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星漢西流夜未央 > 第19章 第三章:丹青不渝

第19章 第三章:丹青不渝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劉隽親力親為,基本按照當年曹魏時的舊例,将屯田推行了下去。晉陽有如一座孤城,時不時便有匈奴騎兵前來劫掠。

因此,不論軍民,耕種時都将木闆背在身上,防止天降箭雨,就連劉隽也不例外。

衆人都不知為何匈奴人對他們如此執着,還是劉琨派出去的細作打聽到彼時劉淵派劉景為大将軍,在版橋為劉琨所敗。從此後劉淵便耿耿于懷,又有謀士進言,要“枭劉琨,定河東,建帝号,克長安而都之,以關中之衆席卷洛陽”。

劉琨大驚,與幕僚商議之後,悄悄遣細作離間那些并非匈奴部的雜虜,降者竟有萬餘落。

如此一來,頓時晉陽人丁富餘不少,原先寥落到百裡不聞人聲,多了幾萬人,一下子有了勃勃生氣。

劉琨并未如當世某些将領那般奴役這些胡人,雖談不上禮遇甚厚,也能算一視同仁。不少身強體壯的都被編入行伍,老弱婦孺也都安排妥當,有田可耕。

除去每日早間去劉琨處點卯議事,劉隽有大半日在軍營,或是跟着那些大頭兵們修習刀法箭法,或是親自下田做些農活,到了晚間,還要點了燈苦讀。除了未睡大通鋪,不論操練、用度都和衆人一樣,未有任何特殊。

時日久了,不論是帶來的家将還是後招募的将士,對劉隽都頗有改觀,不獨有攀附權貴的小人鞍前馬後地伺候,也有真心實意以他馬首是瞻的忠直之人。

于是有一次胡寇來犯,竟有一什長擋在劉隽身前,為他挨了一箭,劉琨大喜之下重賞了那什長,又擔心其間有什麼隐情,将跟着劉隽的家将劉勇叫去細問。

劉勇道:“世子雖不同士卒們睡在同一個帳子,但每日都在一起用膳、一同操練,不曾叫過一聲苦。不論作戰還是耕地,世子也總是身先士卒,不曾有半分懈怠退縮。此外,但凡是和世子交談過的,或是立了功的,世子總能記得名字,所以大家都服他。”

劉琨沉默半晌,緩緩道:“将帥者,必與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敵乃可加。世子做的對。”

扪心自問,放下名士的派頭去和伍長、什長同甘共苦,他自己卻是做不到的。

于是劉琨更加放心地将更多事務交給劉隽,讓他盡情在軍中跌打滾爬。

入了夏才有消息傳來,說是帝觀覽大政,留心庶事。太傅、東海王司馬越不悅,固求出藩,出鎮許昌。

最大的靠山出藩,對劉琨來說算不得什麼好消息,長籲短歎了一陣,發覺朝廷對并州的态度并未有任何改變,才放下心來。

畢竟劉琨所求不多——不過是保住并州刺史這個名分,要糧要人指望不上,不添亂就行。

天下傾覆到這個地步,皇帝賢能與否,已經不再重要了。

不過誰也未想到,除去先前給了絹、綿的東海王司馬越,秦王司馬邺也遣人送了谷物,還有不少農具,也不知是他自己想起,還是溫峤進言。

但不管如何,司馬邺的一番好意解了燃眉之急,理應答謝。隻是晉陽窮困,厚禮自拿不出手,劉隽無奈之下,隻好作一畫相贈,于是便回了府衙,在劉琨的書齋舔筆磨墨。

同樣難得回府一次的劉遵站在一邊,對阿弟的畫藝滿是好奇,“髦頭想畫什麼?”

回想前世自己所長,劉隽緩緩道:“想畫個黔婁、於陵子般的隐士?”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