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枝閑不住,既然不讓他幫忙,他就想做點什麼打發時間,本來他的伴讀提議出去玩,順帶了解一下泉州的風土人情。
考慮到他帶的人實在有點多,又和州牧剛發生分歧,此時還那麼心大出去遊玩,多少有點不把鄭光放在眼裡,行為太過挑釁。
與其這樣還不如好好研究手裡配方,有沒有什麼能打發時間的。
恰巧南枝注意到,之前的制糖配方中他光顧着白砂糖,卻沒看到還有麥芽糖,麥芽糖更多其實像個小零食,并不算那沒要緊。
當時就下意識跳過,事後也沒想起來,如今無事可做,倒是可以研究研究這些獨屬産品。
制作麥芽糖是件很考驗耐心的活,沒有麥芽,需要找到小麥用發豆芽的方式将其發成麥芽,這個過程大概就需要五到七天不等。
期間不能忘記澆水,南方的溫度高,還要注意找涼快一些的地方,最好不高于三十度的位置發芽。
隻是泉州這個時候的溫度早已超過三十度,更别提正中午時溫度會更高了,如果想成功發出麥芽,南枝就隻能找一個空置地窖。
清晨溫度不高的時候拿出來曬太陽,好在發芽過程順利,除了有些發芽失敗的被挑了出去外,還剩下不少。
其實最難的發芽過程沒有出問題,後續問題就不大,期間他還去灘塗考察了一下制鹽進度。
人工幹涉的灘池明顯結晶速度比旁邊自然晾曬的速度要快,仔細問了流程,然後根據結晶情況,心中反複調整最佳人工幹預方案。
周瑾來看過幾回,州牧鄭光卻完全沒來過,一副不聞不問的轉況,他也問過周瑾,對方卻讓他不必在意。
反正真正有成果之後他肯定還是要再見一見泉州牧,也不必急于一時。
比起有條不紊順利進行中的制鹽,麥芽糖的制作反倒更讓他發愁,實在不行就隻有等回盛京再重新嘗試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發出來的麥芽并沒有在途中就爛掉,而是十分頑強的存活下來。
南枝心裡隐約有種預感,如果同等情況,換一個人不一定有他這麼順利,或許他能夠成功種植,也和農場有關。
麥芽發好後,他讓清晏幫他買了一些糯米,将糯米浸泡兩個時辰,将泡好的糯米煮成濃稠的糯米粥放涼備用。
然後将麥芽切碎,其實如果想要顔色更好看應該加入一些玉米粒調色,隻不過大夏沒有玉米,他農場内的玉米還不能光明正大拿出來。
他若有所思看了伴讀一眼,雖然他的伴讀似乎察覺到了什麼,對方看到也會裝作一無所知,但畢竟心照不宣也屬于沒挑明,他還是不太好意思,好在玉米并非必要品,即使不加它也能做出來。
将切碎的麥芽與糯米粥攪和勻,放着發酵三個時辰,然後用紗布将其包裹過濾,讓後擠壓出裡面的水分。
将水分擰出是伴讀代勞,畢竟身嬌體貴的九皇子,根本沒那麼大力氣。
但南枝堅信他就是年紀小,等他長大他肯定也會有很大力氣,畢竟皇後天生神力,他也不可能差對不對?
選擇性忽視他還有另一半血統,完全有可能變成和他親爹仁安帝一樣的戰五渣。
擰幹水分的糯米麥芽混合物,看着就不是很好吃,南枝覺得那去喂牲口應該不錯,畢竟家畜基本不怎麼挑食。
他特意找了一個小爐子,配套的小陶罐,就是怕火候過大直接把糖熬糊了。
用小火一點點煮,糖水逐漸由稀到稠,南枝不停的拿着一根木棍攪拌,熬糖是個細緻活。
直到攪糖的木棍受到細微的阻力,提起來看過後是他記憶中的模樣。
麥芽糖算是他回憶中難得的甜蜜,上一輩子,他的父母還沒鬧到離婚的地步,家裡條件也不算特别好,但在接他幼兒園放學時,總會帶着兩根小木棍攪着麥芽糖哄他。
他十分喜歡用兩根小木棍反複攪,攪成白色之後,然後一點點吃掉,有些黏牙卻帶着難以忘懷的甜。
将小陶罐裡的麥芽糖倒入之前準備的容器,趁着糖處于還熱的時候倒出,放涼了就會凝固在陶罐中。
拿出用竹子削成的小竹簽,洗幹淨後晾幹,然後用竹簽挑起一塊顔色更淺一些,還略帶餘溫的麥芽糖。
質地看着如同蜂蜜一般,顔色通透也很好看。
将手中的麥芽糖遞給顧清晏,自己再挑了一塊,如同記憶中一樣,将麥芽糖反複拉扯攪動,帶着透明淺色麥芽糖逐漸渾濁,慢慢變成乳白色。
麥芽糖是相同味道。
“枝枝,這就是你說的麥芽……糖?”看着黏糊糊的糖,伴讀有些遲疑,比起吃好像九皇子更喜歡玩。
“可惜麥芽糖做起來太麻煩了,不然也可以當白糖的替代品補充。”南枝可惜。
物資匮乏的情況下,人對甜味的追求十分狂熱,糖對于普通人而言是奢侈品,因此無論喜不喜歡,都對糖十分渴望。
其實如果不是之前算是得罪了泉州牧,他都想去山上看看有沒有什麼山珍,鮮美的菌子算是難得的美味。
就是一個不留心萬一吃到有毒菌子,不一定能夠成功救回來。
特别惜命拒絕作死的南枝,還是放棄進山尋寶,還是等農場裡有自産菌子再說。
話說菌子是從土裡種出來的嗎?
回憶菌子的成長環境,南枝一言難盡,他記得菌子的生長環境大多在陰暗潮濕的朽木之上。
貌似還不能有太好的環境,太過舒适的環境,菌類的孢子就不會生長,需要一定的外力刺激。
心中将培植菌子的事放在一邊,說不定到時候他還能有一個菌子培植房。
有制作麥芽糖打發時間,南枝反倒覺得時間過得很快,直到白護衛派人來禀報可以撈鹽後,他才後知後覺的感受到時間的流逝。
“殿下,鹽池底端已布滿結晶,可打撈,是不是需要撈起來研磨?”護衛神情帶着驚奇,他确實沒想到九皇子真的能成。
南枝沉思,然後擡手:“派人去請鄭州牧與懷瑜一觀。”
顧清晏挑眉,看來九皇子确實十分欣賞周瑾,從他和泉州牧的稱呼來看,就可以看出兩個人在南枝心中地位的差距。
“比起州牧,枝枝似乎更欣賞他的幕僚?”他知道南枝不喜歡彎彎繞繞,幹脆直接問更好。
南枝思忖該怎麼解釋,他确實對周瑾的好感更高,單不單純出自于欣賞,還有對原著中那個美強慘的憐惜。
全是一種移情作用,四大謀士他隻是最遺憾那個唯一提前離場的那一個。
“對于聰明人我都是更欣賞一些的。”南枝斟酌解釋,“就像我欣賞的人是清晏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