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邊沈虞那裡。
鐘夫子找她倒也沒有什麼很大的事情,主要是擔心這個學生請了太久的假,耽誤了許久的課程,害怕跟不上,所以給沈虞開小竈,補補課。
但這種事情也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鐘夫子給了沈虞一份寫滿了注釋批注的講義,讓她好好看。
“課程耽誤太多,可得多花點兒時間補上。這是這幾日學的内容,你拿去好好看看,若有不懂就問。你是老夫寄予厚望的學生,十日後有一場小考,可千萬别讓老夫失望。”
沈虞連忙點點頭,雙手接過書本,随後謝過鐘夫子。
“學生必定努力讀書,不辜負夫子期望。”
鐘夫子滿意的點點頭,摸了摸下巴的山羊胡須,朝着沈虞揮揮手,示意她回去上課。
拿着書離去,沈虞心裡還是有些打鼓。
備戰童生試的丙班每月兩次小考,十五和三十。
下一次小考就是十一月十五,沈虞隻有十天的時間去吃透書本的内容。
和鐘夫子說自己會努力,這話不假,但能不能保住丙一班第一的名頭,沈虞就不敢确定了。
但是現在還沒考,還有十天時間,自己多多努力,剩下的,隻能看天意了。
回到班上,大家都已經安安靜靜的坐好了。這倒是讓沈虞有些許的詫異。
她有原主的記憶,沈家在朔安縣也算是大戶人家,是以稍微年長的街坊都是知道沈家大公子沈新知辭官離鄉去經商的事情。
沈新知讀書不差,但是受不了官場做派于是辭官。
在别人看來,辭官經商真是愚蠢至極,即便沈新知生意做的不差,就算現在朝廷的制度商賈之子也可以科舉,但大家也還是不怎麼認可他,内心終究覺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加上沈新知這番舉動如此忤逆沈老太太,周圍的人對此都覺得他做法頗為不孝,于是經常會被作為叮囑他們自己的孩子的反面教材。
所以和沈虞差不多年紀的孩子都經常被家中父母耳提面命,千萬不可約那個沈辭之父,所以都聽說過這段過往。
對于不重孝義人之子,他們心裡都有幾分鄙夷。
自然,除開真的有鄙夷的,也有嫉妒的。
成績上比不過,也能安慰自己行為人品比得過,那也算是占一項。
所以,除了沈家二叔的孩子,也就是沈虞的堂兄沈毅和沈辭不對付,其他鄙夷沈辭的人也多少不對付,這才會有剛才課間休憩時那段争執。
但是好在沈辭也是有朋友的。
以馮瑞為首。
這些人信奉未知全貌,不予評價。
他們覺得這都是那些長輩的事情,也不是他們小輩能明白和了解的,更覺得和沈辭相處以後,覺得對方不可能會是一個沒有孝道仁義的朋友,于是才會和其繼續交流。
而他們最為信奉的,就是爾雅書院。
既然能考入爾雅書院,那說明除了有學問,對方人品也一定是好的。
沈虞并不知道自己随着鐘夫子離開以後在教室發生的事情,不過就算知道了,她也不會放在心上。
現在自己的當務之急,是多背一點兒知識,多練練字,而不是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