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農曆十月的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在一陣嬰兒的哭啼聲中,三妹就這樣呱呱墜地了的!
改革開放之後的八零年代那可是人口增長的高峰期,有着深深烙印的“多子多福”的觀念,純真質樸的張家人也加入了“三孩家庭”的大潮!人多力量大的标語在村裡人的腦海中有着不可磨滅的記憶的。多口人那就是要多一份口糧的,那個時候的農村還是要納糧繳稅的!每年除去這些之後,還要給分給爺爺奶奶一些,家裡的糧食還真是所剩無幾了的。可在那個年代,哪家不是緊巴巴地過日子呢?沒整日裡吃糠咽菜,偶爾過年時還能吃上自家喂養的土豬肉,至少一年上頭也能見得着葷腥了的!所以欲望減少、知足者常樂就在張家人的心目中也是根深蒂固的。
盡管物質相對匮乏的那個年代,勤勞的父母親憑借着辛苦勞作的雙手整日裡忙碌也沒讓我們兄妹三人忍凍挨餓、缺衣少食!暑假時,我們會在稻場裡幫忙碾壓谷子,會在谷堆裡面捉着秘藏,也會在滿田都是螞蝗的泥巴地裡幫忙插秧打界線。。。。。。盡管内心裡見到螞蝗怕得要命,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卻膽子大到被螞蝗剛叮住時,用着滿手是泥巴的手一把就把它拉扯下來,再一個飛速旋轉就一下子把它甩到了無影無蹤的田界上。這般神操作直到現在想起來還覺得又心疼又好笑的!我們全家人在一起勞作時那個互相逗樂的大笑聲總是回響在整個天界,這總會引來路邊經過的大爺大媽們的駐足,不一會兒,他們也會加入到這快樂的氣氛中去。那個時候雖然條件辛苦,但也其樂融融!偶爾放學後母親還在田裡勞作忘記了回家做飯的時間(那個時候沒有鐘表,都是看日頭自己推算時間的!),我們隻有回家随便找着東西吧啦幾口就趕緊去上學,反正這也不耽誤我們照樣去上學的。夏日的夜總是黑得慢的,也偶爾放學了爸媽還在田裡勞作,我們隻好三下五除二地翻過大鐵門,等寫完了所有的作業還你追我趕地玩了好大一會兒的,還不見父母的蹤影!再過一會兒,等天已漸漸入黑時,才能依稀尋得見爸媽疲憊的身影!那個時候總是月朗滿天星的,星光和月光是個好東西,它們倒是為我們家省下了一筆不小的電費開支的呢!在月光的照耀下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着一碗香噴噴的酸爽的涼面,即使沒有任何一盤可口的飯菜,可偏就是這樣一碗平平無奇的一碗涼面也帶給我們無限的歡樂和溫馨!一碗面填滿了一家人的肚子,也掃去了所有人一天的疲憊!吃點苦受點罪又算什麼呢?全家人整整齊齊的,無病無災的可比什麼都強!八九十年代的張家五口人在無人幫襯的下雖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可孩子們終究是在無憂無慮中長大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