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鄉下,其實離虹縣縣城也不過20裡,加上虹縣地理位置平緩,進城出城不過半個時辰,要添置什麼東西還算方便。
本來二老爺和二夫人商量給她在商家附近置套小宅子,方便照顧。
但是商青歌怕跟商家人相處久了,商家人會發現她的異樣。
便說自己受了老夫人生前的饋贈,應當回鄉下替老夫人除草掃墓。見二老爺二夫人還是不同意,商青歌隻道不想在城裡聽到葡家的消息,回鄉下可以調理心情。
一聽這話,二老爺二夫人也就沒法再堅持,隻能以商青歌要回鄉下替他們為長輩守墓為借口,塞了很多鋪蓋,桌椅,鍋碗瓢盆,甚至連廚房的香料都搜刮打包,把那天做飯的廚娘急得不行。
管家帶着家具之類的大件先商青歌一步到村裡收拾,畢竟宅子多年沒住,即使平日有人看照,也是需要好好收拾一下的。而且之前商家還有幾畝田地,要去收回來,以後商青歌在村裡也不至于要買菜做飯。
把戶籍遷回村裡入戶那天商青歌回了一趟村,辦完事又回了商家住了幾天,直到管家把鄉下的事情處理好。
女子立戶離開家的那天,父母親戚是不能相送的,表明此女已經長大成人足以自立門戶,不再是家裡嬌滴滴的小姑娘。直到立戶滿一年才能請近親來家做客。
四月在外趕車,獨自坐在牛車裡的商青歌想着二老爺二夫人臨走的行為又有些心軟,覺得過繼當晚她對商青宇的話或許有些重,怕是會影響商青宇和二老爺二夫人他們之間的感情。
但牛車多行幾步,商青歌又覺得即使她說了什麼,影響到商青宇,但比起真正死去的商青歌,商青宇那點問題也就不算什麼問題了。
等牛車出了城,這些心思又都被她抛到腦後了。
活了兩輩子。
我終于——自由了!
心頭痛快,商青歌也有了心思打量這片新戰場。今日出城得早,又正好逢五,是開大集的日子,一路上都是進城趕集的村民。
商青歌打開側窗,看到那些村民們的或背着或擔着蔬菜,富裕一點的會架着牛車,載着親鄰入城,隻不知那牛車是收費的,還是不要錢。
看到這些,商青歌心情更好了,這個時代沒有她想得那麼糟糕。村民雖然不富裕,身上的衣服也多有補丁,但每一個人的精神面貌都挺好。
且就她這一個月的飲食來看,土豆玉米辣椒之類的東西,幾十年前已經傳入國内推廣開來,隻是做法簡單,因此她生出了一點小心思——飲食生意。
民以食為天,不缺吃食的情況下,人類的需求就從吃飽到好吃。
商家老宅位于臨水河旁的臨水村,因為水源不斷,土地肥沃,所以臨水村也是附近數一數二的大村,有70多戶人。
商青歌和四月回到商家老宅,管家就帶着下人們回了城,倒不是管家不想多幫襯商青歌兩天,實在是當下規矩多。
因連坐規定,民間買房遷戶都是要給鄰居送禮的,要是村裡,那是整個村都得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