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老師,我想跟你說件事情。”
我問:“什麼事啊?”
寶寶說:“老師,你頭低下來一點,我偷偷告訴你。”
我問:“怎麼啦?”
寶寶(超小聲):“老師,我想讓你做我姐姐!”
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寶寶們真的很可愛,我也确實很喜歡她,于是我同意了。但是問題緊接着出現了。第二天上班,她真的在學校裡直接喊我“姐”。這一下子讓我意識到我們之間失去了分寸感。我告訴她,在學校裡不可以這樣子喊,但是出了學校可以叫我姐姐。
其實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
我是一個非常溫柔并且有親和力的老師,這份溫柔源于我骨子裡對學生的尊重和愛,但也正因如此,這會導緻他們過于的喜歡我,從而喪失了和我之間的分寸感。三年級的寶寶我尚且能夠鎮得住,所以這份溫柔并不會影響到我們常規的課堂教學。但是六年級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六年級的孩子把我當成是朋友,是一個可以傾訴心事的知心姐姐。有女生偷偷告訴我她喜歡某某班的某某男生,并且找我開解。我溫柔的開解她,希望她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并且保證不會把這這個秘密告訴任何人,這隻是我們兩個人的秘密。但在事後,我不得不反思自己,是不是因為對他們過于溫柔導緻孩子們失去了和我之間的師生分寸感。因為我隻是一個音樂老師,并不是他們的班主任,情感咨詢其實已經超出了我的工作職能。并且我偶爾會多管閑事。比如某某男生學壞,學着抽煙喝酒,我會忍不住詢問他有沒有做過這種壞事,并且希望他改正,不要和社會混混們在一起玩,遠離那些給他帶來負能量的人。再比如有些孩子們朋友之間吵架了,告訴了我,我也會問問他們有沒有和好,告訴他們交朋友要聽從自己的内心,交你認為值得的人成為朋友,不要聽風就是雨。諸如此類。
哎,同事們告訴我這樣是錯的,教師就不應該和孩子們過多的接觸,也不應該像朋友,更不應該過于關心他們,尤其是要注意和男孩子之間聊天的分寸,不能多管閑事。雖然他們已經小學六年級,已經進入青春期了,但是我的内心總還是把他們當成是孩子,也把自己當成是孩子。更多時候,會覺得自己其實是他們的姐姐,希望他們所有人都有光明的未來,不要學壞。
家人們,我是不是有點聖母病?
我還是好好改改我這個愛多管閑事的壞毛病吧!省的以後給自己惹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