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生堂parlour
“在想什麼呢?你從剛才開始就很安靜。”我對着理查德問道,一邊伸手把菜單遞給服務員,不知不覺間已經非常熟練這一流程。
“拜托請快點。”理查德先是對服務員交代了一聲,在後者離開後才看向我道:“我累了。”
這倒是,很少看到這位一臉不加掩飾的疲态,我都不記得上一次是什麼時候。
“說起來,你當初是怎麼找到這家餐廳?”我幹脆地轉移話題道,選擇不再繼續談論今天的工作。
“xx網的評級。”理查德言簡意駭地答道,臉上一副注意不集中的放空表情。
我看着理查德這一副省電模式的狀态,估摸着他沒什麼交流的興緻,幹脆拿出手機搜索了一番那個網站,發現是個美食網站,彙集網友對于具體餐廳的推薦和評價。
我好奇地輸入資生堂parlour的店名,發現确實是排名靠前的餐廳,五星級好評占據超過九成。
“你好像很喜歡這家餐廳。”我一邊下翻浏覽評論,一邊随口說道。
“畢竟距離寶石店不遠,這家餐廳的草莓巴菲很有人氣,你哪天也應該試一試。”
聽到這話,我心下暗笑,距離多半不是重點,重點是甜品的味道。
這裡誰還不知道你的本質?
随意看了幾則評論,暗自記下推薦最多的幾道料理,打算下次嘗試一下新鮮事物。
一直都點咖喱飯也不是事,偶爾也該換換口味。
倒也不是特别喜歡咖喱飯,隻能說咖喱飯是個安全的選項,就像去外地旅遊,不熟悉當地的菜品和口味,此時選擇麥當勞和肯德基總不會出錯,因為全國的産品基本上都是一個味道。
咖喱飯也是同理,不同店鋪的咖喱飯可能在細節上有些差異,大緻上還是高度相似。
想到這裡,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在外用餐時基本上都是點咖喱飯,在這裡是,在學校也是。
到底是什麼時候養成的習慣?
在我胡思亂想的時候,理查德再次喚來服務員,表示再加一份草莓巴菲。
“喂,喂,糖分攝入過多容易長胖。”我見此忍不住勸道,其實很早以前就想這麼說,隻不過一直沒有合适的機會。
“這份是給你的,今天我請客,【算是犒勞你今天陪我一起來】。”
“你認真的啊,都說了...”
話才講到一半,就被理查德擡手打斷,對方随即又略顯任性地總結道:“就這麼定了,反駁不接受。”
見他态度這麼堅決,一時間有些啞火,最終吞下之前到嘴邊的話,轉而回應道:“好吧,你的好意我收下了,這次你請客;不過,這份額外的草莓巴菲,你還是自己享用吧。”
理查德聞言挑了挑眉,雙手交握放到桌上,身子稍微前傾,态度認真地詢問道:“我必須要确認一件事:你是不是極端反甜食主義者?”
聞言,一時之間簡直哭笑不得,因為這副FBI審問嫌犯的姿态,也因為這突然被扣上的大帽子。
所以說,反甜食主義到底是什麼東西啊?!甜食愛好者都是異端,這種理念真的存在嗎?
“不至于,不至于,我隻是自己受不了糖分沖擊的感覺,平時喝飲料都會盡量選擇無糖口味,比如黑咖啡和無糖綠茶。”
“...真是不可思議,世界上居然還有人不喜歡糖。”理查德邊說邊搖頭,一副不敢相信的樣子。
“身邊其他人的愛好,我是管不着,最多就是出于健康考量的勸告。”我又繼續補充道,再次強調自己真的不是什麼反甜食主義者,自己不喜歡甜食并不妨礙别人對甜食的喜好,這頂大帽子實在不應該屬于我。
“這麼好的手藝,給你還真是浪費。”理查德小聲嘟囔道,聲音雖小,但還是可以聽得清内容。
手藝?我有什麼手藝?做布丁的那三兩下嗎?
唔,差點忘了,某人好像确實沒有做布丁的手藝。
這話還是别說,稍微照顧一下廚房殺手的自尊心。
“哎呀!這可真是,你原來這麼喜歡我做的布丁啊,真是謝謝誇獎。”我假裝一副被誇之後不好意思的樣子,扭曲話語中的重點以岔開話題,不再讨論廚藝有關的内容。
“...我以為自己已經表現得很明顯了,你很驚訝嗎?”對面的理查德語氣波瀾不驚地講道,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剛才不驚訝,現在倒是真的有些詫異。
“那個,你真的有那麼喜歡我做的布丁?”
“自信一點,去掉那個問号,沒由來的不自信就跟傲慢一樣讓人不适。”
“那還真是對不起,我這副不自信的樣子讓你感到不适。”帶着火藥味的話語脫口而出,說完就感到了後悔,沒能控制住那一瞬突如其來的負面情緒。
【自信一點】,這句相當平常的勸告,讓我想起了小學時得到的教師評語:中田君要開朗一點。
這份評語正是來自那位武斷認定我作弊的老師,作弊者的标簽伴随着我的整個小學生涯,我在那個班級被孤立的體驗,到底是因為誰!?
其他任何人如此勸我,我也許都不會如此不忿,唯獨隻有那位老師...當然,很明顯,她認為自己是對的。
“...其實也沒有那麼讓人感到不适,我還挺喜歡你這點,看上去像是無害的綿羊,讓人感覺安心的同時也忍不住想要欺負一下。”理查德微笑着打趣道,似乎在嘗試緩和氣氛。
沒想到會是他先退一步,我感覺更加地不好意思,于是小聲道歉:“對不起。”
理查德沒接這話,而是轉移話題道:“說起來,我今天可是一直在期待某人的布丁,直到現在還沒看到我想要的。”
這個神轉折把我打得措手不及,有些心虛地低聲答道:“那個,周五的時候其實做了這周的份額,一直保存在冰箱,今天出門的時候忘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