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迦雲直接挂斷。
剛巧那邊工作人在喊他,尤迦雲應了一聲,往那邊過去。收起手機之前瞥到朋友發來信息,問着:“沒複燃,那就是有留戀?”
尤迦雲回了一句“誰留戀誰是狗”,覺得不夠,又補充:“比哈哈還醜的狗!”
顧栩剛剛結束一場單人采訪,現在準備換主創群訪。
現場生面孔很多,尤迦雲一過去就被塞了好幾家媒體的話筒,然後被安排到顧栩旁邊的位置。
這年頭出來混娛樂圈的,要是沒點眼力見,擰不清自己站位在哪兒的,就有的苦頭吃了。
挂着“主演”名分,也需要掂量掂量“主演”前面是不是還排着“特邀主演”、“特别出演”、“領銜主演”……
這按排位,“主演”得在後頭,不是玩文字遊戲,是人情世故。
尤迦雲拉起話筒線立馬繞開,挪到蔡景美旁邊。
主要是站顧栩旁邊還晦氣。
蔡景美左右一看,旁邊站的顧栩,再過去有林栀和紀伯年。
紀伯年是劇裡容王的扮演者,特邀主演,年輕觀衆對他的印象可能隻是黃金配角,可人家往前個二十年是妥妥的大熱古裝男神。
男神多大歲數也不能卡邊站。
蔡景美先是把林栀拉到自己的位置來,然後三步并兩步,跨到那頭的卡邊位置。
五位主演,完美站位,人情世故做得透透的,蔡景美站定了就往後探,跟着另一頭卡邊的尤迦雲打手勢。
一個豎大拇指,一個比“拿捏”。
好幾個記者都注意到他倆這一系列舉動,但開始采訪怎麼也得先cue大男主,這是人情世故。
所以其中一家媒體的記者熱場子,先問向顧栩:“剛剛是不是也被迦雲和景美的大滑步逗笑了,還是因為跟大家一起接受采訪更輕松?前面單獨采訪的時候,你好嚴肅,現在至少笑了,松弛很多。”
笑了嗎?顧栩估計自己都沒意識到。
顧栩的确留意了幾眼尤迦雲,早上出門還跟吃炸藥一樣的人,這會兒完全不見那股渾身帶刺的勁兒,一臉标準營業式微笑,演技不錯,完全看不出破綻。
記者提問顧栩時,尤迦雲很有層次的進行了一系列表演,先是擺出認真的模樣,随後慢慢笑開,再轉頭看着顧栩,禮貌等顧栩回答。
不說誰能知道尤迦雲内心世界隻有:話筒真重。
顧栩的回答很官方:“跟大家一起比較輕松,太久沒有面對這麼多媒體,是會緊張的。”
提問的記者順着話,讓顧栩平常多出來參加活動,然後先走一走官方流程,問顧栩接這部戲的契機,和對角色的介紹。
顧栩簡單介紹完,換林栀,接着到紀伯年,然後是蔡景美,等輪到了尤迦雲,很明顯前面幾個機位都在悄悄調整對焦。
看那樣子,是要把尤迦雲和顧栩拉到一個對稱的同框鏡頭。
尤迦雲簡單介紹了趙弈珩的人物特點,還特别強調:“兩次試鏡導演都沒給台詞,隻讓我表演失意不得志,拿到劇本才知道這個人物這麼有挑戰性,讓我很驚喜。”
順帶表達一下靠自己“兩次試鏡”不過分吧。
“所以試鏡之前,顧栩沒有給你開個小差嗎?”有記者問道。
還挺會問。開放媒體探班之前告知過隻能問新劇相關,不能提及私人問題,結果才開場就被點到了,而且還真的是新劇相關。
尤迦雲笑笑:“很榮幸能跟顧老師再次合作,但是已經很多年沒有工作交集,和顧老師并不熟悉。”
熟悉的陌生人本質上就是不熟悉,的确沒有工作交集,隻有交接哈哈的義務流程,所以尤迦雲唯一說謊的隻有“很榮幸合作”,明明是晦氣。
回答得太官方了,記者顯然不滿足,把問題抛給顧栩:“那顧老師再次跟迦雲合作有什麼感受呢?會不會更有默契?”
這挺工作話題的吧。
“大家都很專業,很認真在對待《清波引》這個故事,合作下來很順利,每天在劇組都能跟各位老師學到不少表演方面的新領域。”比如完美營業做派,顧栩保持笑意,轉頭看了一眼尤迦雲。
尤迦雲也沖他笑,展現着友好同事愛,官方又客套。
私人問題不能,記者們也不是吃素,接着問顧栩有沒有壓力,說:“幾位主演的角色介紹視頻很多呢,但是咱們劇一開始的宣傳定位是大男主劇,目前看來,配角都很出圈,顧老師會擔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