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到是自己想當然了,蘇禾安也懶得和系統計較
今日開張開門紅讓她來到這個陌生時代之後的恐懼淡了不少,想着自己來這裡之後的第一桶金,雖然不多,但總是個好開始。
她把暖碗都收拾好了,換頭問梁玉英:“運氣好,一掰開包子就吸引到了那幾位大哥,也算是開門紅了,咱們也去集市上逛逛,中午加個菜?”
梁玉英表情有些奇怪,但看着蘇禾安滿臉躍躍欲試,還是點了點頭。
走了幾步,蘇禾安就懂梁玉英為何是那般表情了。
這不是現代那一天二十四小時營業的超市,集市上的許多攤子都已經收了。
走了好半天,才看到一家尚未收攤的肉鋪。
蘇禾安瞧着剩下來的那幾塊肉的成色搖了搖頭,剛準備離開攤子,卻看到隔壁魚肆堆着的魚蛋。
這時空的人難道不吃魚蛋?
那老闆似乎是感受到了蘇禾安看向魚蛋的視線,側過身來對着蘇禾安道:“小娘子是想要這魚蛋?”
覺得自己被搶了生意的肉鋪老闆不滿地說道:“這魚蛋有什麼好的,魚本身就夠腥了,這魚蛋更甚,至于那口感也是幹巴巴的……”
魚攤老闆自己也知道,這魚蛋向來是沒人要的,找不出詞來反駁,隻能懇切地看着對魚蛋似乎頗有興趣的蘇禾安。
在現代,剁椒魚蛋可是鹽幫菜的八大菜之一,鮮香麻辣,頗受川蜀人的喜愛。
若是這個時代無人會料理魚蛋,倒是給了她一個機會。
雖然如今她隻能推着這甚至沒有保溫功能的手推車賣幾個包子,但往後,她肯定是要開食肆做午食生意的,那才是真正賺錢的。
“咱們家還是有些積蓄的,前些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是因為我想給你倆攢嫁妝,也想給你父親讨個公道,而且也是怕以後再也沒有進項了,”梁玉英看着蘇禾安望向魚蛋的視線,便開始給她解釋家裡的情況,“但今日看來,我們家也沒有需要用這東西加餐的地步。”
蘇禾安捏了捏梁玉英的手,小聲說:“相信我。”
又轉頭看向魚肆老闆:“都給我包上吧,不知多少銀錢?”
“小娘子若是想要,一文錢,我便把這攤上的魚蛋都給你包上了。冬天肚子裡有籽的魚也不多,這些我也是殺了好幾天魚攢下來的呢。”畢竟這東西,平日裡根本無人會吃。能賺一文也是一文啊,魚攤老闆想着。
不對,其實旁日裡也有一個人會要。
那魚攤老闆一擡眼,果然看到一個衣着破舊的少年正在攤子對面望着。
“姑娘,若是你吃不完,不知可不可以分一些給那少年?”魚攤老闆是想着賺錢,卻也心存着善念。
“大半年前才到咱們這來的,聽口音估摸是京城那邊的人。”
“京城?”蘇禾安知道古代交通不便,能從京城來這西南邊陲……
“聽說是與家裡人走散了,”那魚攤老闆歎了口氣,一邊給蘇禾安打包着魚蛋,一邊跟她解釋道,“不知是遭了什麼難,還失去了記憶。剛來那會兒他連話都說不清楚,隻能在咱們市集撿些大家賣剩下的東西果腹。”
“他還會讀書認字呢,如今在西市那邊幫人寫信掙些銀錢。”
“那他可還在繼續念書?”
“哪有那麼多銀錢……之前也有人想着他既然會讀書認字,還寫得一手好字,指不定能靠着科考回到京城去。可是後來聽人講,他這樣來路不明的人,怕是連科考考場都去不得。”
“現如今他也就叨叨着什麼存好銀錢回去找自己的父母,每日抄書寫信賺來的銀子都存了起來,舍不得買點肉吃。”
“我這魚蛋雖然腥味重了些,但也好歹是個肉菜了……”
“老闆倒是心善。”蘇禾安順着魚攤老闆的目光若有所思地看去。
隻見那少年雖說穿着破舊,卻神儀明秀、身姿挺拔,像是生在荒野的一株翠竹。
她從老闆那接過留出來的一小袋魚蛋,往少年身側走去。
還沒走出兩步,那少年便直接轉身快步走了。
“他面皮薄。”老闆解釋道,“一開始撿剩菜也都隻敢等到入夜了才來。雖說當今聖上勵精圖治,百姓們生活過得也算不錯,但乞兒始終都是有的,他等到入夜才來這市集,稍微能入口些的剩菜早就被那些乞兒分食幹淨了……”
梁玉英歎了口氣:“也是苦命人。”
最後,蘇家母女帶着一大包魚蛋,還有從一個已經在收攤的老婦人那收的三根胡瓜回了家。
蘇苗安不喜歡吃魚。
以前蘇家生意不好的時候,蘇父便會下河摸魚,但那東西煮出來有一股土腥味,每次吃的時候蘇苗安都想吐。
至于魚蛋,那更是碰都不想碰的存在了。
往年蘇家的日子過得再不好,蘇父也是直接把魚蛋扔去喂雞的。
阿姐為什麼要買魚蛋呢。
不是說他們開門紅,要加餐嗎?
小姑娘的心思藏不住,她直接問出了口。
蘇禾安笑着摸了摸蘇苗安的頭:“你相信姐姐嗎?”
姐姐笑起來真好看啊,蘇苗安呆呆地點頭。
回到家中,蘇苗安便把從集市上買來的魚蛋沖洗了一番放在盆中,不知怎的,又想起了方才那個奇怪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