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他們做的是火鍋,如果大堂裡布局混亂,毫無秩序,到時候人一多,亂糟糟一片,來回添湯加炭就很容易傷到人。
再者,桌子少了,将來客人上座後,位置會更寬松,且前後左右都互不打擾,喝酒、聊天也更加自在随性。
隻不過這樣一來,成本就提高了不少。而且原本能擺下十二、三張桌子的大堂,如今就隻能擺八張,以現在不講究就餐環境的背景下,這麼做其實也算一種浪費。
不過,薛老爺子卻覺得她的想法很好。
老爺子是個有見識的人,按他說的,要麼不做,要做就想法子做到最好。國營飯店真材實料,大師傅手藝好,這些都是優點,可缺點也同樣不少,不能好的、壞的都跟着學啊。
現在這樣改動一下,雖然一次性接待的客人少了,可環境啥的可好太多了。
在保證味道的前提下,同樣的價錢,大家有啥理由不往這邊來?
到時候多翻幾次台,這錢不就掙回來了?
蘇衛華夫妻倆也沒啥意見。他們都不是啥有野心的人,别說現在大堂八張桌加包間四張,這就已經十二張桌了。在他們的想法裡,每天飯點能來個七、八張桌的客人,他們就知足了。
而且閨女有一句話最在理兒,火鍋這東西湯湯水水的,坐得太密确實不安全。
還是這麼着好,客人舒坦,他們也省心。
再說,閨女不是還要在第一排隔斷前加兩張方桌賣鹵味嗎?這鹵味搭着火鍋,這活計就不少了。
所以大堂設八張桌也盡夠了!
得到了大家認可,蘇麗珍自然高興。其實她心裡還有許多别的想法,雖然她不懂裝修,但是畢竟也走過很多地方,抄“作業”總是會一點的。
不過考慮到現在人們的觀念還很傳統,你稍作更改叫玩“時髦”,可要是手腳放太開,那就是颠覆了。
最好還是慢慢來。
有薛老爺子這個全能的行家在,新房子的裝修方案很快敲定,一家人心裡充滿了期待,同時也對老爺子很是感激。
本來老爺子說要趁着現在天色早,先去聯系一下他那些老哥兒們,安排好人手,準備明天開始動工。
盡管蘇麗珍一家心裡也希望能早日開工,卻沒答應老爺子就這麼走,好說歹說勸他一定留下來吃頓飯,算是表達一下自家的謝意。
薛老爺子拗不過,算算時間,覺得吃完飯了再去找人也來得及,就答應了下來。
于是,李翠英和蘇麗珍就開始在廚房忙活起來。
林小麥坐不住,也要出來幫忙。
蘇麗珍就讓她負責燒火,這活兒輕巧還暖和,大夥兒也放心。
聽薛奶奶說薛爺爺最近氣管不好,夜裡咳嗽,她們特地沒準備辛辣口味的菜。
紅燒肉炖幹豆角,小雞炖蘑菇,炒肥腸,熘肝尖,木須肉,鹵味拼盤,最後一道是銅鍋子煮的羊排白蘿蔔鍋。
薛老爺子原本打算就是随意吃一口,順便說點明天開工的準備,沒想到蘇麗珍一家做了這麼豐盛的一桌,尤其是這一道道菜嘗下來之後,他可算是明白蘇家為啥要開飯館了!
就這手藝,可半點不比國營飯店的大師傅差!
一頓飯,薛老爺子吃得肚子溜圓,顯見是真心覺得不錯,蘇麗珍一家看他吃得開懷,自己也覺得高興。
吃完飯,丁大勇自告奮勇要送老爺子回家,走的時候,李翠英又特意裝了些鹵味給老爺子帶回去。
這連吃帶拿的,薛老爺子有些不好意思,不過想到飯桌上那些鹵味的味道,咽了咽口水,還是厚着臉皮收下了。
這個星期天可謂收獲滿滿,想到明天家裡的小樓就能動工了,蘇麗珍的心情就十分好。
而薛老爺子也确實是效率驚人,第二天就帶着好幾位技術精湛的大師傅過來。
這些人裡,一位電工和一位水暖師傅是跟薛老爺子一樣,已經退休的施工隊老人。
其他幾位木工和瓦匠師傅,則是以前跟他們一起幹過活的編外人員。雖然不是施工隊的正式編制,但是人家的手藝也很厲害,就是趕上現在天氣冷,沒什麼活兒,要是放平時,人家還未必有空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