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注腳 > 第104章 台詞本

第104章 台詞本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沒聽錯吧?

剛把樸主廚從舊事裡拎出來,怎麼這會兒又要戳人家肺管子?

井旬當然不理解這種做法,上次可以當成樸晚作為館内在展人員,履行合同保護;可這要是再一提,和落井下石有什麼差别?

況且館裡關于這個樸主廚風言風語不少,不久前還見夜露外送過來,這會兒是...

鬧掰了?有仇?

扯什麼呀,她倆根本八竿子打不着呀...

那幹嘛來來回回就可着一把刀磨人,況且那把刀也不幹淨。

“嗯?”程莫霄在此時擡頭,“有什麼問題嗎?”

“館長,這提舊事不太好吧,而且那幫粉絲都特激進,咱們也沒必要...”井助理如實開口相問,困惑的情緒清晰可見。

-沒必要招惹“飯圈”。

近期海外時有激進人士闖入美術館進行破壞的新聞,盡管肇事者最終被繩之以法,可造成的損失還是難以彌補。

若真惹到一些行為失控的偏激分子,與館内陳列相較,硬件設施返本複原的修繕環節更将是個大問題。

這種易上升的概率誰都不想踩中。

既然有先例,惹不起,總能躲得起。

辦公桌後的人狀似思量,“是嗎...?”

威壓就着短暫的沉默悄然騰起。

程莫霄又視線下斂,神色這才回歸溫緩,又說。

“那你們看着處理,能和清水撇清關系就行。”

館長素來低調,對外界風言風語向來少有關注,既然能明牌指示到這份上,想必彼此間情分已然臻于極限。

井旬無法體會當下程莫霄的心情,卻能感受到纏繞在空氣裡的低氣壓又沉了幾分。

清水是協會型美術館,不能摻和這種進說東道西的事情裡來。

館長恰恰在為這個底線憂心...

而她這個助理的職責就是要為程莫霄解決問題。

“好。”井旬工作穩重靠譜,既然開口允下,也自然能将事情辦妥,“那我先去處理了。”

“嗯,去吧。”

人聲漸遠,程莫霄來回摩挲筆杆上細膩的網格紋理,目光定格在空氣中的虛無一處。

不牽扯清水,這是她的私事。

...

樸晚的此次參與錄制的綜藝不僅肩負着宣傳當地旅遊的使命,還受到資方初始意願的驅動,因此其中的一些小環節擁有預定走向也就不足為奇。

任務設定上,嘉賓們需要通力協作,來完成節目組設定的經營挑戰。

酒館菜單以下酒菜為主,席間體味人間的浮浮沉沉,再從濱城獨特的夜生活飲食文化切入到老生常談的情緒販賣。

溫馨,溫情,溫暖。

上頭一再強調,人文部分最好能引起觀衆的共鳴。

能參演進來的嘉賓生活和經曆早已脫離了普通人的日常,角度不同,有什麼好共鳴的...

讓觀衆“同情”熒幕裡的“非凡”困擾,還是要他們“品味”熒幕前的“平凡”人生?

樸晚對着雲裡霧裡又高高在上的加粗文字,疑窦叢生。

至于拍攝方面也講求“主次”清晰,制作團隊大緻勾勒了節目流程的關鍵節點,鏡頭設計起初圍繞着早幾位參與嘉賓展開,力求達到既定效果與自由發揮的平衡。

鑒于樸晚本身有MNF同行官這層身份,所以拿到提要的同時,還額外得到一份MNF預先審好的台本。

隻是即便層層審核,作為酒館已定的經理角色,她的“工作”内容并沒有什麼先人一步的特别安排,除了一連串明晃晃的「待定」。

越「待定」,越讓人覺得暗生焦慮。

這自由度一高,不就更容易被拎着放大鏡分析了嘛...

樸晚興趣缺缺地合上給來的紙質内容,配着收工許久不絕耳的叮叮當當,她撐着額角不免想起昨晚的事。

修羅廚房是一檔風靡多年的餐飲文化類節目,本着“美食無國界”的宗旨在各大洲均有分站制作,季數不多,反響極佳,又因其獨特的抽簽競技環節,使得節目的權威性和影響力在行業内也得到了廣泛認可。

嘉賓與選手在節目中的定位不同,不論常駐還是飛行嘉賓均分配了展示環節,需要主廚從龐大的菜品庫中随機抽取菜品進行現場制作,雖非直播,但展示核心實力的抽簽的機會隻有一次。

而為了确保嘉賓專業性和節目質量,哪怕是知名主廚前去應征,仍要同時滿足相關學院的專業背景和星級餐廳的工作經驗兩項硬性條件,篩選要求可以說是極為嚴格。

很顯然,這樣外來的規則不适用于本土環境。

于是制作方在早年引進後反行其道,在對外揚言「沒人比團隊更懂吃貨愛看什麼」後,就對節目進行了全方位的魔改——

不僅大刀闊斧将賽制變為“大師收徒”的帶隊模式,還同時加入了博眼球的奇人“踢館”環節,既不去弘揚背後文化,又不注重創新,反而在“尊師重道”過分糾結,比誰情意樸實、比誰拜師心切...

應該是剪輯團隊裡實習生惹的禍。

于是節目隻一季就再無後續,堪稱糊穿地心。

像某評分網站的“考古”銳評,看一大幫人烏泱泱地磕頭念帖敬酒,還不如看跑到終點就能赢大冰箱的闖關節目有意思...

若不是MetroE昨日微博提及,大家尚且不知這檔節目還有“逞妍鬥色”的國際版,而樸晚也是今早才明曉這檔節目居然也曾有過大幅改編的本土篇,彼此彼此。

她漫不經意地松了松脖子,從判評裡斂回思緒。

盡管樸晚在快節奏的營銷策略上步伐稍慢,經營自己方面也不甚敏銳,但經過一晚上的琢磨,高低能悟出點其中的名堂。

客觀來說,費奇主廚的那道鏡頭前的無菜單表演不慌不亂,還加入了極具家鄉特色的拉美元素,稱得上修羅節目史上衆多“高光創作”中的其一。

沒記錯的話,自己抽到的出場表演是個給定菜單,菜品曆史悠久,本身就有諸多規範,既沒有“無菜單”的靈活性可言,也缺乏“無菜單”所帶來的個人色彩,卻遵照着另一套行業标準。

更為苛刻,更為具體。

内行人知悉其間涉及的技巧并不重合,相較起來也沒有任何意義。

那這被外行人拎出來的複刻,究竟算真心緻敬前輩還是在隐晦挑事?

很難不讓人揣測博文裡是否藏着更深層的挑釁意圖...

即便抛卻個人怨念,樸晚對這條“地鐵線”仍舊端拿不出半分欣賞,而事實上,她對這個人的了解甚少,幾乎可以說是單方面“不認識”。

隻記得好長一段時間自己都把慰藉寄托在酒精上,工作日裡高溫高壓總是失眠,休息時候求個一醉方休來解解乏也不是什麼稀罕事,而彼時那群狐朋狗友又酷愛私下攢局,一個人宅着是喝,一群人湊熱鬧也是喝。

她倒無所謂,問到頭上便有心無心地随口允下。

酒友雖非同行,但喝酒隻講酒桌話,職業什麼的,若對方不提當屬于隐私話題,樸晚自己都不曾主動透露,自然沒有強制别人交底的理由。

也就更無從得知,席間小廟,居然會藏着尊“惹不起”的大佛...

人的大腦最會篩别關鍵詞,輕輕撥惹便能激活警報系統,而後觸發不尋常的對症反饋。

一陣懸置在胸腔蓄勢的嘔欲突然發力,她鼻尖微皺,心念一緊,暗道适才再次拜服給舊事。

看來身體對不願觸及的禁區似乎還有着一套本能的應激反應...

樸晚周身籠着一股陰郁的煞氣,緩神片刻才慢慢擡杯洇了口冰水。

玻璃杯許是在手中端握太久,連冰塊也潛去蹤迹,杯壁外沿原本冷凝的水珠盡數貼着指緣下墜,喝起來已經有趨近常溫的架勢。

夜露的收工任務早已告一段落,自己居然能對着零零散散的單據迷離良久...

樸晚不免對自己日益精進的走神本領心生出幾分無奈來。

窗外彌天焰色,傍晚未到,火燒雲先行。

她無意再給曾經鋪去好多條軌枕的“地鐵線”分去出半點心思,也不想關注昨日博文的後續風向,既然程莫霄都說要她按兵不動,照做便好。

畢竟這次确實沒提到自己。

樸晚輕手點了兩下手機暗屏,又将視線瞥去窗外,就着滿玻璃入目的紅,手機亮了片刻又滅。

該說不說,這個時段天色屬實有些暧昧,明明未抵下班時刻,卻已經提前步入暮色渲染的朦胧。

隻是...

隻是她不太喜歡黃昏。

孤孤單單的。

想着念着,樸晚再度摁開屏幕。

...

清水當日不僅館長來得奇早,涉及到館慶安排的組會居然也從午休結束一直開到了臨近傍晚,跟犯了天條似的。

與其說是開會,倒不如說是針對程莫霄的高強度試煉更為貼切。

哦不嚴謹,還要算上井旬和各部門同坐的主管。

與會人員輪番彙報手頭館慶事宜的相關進度,從公共關系到策展部門,從市場營銷到運營行政,幾乎除了換班的保安崗,凡是能沾上邊的人都去會議室簽了個到。

大到整體方向的統籌規劃,小到細節流程的嚴密把控,館長都要事無巨細地過一遍。

去年也沒這麼大陣仗呀?

照這個重視程度下來...

井旬歪了歪嘴,默默把流程兩個字的字号調大了四倍。

很容易累死人的。

遵照平日慣例,各小組會将工作彙總給部門主管,然後由主管進行整合提報,一些芝麻大的屁事興許在組内會上都不提,今天居然在這兒聽了個詳盡無遺。

雖說清水結構傾向扁平,但哪有這樣盯進度的?

然則快累死的不止在場幾欲昏睡的各位,還有——

她偷瞄了一眼程莫霄。

嗯?

風輕雲淡,一派溫和優雅,好像還有幾分随意在其中。

能低頭抿下一口水,再似是不經意地反饋出倒推節點中的纰漏。

“印刷打版和你前兩頁的物料宣傳挨太緊了。”隻聽見程莫霄笑意盈盈地頓了片刻,又提。

“萬一印刷效果不好呢?”

不僅無覺疲憊,甚至還能在這種連組長都會忽略的細枝末節上神思清明。

活像個開會機器人。

衆人甩去困意,免不了跟着繃上一口氣。

程莫霄嘛...狠是真的狠,快也是真的快。

隻一下午,待各部門成員結束彙報不久,一屋子人便能在她的牽頭下商榷出對應的執行方向。

主題上呼應去年跨界展的核心概念【水的格律】,以彼時做展的物料拼圖為線索,拼成一幅完整的意向畫面——

水。

清水。

水的格律。

清水的格律。

八枚拼圖塊,全是女孩子。

大家沒什麼異議。

爾後經短暫的磋商,當日的工坊課題選定為「現代藝術中的修複環節」,旨在向參觀者展示非年代藝術品的修複過程,應邀來現場授課的嘉賓也是此前跨界展中的一位女性修複專家。

現代藝術的價值雖不及古畫名作,但由于使用了非傳統材料,其修複工作也頗具挑戰,這次館内将配合嘉賓,除了通過授課的方式向公衆展示現代修複的多樣操作外,同時還現場提供X射線熒光儀和小型光譜分析工具,方便學習識别顔料中藏匿的化學結構。

以往的修複工作重心都在“古”藝術品上,還常要隔着玻璃間觀摩,而此次工坊罕見地設置了互動體驗環節,總得來說,噱頭和教育科普性都少有。

至于其中更深層的技術環節,平日不多見,含金量可想而知...

衆人也沒有什麼異議。

盡管開會環節高度壓縮,聽久了不免讓人感覺頭昏腦脹,但好在程莫霄不拖沓,極少有因為場面話太多拖延節奏的時候,大方向既已定,其餘瑣細決策也就相對簡單許多。

演說仍在繼續,也即将接近尾聲。

天不知何時起被鍍上一層鮮明的橙紅,會議室卡在昏暗和暮色的交界,隻亮着一盞投影機。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