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場科舉,古今都是大事兒,李纨前些日子行事雖不大穩當,但大家諒她早年喪夫,無人與她計較。特别是賈政,看着賈蘭請安便想起早逝的長子,很是心酸了一遭。
“蘭哥兒也大了,過些日子蘭哥兒有了孩子,咱們也是快做曾祖的人了。”賈政歪在床頭引枕上跟低頭數經的王夫人道。
“珠兒若在,他也是要做祖父的人了。”賈政喃喃道。
“珠兒若在,老爺和我半輩子這操的心都能省了。那孩子最是貼心争氣的。”
王夫人撂下念珠,擦了擦眼睛道“如今孩子們都大了,我眼下也就指着荀兒過日子了,他人小,但活潑又健壯,抱過來說說鬧鬧,這榮禧堂都亮堂了。”
“說荀哥兒,他到了開蒙的歲數我也該慢慢緻仕了,我得好好給他啟蒙,好好的孩子,可千萬别讓他學了他老子貪紅愛花的毛病。”
賈政想起寶玉二十好幾了還愁眉苦臉背書的樣子心裡就不由火起,扭過身子想睡卻被這把火堵的難眠,索性坐起來披了衣裳給荀哥兒寫啟蒙單子,兒子沒辦法了還教不了孫子嗎?
不過,偌大的賈府,夜間難眠的豈止賈政一人,賈政想着兒孫難眠,蘭大奶奶張氏則是看着百子帳發愁。
蘭大奶奶出身将門,家裡長輩當年跟随賈代善南征北戰也掙下了一份功績,可到了她父親一輩人,偏偏兄弟幾人不喜戎裝喜詩書。
喜詩書也罷了,但兄弟幾人也偏也沒有這個天資,幾十年來也隻蘭大奶奶的父親考上了舉人,另外兩個兄弟連秀才都沒有考上。
所以蘭大奶奶的婚事就有些艱難,她自幼聰敏伶俐,精通詩書,因此她父親總想着為她攀一門清貴人家,但她父親看上的清貴人家卻瞧不起她家。
後來李纨看中了她,蘭大奶奶家至今都不敢相信自家居然攀上了賈家的門戶,因而對蘭大奶奶千叮萬囑生怕她惹了婆家不快牽連娘家。
而蘭大奶奶自嫁過來竟也沒過幾日舒心日子,且不說頭上的三重婆婆。光她嫁過來未至兩月,李纨就提了幾個姨娘,說是急着添丁。
等賈蘭中了舉開始準備會試時,李纨又鬧騰着要發賣幾人,說是萬萬不能帶壞了爺們兒。
蘭大奶奶實在看不過眼,就勸了李纨幾句,卻又遭了一頓排頭。又被敲打會試前不許留賈蘭在屋,賈蘭和蘭大奶奶雖然心裡也不快但也沒法子。
偏偏因這兩日賈蘭心裡憋屈,出去打獵吹了涼風,咳嗽了兩聲。李纨更是驚惶,賈珠當年不也是身體康健一病去了,因怕失了這唯一的兒子,她更是拘了賈蘭不許出門。
本來這種事兒,王夫人和賈母都看不過眼,尤其是王夫人。王夫人本欲敲打敲打這個兒媳,但鳳姐病的越發重了,黛玉顧不過來荀哥兒,便常把荀哥兒抱到王夫人處照料。
很多話,王夫人就不願意深說了。碰巧一日,李纨過來給王夫人請安,王夫人便打算提一提這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