徹殿宇。

“陛下,臣心内惶恐!國家發展若隻依靠銀子與米糧,将來下去如何得了呢?”

“而今朝廷各個部門位置尚有空缺,急需招攬人才為國效力。可若人人都把眼光放在抓錢摟米上,這人才又從何而來?”

韓凜長舒一口氣,不禁點頭贊道:“方愛卿果然眼光獨到!”

“這事兒朕早已與穆皇叔商議過多次,隻是還未計劃完全,所以不便透露……”

他走回位置上坐下,繼續道:“也罷!今日朕就将話說明白,往後君臣一心,同為中州百姓謀福祉!”

方大人聽見此話,眼中綻出神采來。

韓凜微微一笑,為底下這些重臣講述起自己的打算。

“朕與皇叔商議,準備以都城為中心,開辦國家級别學堂——名為禦塾。”

“以各郡縣選拔舉薦學子進入其中學習,每年由朝廷拟定題目,對學子進行考核審查。”

“出色的或分派地方各處,或留任朝廷為官,總之是物盡其用、人盡其力。諸位以為如何?”

“陛下聖明!”方大人帶頭下跪。

聲音顫抖,眸中似有淚光閃動。

“隻是……衆愛卿須知,此事并非一朝一夕。開辦禦塾所需的财力,教師的儲備,以及層層管理籌劃都還需時間。何況,這事要做,還少一領頭之人……”

接下來,穆王耐心條分縷析,将開辦禦塾的種種好處與風險一一說明。

看得出,這件事兒兩人的确已思慮良久。

聽着這滔滔不絕地講述,在場每一位大臣心中,都萌生出一種“有君如此,真當大幸”的想法。

各個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最後,還是韓凜以一句: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