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康熙側臣·納蘭容若傳 > 第14章 第14章

第14章 第14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瓜爾佳府邸。

面對忽然登門而來的納蘭容若,樸爾普差點叫出了“賢婿”二字。

“納蘭公子,今天你怎麼有空來我這?”

“我來找雲辭格格,問她要一樣東西。”

“莫不是你倆之間的定情信物?”

“樸爾普大人不要誤會,是别的東西,隻有雲辭格格才有。”

樸爾普對管家催道:“你還愣着幹什麼?趕緊叫雲辭出來見納蘭公子!”

管家看着樸爾普那副自己“見女婿”、女兒“見夫君”似的的樣子,撓了撓頭,才聽命照辦。

看到雲辭,容若就想起了她那句聽着冷淡、但是魄力十足的話:“嫁誰也不嫁納蘭公子。”

他不禁對她溫雅一笑,真是個很有性格的八旗格格呀!

雲辭不知道今天吹了什麼風,把明珠大人家的珠玉吹來了,隻好對納蘭公子見了禮,然後問他:“不知公子前來,所為何事?”

“借一步說話。”

“好好好。”樸爾普馬上替女兒答應了下來,“你倆留下,阿瑪回避。”

他一揮手,廳内的傭人們就一并退了下去。

“雲辭格格你學貫中西,是大清難得的奇女子。容若想向你借一個西洋放大鏡,不知是否可以如願?”

“名畫的細節,公子你不用放大鏡也能參透;天上的繁星,并非放大鏡可觀。請問公子你拿放大鏡來做什麼?”

容若巧道:“嚼蕊牽腸,人之常情;蜜出花中,難解其味。想從格格手中借一鏡,來看看在細微之處——冬花何以勝過春花。”

雲辭聽出了弦外之音,“納蘭公子雅興,我若不成人之美,豈非是讓你掃興?你稍作等待,我回房去拿。”

雲辭取了放大鏡回來,将容若想要的東西交到了他手上。

“冬未過,冬花芳華未消,還請公子且看且珍惜,莫要錯過細枝末節,讓花早凋。雲辭,盼着公子順心如願,要做之事,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多謝。容若自當不讓自己‘玉碎蘭銷’于養心殿。”

容若從袖中拿出一張箋紙,雲辭接過,隻見上面寫着:

高樓月如雪,月明翡翠钿。

月出光在天,月高光在地。

【注1】

“公子連用四個‘月’來也夜景,實際上是要以反語來向雲辭詢問:‘養心殿的日照規律是什麼樣的?’對嗎?”

“正是如此。”

“我的确是師從南懷仁,懂得觀天象和測日晷。若是能夠救公子一命,我願意傾力相助。”

“那容若就請雲辭格格不吝賜教——”

*

養心殿内。

顧問行給皇帝遞上了一幅畫。

“萬歲爺,這是禹畫師給您畫的《明月疏星圖》。”

“朕是紅日,冉冉升起的紅日!”

“恕奴才多說一句,這是禹畫師看見了‘了不得的東西’之後畫的。”

“禹之鼎癡狂筆墨,日夜颠倒、白日做夢了是吧?”

“禹畫師最近沉迷于星象之學,将沈括的《夢溪筆談》和湯若望、南懷仁兩位大人的洋書譯本都翻了個遍。”

“不提他了,讓朕靜一靜。”

說罷,少年天子就把顧總管遣了出去。

玄烨想起來之前納蘭容若來找自己的事。

那一天,納蘭匆匆而來,一身風雪,削骨寒冷而不提,侵肌深痛而不說。

他入殿後,連君臣之禮都沒行,就徑直到了自己身邊,對自己道:“啟禀皇上,臣有要緊的事情要說,請屏退旁人。”

自己隻感覺納蘭渾身冷的跟一塊在雪中冰過的玉似的,寒氣逼人,就下意識地把自己的花緞貂皮袍子給他披了上去。

養心殿内隻剩下君臣二人和多添了的火盆。

玄烨再次确認:“你是說索額圖想置你于死地,欲在這裡放火或是埋藥引炸,連朕的性命都不管不顧?”

“臣是這個意思。”容若話鋒一轉,“但是已經為皇上想過對策了。”

玄烨把那張無疑是索額圖的筆迹的字條緊拽在手裡,雙頰因為無聲的震怒地顫動。

“臣給皇上建議:在早朝之日,刻意傳呼臣上朝,讓臣為皇上的‘複翰林院’之舉獻策。此後,臣有辦法讓養心殿發生火事,并且把矛頭對準索額圖。”

“你叫誰給養心殿放火?”玄烨驚問,“萬一朕那些不該燒的東西,都被大火燒了呢?”

“那就請皇帝提前把‘不該燒的東西’列寫出來,臣會一一對照取出,不做疏漏。臣并非是想讓養心殿起人為之火,而是想制造一場天火。制造一場名義為:索額圖命人所放的、害君害臣的縱火之案。使得你我君臣反敗為勝。”

“天火?”玄烨疑惑,“你怎麼就知道老天爺肯幫你?”

“雲辭格格幫臣問過天了,早朝之日,日出之後,此事能成。”

“既然你對官氏這麼感興趣,朕事後就去叫皇阿奶把她指給你。”

“皇上不要本末倒置,又拿臣的婚配之事來說笑。”

“好,不說就不說。”

回到當下,玄烨從桌案的抽屜中拿出一個放大鏡,對着光亮初一看。

瞬間而來的反射光,刺激地他眼睛一眨,但是君威絲毫不減。

*

朝堂之上,鳌拜居前,衆臣居後,明珠與索額圖分站左右兩側。

忽然傳來一聲高喊:“皇上駕到——”

衆臣子就一起跪地,對登銮而上、步入寶座的康熙皇帝行跪拜之禮:“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玄烨氣度恢宏地一擡手:“衆臣平身。”

“謝皇上。”

衆臣子依照禮數應完,像往常一樣——

等着皇上與輔政大臣鳌拜之間的反調、候着明珠與索額圖之間的互對、瞧着新一輪的天子新見和八旗親貴舊見之間的波瀾……沒準在半途之中,還能把孝莊太後給惹來,好平衡寶座之上和寶座之下的君臣利益關系。

唯獨今天不一樣。

玄烨對着銮下衆臣道:“朕說過要改制就是要改制,隻跟你等說如何改,而不是聽了你等的意見後,才來決定改或者是不改。”

鳌拜當衆冷哼了一聲,他身後的依附者們,亦是相似的神色和态度。

玄烨拿出魄力道:“朕近日收到了極好的‘複翰林院’之策,就要當着你等的面來叫你等洗耳恭聽。”

鳌拜冷應了一聲,言不由衷道:“臣等恭聽皇上聖言。”

玄烨往右側一遞眼色,文武雙全的翩翩公子會意而出。

一瞬間,朝堂之上議論紛紛,倒是明珠在一片“沒有這樣的規矩”的不滿聲音之中,鎮定自若。明珠面不改色心不跳地看着少年天子和自己的兒子,等待着皇上的下一句話和兒子的下一步舉動。

鳌拜見大家的态度類似:都是譴責康熙皇帝的“壞了祖宗規矩”的聲音,都是不滿納蘭性德“僭越朝堂禮數”的怒顔。索性不說一句話了。

——皇上今日的荒唐之舉,怕是要釘在《清聖祖實錄》的恥辱柱上面去的吧?

——納蘭性德恃寵而驕,自高自大,堂堂站在君側,明珠真是教子無方!

索額圖終于忍無可忍,輕蔑道:“幕後陪臣豈有站上朝堂之理?”

“朕說納蘭有資格,他就有!”反駁完索額圖,玄烨命令道,“納蘭,你把自己寫的跟‘複翰林院’相關的見解和策略都說出來——”

“是。”

“禮終以恩,學進以才。吾皇複設翰林院,興利除弊,承天合恰,滿漢共睦,佳舉也。”

“臣之見策有三:其一,大清入關以後,馬背得天下之理念有别于中原主流之文化,需興儒學正道,設所講授經典以文養、以修學;其二,前制之弊【注2】,滿清獨有,不合月異,需去劣推優,罷舊制而舉新措,設内閣以任賢能、培良材;其三,清承明制,先皇帝之折中之計也,今吾皇有志,深謀遠慮,可出先皇帝之上。故而複翰林院之事,其他改制之事,應從聖意,立天而行。”

納蘭性德說完這些,朝堂已經不能用震驚來形容了,而是陷入了交頭接耳的混亂狀态。

明眼之人心想:

明珠之子,言語謹慎,才華卓然,行文之間,叫人自知其意。納蘭性德所說的三點——興文尊儒、除舊迎新、擁主集權,滴水不漏,不過激也不保守,不偏頗也不空談,可見是反複斟酌過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