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一大早,一家人吃完飯就早早下了樓。
今天鹵味櫃台暫停出售,昨天兩百隻雞鴨賣掉了一百二十多隻,有沒買到的老主顧定好今天又來拿走三十多隻。
剩下四十隻雞鴨加上豬頭、豬肘、下水、香腸等鹵好的熟食,留着自家吃或者走禮用,就不賣了。
鹵味櫃台停了,加上明天過年,估計今天來吃火鍋的客人也不會太多,店裡不忙,所以李翠英按照昨天說好的,帶着蘇麗珍和蘇小麥一起去逛百貨商店,置辦年貨。
按計劃,她們打算先去百貨商店看看衣服鞋子有沒有什麼新貨,然後去副食品店買帶魚,過年做紅燒帶魚吃。
春節期間,居民憑副食本能買上兩斤海魚,不限種類,不買白不買。
要是還有空餘時間,最後再去趟自由市場轉轉。
娘兒仨計劃的是挺好,可惜等到了地方就傻了眼。
好家夥,不管是百貨商店還是副食品店,到處人山人海,隊伍直接排出了半條街!
蘇小麥看着到處人頭攢動,不由直咂舌,“這人也太多了!幹媽,妹子,城裡年年二十九這天都這麼熱鬧嗎?”
這問題還真把李翠英和蘇麗珍問住了。
之前他們一直在機械廠家屬院住,機械廠待遇好,每到年跟前兒都會發一些肉蛋糧油做福利。
李翠英又是食堂臨時工,每天隻幹半天活兒,有的是時間,所以家裡缺什麼也早早都買回去了,記憶裡還真沒趕着離年這麼近的時候來買東西。
今天也是見識到了,這情況别說好好逛逛了,能買到計劃買的東西就不錯了。
其實,家裡什麼東西都不缺,她們就是想出來走一走,感受一下過年的氣氛。
不過看見這麼多人,娘兒仨都打了退堂鼓,最後隻買了幾瓶雪花膏和兩斤帶魚就回家了。
雖然沒買到什麼東西,但是到家的時候也已經快十一點了。
店裡今天果然沒有什麼生意,總共隻有四桌客人,難得的清閑。
蘇衛華安排張舅媽和齊志飛簡單烙了幾張糖餅,讓大家先墊一墊,等下午兩點鐘閉店後,大家再正正經經吃一頓好的,然後發工資和福利,發完就正式放假。
大家對這個安排自然沒有什麼意見。
事實上,聽說老闆不但給他們發工資和獎金,還要請大夥兒吃大餐加發過年福利,所有人都特别高興,一個個臉上的笑容就沒下去過。
離下午兩點還有些時間,反正沒什麼事,蘇麗珍幹脆拉着蘇衛華準備挨家送年禮。
他們家準備的年禮大多是店裡的鹵味,早點給大家送過去,正好給各家年夜飯多添兩個菜。
今年的年禮除了蘇衛華在機械廠的兩個好朋友,還有丁大勇家、薛老爺子家、盧警官家和安廠長家。
另外,還有一個謝家。
雖然兩家并沒有什麼實際接觸,但是家裡開業的時候,人家畢竟托了安廠長來賀喜,還送來了那麼一張珍貴的電冰箱票,所以送年禮既然有安家,自然不好漏了謝家。
不過,考慮到謝家不是普通人家,蘇麗珍又怕兩家地位懸殊,這樣貿然過去有攀附巴結之嫌,倒惹了人家反感。
雖然謝芳芳隔三差五就到店裡來找她玩,但是托謝芳芳把東西帶回去又顯得不夠正式,所以蘇麗珍思來想去,決定還是把給謝家的年禮一起帶到安家,托安廠長幫忙轉交一下。
每家除了自家做的鹵味之外,蘇麗珍還額外準備了兩罐肉醬。
這些肉醬是李翠英參考《料經》中幾個方子,結合家鄉人的口味新鑽研出來的,本來是想着做好了備着,等忙不過來或者沒時間做菜時,用來拌面條或者蘸饅頭吃。
這肉醬鹹鮮味美,用筷子蘸一點就滿口生香,好吃的不得了!做好後就成了大家的心頭愛,現在是頓頓都落不下。
看大家反應都挺愛吃的,蘇麗珍索性到雜貨鋪買了一批老式的小瓷罐子,專門用來裝這些肉醬,也給各家送去嘗一嘗。
一家兩罐,一罐牛肉醬;一罐辣肉醬,既能就着主食或者蘸青菜吃,也能用來做炖菜的佐料,怎麼吃味道都不錯。
因為各家住的都不算遠,父女倆沒花多長時間,很快就挨家送完了。
當然回來的時候,也大包小包帶回不少各家的回禮。
中午路過百貨商店,發現人比上午少了許多,蘇衛華還抽空買了不少炮仗。
一晃到了下午兩點,蘇衛華把停業休息的牌子挂了出去。
店裡最大的包間内,能供十幾個人就餐的大桌上,此刻已經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美食。
除了店裡的三款特色火鍋和配菜,李翠英還親自下廚做了幾道拿手好菜。
鍋包肉、溜肉段、炒肥腸、紅燒魚、拔絲土豆、翡翠白菜卷。
主食有餃子、面條、炸油餅,滿滿當當擺了一大桌。
另外,蘇衛華還準備了不少酒水飲料。
等大夥兒熱熱鬧鬧、痛痛快快吃完了這頓豐盛的大餐後,接着就是重頭戲——發工資和福利。
除了當時說好的基本工資和獎金,因為過年,每人還額外還多發了五塊錢紅包,外加店裡的一隻鹵雞和鹵鴨作福利。
大夥兒捂着口袋、拎着東西,個個高興的不行,出了店門老遠都能聽見他們的笑聲。
大年三十,蘇麗珍是在一片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中醒來的。
枕頭邊上放着頭一天準備好的一身新衣服。
蘇麗珍穿戴好起床後,對床的蘇小麥也已經穿好了一身新衣服等着她。
小姐妹倆相視一笑,拉着手一起出了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