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氣勢洶洶殺來的秦軍,趙成侯終于慫了。
他一面派遣官員去向秦軍求和,一面命人開始收拾東西,準備求和不成就直接跑路,萬萬不能被秦軍包了餃子。
在這次的談判中,秦國占據了絕對的主導權。
為了讓秦人盡快退兵,趙國使者被迫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趙國使者的心都在滴血,可他别無選擇。
秦軍現在所在的位置距離邯鄲城這麼近,嚴重威脅到他們這些趙國官員乃至趙侯的安全。
他們要是在這時候直接跟秦人撕破臉,就别想活命了。
去年這個時候,秦人在他們面前還隻有被動挨打的份兒,也不知今年是怎麼回事,秦軍突然變得這般強大。
秦國那名突然冒出來的将領白起,簡直如一尊殺神一般,所向披靡。
當白起率軍擊退趙侯派去進攻秦國的趙軍時,趙國朝堂上下沒什麼想法,當白起率軍擊退魏國非主力軍時,趙國朝堂上下也不以為然。
直到白起所率領的那支秦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撕開了趙軍邊防線,殺入趙國腹地,趙國朝堂上下,才對秦軍如今的實力有了深刻而直觀的感受。
太強了,那些秦人打起仗來悍不畏死的做法,讓趙國上下都不由膽寒。
那是軍隊嗎?不,那根本就是一個個人形兵器!這些人形兵器,在秦将白起的手中表現出了巨大的破壞力!
在白起這個殺神面前,趙國使者全程低着頭,不敢直視白起的面容。
直到趙國割讓城池給秦國的協議簽訂完畢,趙國使者才壯着膽子問道:“我們趙國和秦國才剛剛停戰。秦公為何突然又派将軍來攻打我趙國?”
白起不曾說話,他身邊的一名千夫長王翦開口道:“秦公為何突然派我們來攻打你們趙國,你們難道真的不知道麼?你們趙國表面上與我們秦國議和,背地裡卻偷偷離間我秦國君臣的關系,其心可誅!”
“我們這些人,都是王……公子稷手底下的兵卒,公子稷讓你們替他轉告趙侯,讓趙侯别白費心思了,他是斷然不可能背叛秦國的!”
嬴稷的真實身份,唯有秦國重要官員知道,對外,他的身份就是“公子稷”。
盡管王翦将嬴稷的這個“人設”牢記在心,但他還是得小心翼翼,時刻提醒自己,才能保證自己不說漏嘴。
這數十年來,大魔王“秦王稷”的身份深入人心,王翦斷然沒有想到,有朝一日,“秦王稷”還會有退化成“公子稷”的一日。
“公子稷麼?”趙國官員念叨着這幾個字,将這幾個字牢牢記在了心中:“不知公子稷與秦公是什麼關系?”
白起聞言,頗覺好笑:“你們連公子稷與秦公是什麼關系都不知道,就敢來挑撥公子稷與秦公的關系?”
趙國官員面上露出了尴尬之色。
白起道:“公子稷與秦公具體是什麼關系,你們不用管,你們隻需記住,公子稷與秦公關系密切,又對秦國忠心耿耿,他是斷然不會背叛秦國的。”
這些人慫恿未來的秦王造秦國的反,也真想得出來!
嬴稷有自己的秦國要治理,如何會與嬴渠梁争權奪利?
對于嬴稷而言,來到此處,相當于是彌補一些憾事,同時也是給另一個的“自己”攢家底。
“公子稷相當重視秦公對他的看法。你們若是再敢挑撥公子稷與秦公的關系,下回,我大秦銳士便要直取邯鄲了!”
“是是是!”趙國使者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拿着秦趙雙方簽訂的停戰條約,準備回去向趙成侯複命。
誰能料到,他們趙國這場無名之災,竟是因趙成侯的一時心血來潮而起呢?
要不是趙成侯一拍腦門兒,決定搞點事情出來,他們此刻也不至于這般狼狽。
秦軍如一陣風一般,殺到了距離邯鄲不足八十裡處,随後,又如風一般離去。
當趙軍斥候親眼見到秦軍離去的身影時,才終于松了口氣,回去将這則消息禀報趙成侯。
驟然失了不少土地與糧食的趙成侯正心痛着呢,他正在斥責手底下的官員。
“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要你們何用?廢物!”
雖說決定是趙成侯做的,招來秦軍的主要原因在趙成侯身上,趙成侯卻不會承認這一點,隻會遷怒旁人。
這兩名官員本是他國士子,來趙國謀官的,心中自有一番傲氣。
他們聽趙成侯居然想甩鍋給他們,不由怒道:“我們先前建議趙侯暫時莫要招惹秦國,趙侯不肯聽。我們隻得依照趙侯的意思,為趙侯離間秦國君臣出謀劃策,想不到,現在竟然都成了我們的不是了!”
“趙侯如此昏聩又沒有擔當,難怪趙國一日不如一日!不止魏國不把趙國放在眼中,現在就連秦國都可以來欺負趙國!”
“這樣的國君,實在不配讓我們盡心輔佐,告辭!”
說完這番話,兩人放下官印,轉身便欲離去,竟是半點兒面子都不肯給趙侯留。
“站住,誰說你們可以走了?”趙侯陰恻恻的聲音從他們身後傳來:“你們若不想好好為寡人效勞,便給寡人去死!”
兩人回過頭,直視着趙侯那雙恨不得吃人的眼睛,半點兒不虛他:“在秦國将軍離開之前,我們已經告訴秦國将軍,不久之後,我們會離趙入秦,為秦國效力。秦國将軍說,他會将此事轉告秦公,并歡迎我們随時入秦。”
“趙侯才得罪了秦公,難道現在,又要扣下秦公要的人嗎?”
趙成侯聽了這番話,果然目露遲疑之色。秦軍說打就打,這一出,實在将趙成侯給整怕了。
如果這倆人真被秦公給惦記上了,他确實不敢随意扣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