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夫人她迷途知返後 > 第2章 第 2 章

第2章 第 2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帝京的春三月,大好的春日光景中,沈府之内老夫人所居的榮輝堂裡,正飄蕩着今年頭茬春茶的香氣。

雖才三月初,但這來自于南疆之地梧州的春茶已然上貢至宮中,出任梧州刺史已近三年的沈家二老爺,僅憑這每年獨一份的貢品,就頗有幾分聖心,更别提他外任多年,在地方上勵精圖治,保境安民,以緻于現下沈家雖然在朝中式微,但他本人卻憑借着才能功績一路從下州刺史步步高升至如今梧州這個上州刺史,也稱得上是朝廷裡備受重用的封疆大吏。

因為多年外任不能歸京的緣故,沈二老爺格外孝順母親,這不,今年同春茶一同入京的還有許多重禮。

李嬷嬷專心的為自家主子煮茶,茶煮好後奉給一旁守着兩盆松樹盆景仔細修剪的老夫人。

氣質端莊慈愛的沈老夫人品着茶香,悠悠道,“一葉知春,确實是難得的好茶。”

“都是二老爺對您的孝心,”李嬷嬷笑道,“隻要您喜歡,二老爺就高興。”

“老二是孝順,”沈老夫人笑意深深,“要不然也不會把嫡長女留在京裡孝順長輩。”

說到二房的嫡長女沈懷栀,李嬷嬷低聲開口,“七姑娘雖有些小脾氣,但向來聽您的話,也是個難得的好孩子。”

聞言,沈老夫人笑了,神色莫名,“栀姐兒是個好孩子沒錯,至于聽不聽話,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談及七姑娘不聽話這一茬事,李嬷嬷識趣的沒接話,作為在老夫人身邊伺候了多年的心腹,她很清楚有些事不是她該插嘴評判的。

“去年栀姐兒及笄,這婚事就該相看起來了,以老二如今的官位,本來我對她的婚事另有打算,隻可惜,情窦初開的年輕姑娘,這不動則已,一動驚人,眼光格外好的給自己挑了個難啃的骨頭。”

提到那根難啃的骨頭,李嬷嬷眼皮子跳了跳,再看老夫人,發現她面色也稱不上好看。

“永嘉侯世子薛琮……”沈老夫人念叨着這個帝京之中年輕一代裡出盡風頭的天之驕子,“确實是個難得的金龜婿,要不然這京中許多人家也不會趨之若鹜,隻可惜,對栀姐兒似乎不太中意。”

其他的事李嬷嬷不好插嘴,但關于七姑娘的婚事,她還是能接上兩句話的,“老夫人不必擔心,自古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雖說薛世子雙親早已不在,但有侯府太夫人開口,這婚事也不見得成不了,論條件,咱們七姑娘還是很不錯的,太夫人和您多少還是有些默契的。”

“默契算什麼,”沈老夫人輕哼一聲道,“就算彼此再心知肚明又如何,這婚事一日沒真正定下,婚書一日沒寫,一切就都不過是空中樓閣罷了,當不得真。”

這話确實是大實話,以沈老夫人和李嬷嬷的年紀,多年來沒少見因為婚事上臨門差一腳鬧出的尴尬與難堪,因此自然愈發擔心在意與薛家之間這樁将成未成的婚事。

說到讓她操心的婚事,沈老夫人不免要問上一句她那好孫女的情況,“栀姐兒這兩日如何了?今年她非要在外面辦生辰宴,結果臨了鬧了一肚子氣回來,現在天天窩在春蕪院不出門,也不知又要鬧什麼幺蛾子。”

知道老夫人關心孫女,李嬷嬷事無巨細的彙報,“如今這天氣春寒未消,七姑娘回來那天不巧吹了風受了寒,不免有幾分不舒服,請了大夫回來吃了幾帖湯藥後,這兩日剛好轉,正好清清靜靜的養上幾天。”

“這又是鬧脾氣又是風寒的,果然是年輕姑娘家,心思和精力都揮霍不盡。”沈老夫人感歎道,“我聽丫頭說,她專門請了許多朋友和薛世子一起過生辰,結果不知因為什麼和周禦史家的姑娘鬧了矛盾,宴席不歡而散不說,自己也因為負氣回家染了風寒,算起來當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也不知到底折騰個什麼勁兒。”

“年輕姑娘是這樣的,”李嬷嬷笑道,“畢竟,誰還沒有個年輕氣盛的時候呢,您又寵七姑娘,她難免有些小脾氣。”

“小脾氣?”沈老夫人哼笑一聲道,“我看不見得。”

“這孩子從前可聽話懂事得很,不說事事順從貼心,也稱得上是穩重識大體,哪像現在,及笄後跟換了個人似的,性子左得厲害……”

老夫人這樣一說,李嬷嬷發現事情确實如此,七姑娘性情有了變化正是在及笄之後,從前知情識趣懂事貼心的一個人,現在叛逆得厲害,主意大過天不說,還格外的敢想敢做,要不然現在外面也不會沈家七姑娘癡戀薛世子的流言漫天飛了。

本來以為是年輕姑娘為愛癡狂,但想想那個時間點,李嬷嬷心突然重重的跳了一跳,該不會是七姑娘知道了些什麼才故意這麼鬧吧?

心裡有了猜測之後,李嬷嬷再看老夫人,瞬間更加小心翼翼的伺候起來,不敢再多思多想多言。

比起身旁仆婢的夾起尾巴做人,沈老夫人自己卻是慈愛依舊,甚至還頗有閑情逸緻的道,“也算是有段日子了,以栀姐兒的脾性,現在應當是消氣了,小姑娘年輕氣盛不算事,但也得知進退識分寸,這才稱得上是我沈家教養出來的好姑娘。”

“李嬷嬷,你親自去春蕪院瞧瞧,看那邊是個什麼情況。”

聞言,李嬷嬷趕忙帶着人去春蕪院那裡探情況,剩餘的幾個年輕丫頭則趕忙湊上去小意殷勤的說了許多笑話,終于将老夫人逗得開了懷,榮輝堂裡氣氛才算好了許多。

得了主人吩咐的李嬷嬷去得快,回來得更快,單單隻看神情,瞧不出什麼好壞。

她是這麼跟沈老夫人回話的,“這幾日七姑娘安分喝藥,據說沒吵也沒鬧,整日都面上帶笑,看起來心情不錯,半點不像還在生氣的樣子……”

“至于其他,”李嬷嬷神色微妙的道,“聽冬青那丫頭的說辭,這段時日,關于薛世子的事,七姑娘沒怎麼提起過,态度不複之前熱情,甚至還有點冷淡,倒是前兩日突然有了新興趣,讓人出府去清蘭居買了幾盆蘭花回來,天天不假手于人的仔細伺候着……”

聽到這裡,沈老夫人停下手中修剪盆栽的動作,微微皺眉,神色不大好看。

莫名的,她突然有了一種去年栀姐兒婚事出岔子時的糟糕預感,原本一切盡在掌握的順風順水,似乎又有什麼重要事情即将脫軌了。

她神色凝重的看向侍奉她許久的心腹李嬷嬷,沉聲道,“栀姐兒那裡的情況,你再仔仔細細的跟我說上一遍,半點都不準遺漏!”

***

春蕪院裡,李嬷嬷的到來和離去并未造成多大影響,丫鬟婢女們依舊按照主子吩咐有條不紊的做事,如往日那樣按部就班。

倒是這座院子的主人沈家七姑娘,在親近的婢女們看來這兩日多少有些奇怪。

而被認為有些奇怪的沈家七姑娘沈懷栀,此時正坐在妝奁前認真的照鏡子。

光亮如新的銅鏡裡,映出一張年輕少女的嬌豔容顔,豔麗如春日枝頭盛放的嫣紅海棠花,十足的清新與嬌俏。

然而,擁有這張出衆容顔的少女,一雙眼睛卻并不明媚天真,縱然嘴角含笑,看起來也并不輕佻,甚至有幾分難言的沉穩與端莊。

沈懷栀看着鏡子裡的自己,不清楚眼前的自己是莊周夢蝶還是蝶夢莊周,但不管是哪一種,她似乎都終于實現了自己曾經的妄想。

正所謂黃粱一夢,就算眼前是一場不知何時就會醒來的美夢,她也要在夢裡嘗一嘗糾正錯誤迷途知返的滋味。

盡情享受當下,是她所能給自己的最好慰藉。

是以,當冬青進門時發現自家姑娘又在照鏡子,是一點都不覺得意外,畢竟,這兩日她早就習慣了姑娘的異樣,當然,除此之外,姑娘還喜歡問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比如——

“冬青,你說,我若梳婦人發髻的話,會是什麼樣子?”

冬青雖有些驚訝,但想了想還是認真回道,“姑娘不論什麼打扮都是最好看的,不過,姑娘怎麼突然想起問婢子這個問題?”

坐在銅鏡前的沈懷栀輕舒一口氣,笑了笑道,“大概是因為,我突然覺得那樣的我不好看吧。”

“我好像不喜歡那樣的自己。”她說。

“可是,不管喜不喜歡,女子到了年紀,總歸是要嫁人的。”冬青說。

“是啊,女子到了年紀是要嫁人的,”沈懷栀從鏡前起身,去往隔壁的小書房,語調輕而緩,“如今這世道,想嫁人,得有本事和成算,不想嫁人,就更要有本事和謀算。”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