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地處西域,是大呂西北邊關最遠的城池,西域的都護府與土司都依靠蓮華城為羁向内地聯系。大呂分天下十六州,後添邊關九郡,又添蓮華城。故蓮華城自成一州。
蓮華城太守祿郡王世襲罔替,因太宗年間遼東關親王謀反,邊關封王皆低一等。洪甯二年,剝蚮、即博德部夥同白山部圍攻蓮華城,河西軍兵敗,博德軍由河西長驅直入,又破單甯府,燒殺十日,掠民三萬有于,單甯府李太師幼女亦被擄走。洪甯三年,邊關薊州郡開元衛、即布谷德部落,其藩主女兒謀反奪衛權,皇帝親令撤衛,命九邊遣使各部剿之,失利。自此大呂失去了唯一草原部落藩屬。西北白山部落與蓮華城且戰且和,祿王本意欲屠之,皇帝令祿王安撫,欲設土司改土歸流,分化博德部與白山部。
誰曾想,布谷德勢漸大,不足十年,洪甯十二年布谷德滅博德部,洪甯十三年布谷德滅白山部,兵臨蓮華城。大呂朝廷皆恐單甯府之役重演,大将軍王占谏言,布谷德今占草原十二部兵馬,可出兵二十萬,遼西天險至河西金山皆入其手,乃大患也,與其他賊虜不可同日而語。皇帝贊許,一面命祿王遣使勸退布谷德,一面命王占籌大軍以出關征讨布谷德。
這一日,晴空萬丈,蓮華城外城的城垛上士兵見到遠處沙塵暴突起,風沙翻滾而來。
不久便見遠處哨所狼煙起,萬馬踏地聲傳來。原來是帶着白鷹旗的萬餘騎兵,如狂風驟雨一樣奔馳而來。一時間城牆上人聲鼎沸,擂戰鼓,吹螺号,點狼煙,緊急通告全稱賊兵來襲。
祿王早上本是在行宮中作畫,忽然聽得人聲嘈雜,軍報急來,才知道布谷德萬餘騎兵已經直接奔襲城下。祿王急召各将議事,座下将軍意欲出城殺賊。祿王優柔寡斷,咬定這一突然奔襲必有陰謀埋伏,且卓娜提亞詭計多端。于是令全城閉門不出,若賊軍攻城便防,不攻就不過問。燃起所有大烽火台,以呼援軍。諸将還是不懂祿王為何如此猶豫不定,因為來襲布谷德兵隻有萬餘騎兵,蓮華城内駐紮河西軍精銳就有四萬,加之征召民夫可有十萬,何慮之有
潮水般的騎兵繞過了蓮華主城,開始瘋狂劫掠城郊民舍,攻打外部未來得及撤入城中的兵營。城頭上的士兵中,大部分還是不太希望布谷德兵馬上開始打起攻城戰。結果正如他們所願望的那樣,布谷德兵至始至終沒有發動攻城甚至沒有接近主城城牆,隻是在蓮華城郊劫掠三日後火速離去了。
四日後,第一批援軍到達蓮華城,随後其餘援軍陸續趕來,集結步騎十萬餘。但方圓數百裡已不見賊兵身影,白山老營也化為灰燼,白山軍民牲畜也被一并帶走一空。
“我早就說過卓娜提亞詭計多端,她就是看透了祿王優柔寡斷的本性,所以派兵驚擾蓮華本城,讓蓮華城所有兵力都向本城收縮,打亂西域的布兵排陣,然後趁着空餘從容撤兵。打了蓮華城的臉,又滅了蓮華城威風,還不費一兵一卒。”
蓮華城内驿館内,大姐憤怒的拍着桌子。
“現在卓娜提亞本營已撤,河西兵沒能傷她兵力,容了她休養生息,以後她再來就恐怕會是布谷德十幾萬鐵騎圍攻蓮華城了。”百達将軍早已沒了奪位白山公子時的威風。如今白山隕落,部衆被吞,他隻是個數千白山殘兵的小頭領了。他也沒有白山氏族具有号召力的血脈,所以祿王并不看重他,也不看重與他一道的大姐。
“我看我最好還是離開蓮華城,到更西邊的月者汗國躲一躲吧。”百達将軍垂頭喪氣道。
“堂堂大将軍大男人,怎麼沒點骨氣?别忘了,你的抵抗殺了布谷德名将悍馬,卓娜提亞與你不共戴天,你就是躲到斡羅思去還是會被追殺的。”大姐對他不争氣的樣子不屑一顧。
“悍馬将軍是你殺的,與我何幹?”
“你是領頭,自然有你一份。”
“别說了,搞得我無路可走,亡族滅種,都是你的錯,你這安族女妖!”百達将軍一拍桌子站了起來,他的幾個士兵便沖進屋裡來。
“哦?”席地而坐的大姐見狀,一點都不意外。
“我看你早就算計好想拿我去和卓娜提亞換個活命吧?”
“你這害我部族的女妖,殺你天經地義!”百達将軍裝作大義凜然,隐藏自己的恐懼與怯懦。
“咱們的兵都在兵驿,結果你還能留幾個侍衛,就憑這個,想殺我?”
大姐說着,不緊不慢站起身來。随着她慢慢起身,百達将軍與他的侍衛都慢慢後退。
“怕了?四個大男人怕我一個女流之輩嗎?”大姐笑道。
百達将軍與侍衛們握緊刀劍,卻沒人敢首先上前。仿佛心中都明知,首先上前的必死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