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衆人聽了菜名,還在裡面找魚,還沒找到。
“不是花中偏愛菊。”元稹梅開二度。
猶記那盆水煮魚。不過這次真魚上場了,少了點辣椒的水煮魚,雖然口味沒有後世那麼正宗了,但是依舊深受衆人喜愛。
一頓酒足飯飽,美味的食物拿捏住了大家的胃,也讓蘇和仲在吃完之後許久念念不忘,每次有想吃的菜,都開始背誦蘇景先安排的順口溜。
不久後,蘇景先就嘗到了這亂教詩句搭配的後果,要自己給家裡的小孩們糾正回來。
“君問歸期未有期~”在船内,有朗朗讀書聲傳來,這正是已經跟着師父踏上回汴京的船隻的蘇景先。
蘇家人多,有兩艘船隻是韓琦幫忙聯絡的雇傭的私舟,跟在官舟附近,順着夔州直下荊楚。
蘇明允和韓琦在外面觀賞風景,幾個小孩在船内背詩,倒也相映成趣。
蘇家的小孩都聰明,繞是蘇和仲為了多白嫖幾口吃的,假裝背錯,也被蘇景先察覺出來。
用的方法也很簡單,寓教于樂。
就像是他們現在,從外面聽是在背詩,實則是在打牌。
“哥,我是元稹的詩,你是白居易的,這倆是朋友不假,但是!元稹先死,他死了那首《夢徽之》呢!明顯是白居易對元稹的感情更深一點,你吃不了我的詩!”
這局獲勝的獎勵是油炸小黃魚,魚是大人們現釣出來的,很是鮮美,也讓本就好這一口吃食的蘇和仲更加想要勝利。
不過話又說回來,也很少有蘇和仲不愛吃的東西。
蘇景先的對詩遊戲規則很簡單,紙牌上是詩句,内容有誰寫的,什麼朝代。
一人放一句,看誰手上的牌對另一方更有感情,親情友情愛情不拘泥,但是得有證據,感情深的那一方牌小。
牌小的壓不了牌大的,就出不了,牌大的繼續出,哪一方先打完,哪一方就赢了。
一開始蘇景先還仗着蘇和仲不懂,開始背各個時期不同的詩句,特别是元稹、白居易這倆青史留名的好基友,互相給對方贈送的詩詞多着呢。
年輕的蘇和仲被騙過一次之後就沒有上當,比如現在,直接說了元稹死後,白居易的悼亡詩。
“好,我們二哥也是會背了,要不起。”蘇景先見忽悠不了蘇和仲了,也是默默收回了自己的牌,幹脆利落地不要。
“仰天大笑出門去!”年紀小小的蘇和仲就很喜歡李白的詩,大概是他未來也是豪放派的緣故。
對此,蘇景先也是很愉快地拿了孟浩然的《登科後》來壓上,“吾愛孟夫子,李白對孟浩然的崇拜,真直白呢~”
一下子又回到了蘇景先的回合。
兄弟倆你來我往,最後也是現在已經認識了更多人、更多詩句的蘇和仲,運氣更勝一籌,險勝。
赢了的蘇和仲快樂地想是剛離開家上這艘船的時候,拿着小黃魚就出去吃了,生怕晚一點自己剛赢下來的魚就上了下一輪的“賭桌”。
年輕的蘇和仲,還沒經曆過社會的毒打,就先在自己親哥這結結實實地上了一課。
“哥,要再多加幾個人進來嗎?”輔助蘇景先做這套簡易紙牌的人是兩個妹妹,妹妹們剛輸給了蘇和仲,本想着哥哥能赢下來,沒想到二哥這運氣有點太好。
“明天再說吧,我們也來一局玩玩?大姐要是赢了的話,上岸買東西,我來拎包!”蘇景先哄完了弟弟哄妹妹。
沒成想,和妹妹的友好詩詞對戰才進行到白熱化的階段,外面的聲音就傳到了他們這船艙内。
“好吵。”蘇景先皺眉。
妹妹打開了船艙的小窗戶,聲音聽的就更加明顯了。
“呵,蜀地?窮山惡水,見過什麼好東西。”陌生的聲音惡意滿滿。
“誰說的,我哥見多識廣,比你這小胖子厲害多了!”是蘇和仲的聲音,聽起來是嗓門不如别人大,扯着嗓子在喊的。
“切,我打葉子牌無人能敵,你哥能行嗎?怕不是隻會玩你手上這種沒人要的紙牌吧!”也是很輕松地就讓蘇景先聽出來了矛盾的來源。
蘇景先給家裡每個小孩都做了一套紙牌,包括還在襁褓中的小嬰兒同叔,這估計是和仲手上的牌被那看不起川蜀的人看上了。
“我哥也會!”蘇和仲其實根本不知道葉子牌是什麼東西,但是在他心裡,哥哥無所不能!
“輸了的話,上岸就找人喊我是蠢豬,我敢,你哥敢嗎?”
“我哥也敢!”
給蘇景先吓得趕忙出來制止,“我不敢!!!”
原本在看戲的蘇明允被這一聲逗得更樂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