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貴人是誰?”
“是、是......”
周樓聲音低糊,多魚将耳朵湊到他嘴邊,待聽清他口中說的人是誰後,眸色暗了暗。
多魚緊追問道:“那他怎麼死了!怎麼死了!”
“三個流氓欺負他的時候,草叢裡全是男人的興奮聲和低哭聲,完事後,那送魚的已經不成樣子了,拖着身體去拿褲子,嘴裡還喃喃着什麼,阿姐在家中等他回去擦藥,他回去晚了阿姐會擔心之類的。”
“可惜他那褲子跟他無緣,他手指才将将摸到褲腳,就被貴人他們派來的人拖着腳踝拽到了河邊。”
“那賣魚的手不死心的一直往他那被人摔挂在草叢上的褲子夠着,還突然放聲哭了起來,嘴裡一直叫着阿姐、阿姐,那聲音真是煩死個人,好在貴人他們的人很快就将人溺死在了河裡,那聒噪的聲音才熄了下去。”
其實從醉樂坊出來的時候她心中是有過僥幸的,她自欺欺人的想,或許那姑娘說的不是真的,或許那晚的夜色昏暗她看錯了也不一定,或許、或許多蝦隻是失足掉入河裡,他生前并沒有遭遇到那樁樁件件恐怖、惡心的事......
多魚坐在冰冷的地上,轉頭懵懵、不解的望着床上的少年。
算起來多蝦和他一般大,他花錢讓三個流氓欺負多蝦時在想什麼,為了滿足自己的好玩之心還是......
内裡本就是陰毒之性!
多魚神色漸漸趨于平靜,她撐着床起身,走到桌前拿起燭台,又一步一步走回床前。
多魚點燃燭火,借隐隐綽綽而又明亮的燭光望着床上的人。
定定望了半晌,她拿着燭台一點一點湊近周樓,最後在距離周樓面頰不過一指的距離處停下。
多魚蓦地将燭台貼近周樓的臉頰,重重的、帶着狠意的貼近周樓的臉頰。
不過片刻,周樓便難受的皺眉,空氣中傳來細小的滋滋聲,周樓被燭台緊貼的那處皮膚迅速紅了起來。
一股淡淡的烤肉味飄在空中,多魚将燭台緩緩移向周樓身上蓋着的被褥。
燭芯離滑軟的被褥越來越近,而多魚的雙眼亦被熱亮的燭火映的發亮。
一道呵欠聲突然從屋外傳來,多魚眼睫顫了顫,迅速用手裹着衣袖按滅燭火,跪爬在地上,彎腰爬進床底。
哈欠聲再次響起,伴随着推窗聲一道明顯夾着睡意的男音響起:“剛剛明明看見燭光的呀,難道看錯了?”
窗外的人似在察看屋内的情況,幾秒後,腳步聲離門越來越近。
門被人從外推開,另外一道壓着聲音的男音闖入:“你幹嘛?不要命了!”
先前的男音解釋“我剛剛看到公子房裡有亮光。”
後來的人似将頭伸進房裡左右探了探,見沒異常後将頭伸了回去,壓着聲音道:“你怕是睡懵看錯了。”
“可......”
“你若是現在弄出動靜将公子吵醒,回頭他定扒了你的皮!”
聽到這話,男人猶豫了幾秒,最終還是将門重新關上。
多魚在床底待了将近半炷香的時間,她死死攥着堅硬的燭台,理智漸漸回籠。
她像一個剛出生的嬰兒蜷縮在床底,将自己小心翼翼的縮成一團,好像隻有這般才能緩解她對這個世界的不安、茫然和無助。
直至頭頂傳來鼾聲,多魚才手肘杵地的爬出床底。
她站在床前定定望着床上的人,黑暗的光線将她眼底的情緒隐的一幹二淨。
她平靜轉身,将手中已經被捂熱的燭台放回原處。
多魚原路返回,月光下的影子忽明忽暗。
周輔斬首的前一日,朝堂上的氣氛異常壓抑。
奏折劃過一道淩厲的弧線狠狠砸在跪俯在下方的周業身上!
隅帝語氣沉怒:“周業你好大的膽子!”
周業将扔在他身前的奏折打開,将上面的内容通覽一遍後,額前、後背冒出密密麻麻的汗水,連忙小心的将奏折放在一邊,頭死死的抵着地闆,微顫道:“微臣該死!微臣該死!”
“你家真是好大的官威,明明是嫡子草菅人命,卻拿庶子來抵禍!”
“陛下、陛下臣冤枉,當時臣的庶子做出了這等禍事,微臣作為陛下的臣子、作為百姓的父母官,怎可做出不利于陛下、不利于社稷、不利于百姓的事,當即忍痛将這逆子送與了官衙權當沒生過這逆子,微臣對天發誓微臣絕沒徇半點私啊,”周業看看身旁的奏折,“至于、至于奏折上所說之事,微臣是當真不知啊!”
隅帝雖心底沉怒,但也不會因一封奏折輕易判一個人的罪,他之所以發那麼大的火主要是因為奏折上那幾起奸殺案至今為止都沒有一個準确的結果,還鬧的衆所周知、民心惶惶。
隅帝看向底下的衆人:“這樁案件是誰負責的?”
一中年男子走了出來:“陛下,是微臣在負責,”頓了頓,又道,“謝怍謝禦史一同協理。”
此人名叫曹為,雖年長謝怍許多,但官級卻與謝怍一般。
隅帝看向隊伍裡的謝怍。
謝怍自隊伍裡走出,躬身溫聲道:“陛下,微臣的确在幫曹大人協理此案,這幾起案件都是微臣帶人去處理的屍體。”
隅帝:“你二人務必将此案調查清楚,查明真相!”
“臣,遵旨!”
“微臣遵旨!”
隅帝睨向跪着的周業:“周愛卿,切勿讓家事變為國事。”語重心長又暗含警告。
周業鬓側已全濕:“微臣明白。”
周業戰戰兢兢的離開皇宮,忍着一肚子氣的坐在馬車裡。
回到周府,周業無暇再管身後的馬車,急沖沖的回了二房院子。
多魚正在園子裡漫逛,迎頭便碰上一臉怒色匆匆而來的周業。
多魚福身問安:“二叔安......”
人理都沒理她,擦風而過。
多魚直起福了一半的身子,扭頭望着形色急切的周業。
倚翠:“二老爺這是怎麼了,怎麼望着像出了什麼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