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反複商議,嬴渠梁、嬴稷與衛鞅将需要變更的秦法确定了下來。
衛鞅認為,想要讓秦國國力變得強大起來,農事是根本。因此,他這次變法,主要針對的是農事方面的改革。
嬴渠梁和嬴稷也認同他的想法,糧食不足,底層士兵吃不飽飯,哪有力氣去打仗?
打仗需要大量的糧食,秦國未來想要揮師東出,就更需要提高糧食産量,否則後勤無法得到保障。
隻是……嬴渠梁看着衛鞅由拟定,他和嬴稷修改、補充細節的《墾令》,深覺《墾令》的推行必定會遭到來自各層人士的抵抗。
因為,這則《墾令》為了敦促黔首們去種田,為了對官員和卿大夫們加以限制,有許多堪稱嚴苛的條款。
比如嬴稷曾經與嬴渠梁提到的,對朝中官員們的行事作風加以限制,不許他們将今日的事拖延到明日,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官員們的辦事效率,同時,也能夠讓他們忙碌起來,沒有時間去叨擾底層的黔首。
衛鞅認為,這麼做,黔首們就不會受到來自官員的幹擾,就能專心開墾荒地了。
這對于嬴渠梁來說,自然是喜聞樂見,一舉兩得的事,可朝中的官員們必定會感到不高興。
想想吧,本來這些官員們可以在崗位上舒舒服服地躺平,按照自己的節奏來處理公務。現在,這些官員們卻被逼着内卷起來,為了保證效率,甚至不得不頻頻加班,誰會高興呢?
當内卷變成常态,當加班加點變成分内之事,又有誰能樂意?
這條律令一出,秦國朝堂上的官員們或許不敢怨恨嬴渠梁,但衛鞅是必定要遭到怨恨的。
另外,在衛鞅看來,那些被卿大夫、貴族們養着的門客也是不事生産的人,必須得到限制。
在新法中,卿大夫和貴族必須按照他們府邸中的人數來繳納賦稅,如果有人膽敢收留這些“吃閑飯的”,更是會被從重征稅,這樣一來,貴族們就要考慮養這麼多門客究竟是否值得了。
在這種政策下,貴族們必定會遣散一批門客,隻留下他們認為必須留下的人,他們的智囊團、他們的勢力會減少。這些被遣散出去的門客,如果找不到收留他們的人,為了生存下去,也将不得不親自下地勞作。如此一來,務農的人自然會變得更多。
如果說以上兩條會讓衛鞅招緻卿大夫、貴族們的怨恨,那麼接下來的幾條,就是真正動了他們的利益。
以前,貴族和卿大夫之子都是不用服徭役的。新法卻規定,隻有卿大夫和貴族的嫡長子不必服徭役,其他兒子必須服徭役并繳納賦稅。
為了把這些“不務正業”的富家子抓出來幹活務農,為了削弱卿大夫與貴族們對秦國的影響,衛鞅可以算是煞費苦心。
除此之外,衛鞅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人們享樂,讓酒肉變成了奢侈品,禁止音樂和奇裝異服在各郡縣流行,加重商稅……
如果将衛鞅比作大家長,他一定是最嚴苛的那一類。對于任何有可能讓他手底下的人“玩物喪志”的行為,他都十分警惕,嚴厲禁止。
那些底層黔首最好除了吃飯睡覺造人之外,就是種田、種田、種田,不要去想些有的沒的。
等到他們習慣了服從秦律,以後,秦國軍方需要征召他們入伍的時候,他們也會成為最聽話的士兵,能夠讓指揮官如臂使指。
衛鞅所限制的人,包括底層的黔首,包括外國來秦國遊學的士子,包括秦國本國的官員和貴族。除了國君沒被他限制之外,其他人或多或少都要接受來自新法的制約。
黔首們向來順從,又有新出台的“農爵制”和“軍功爵制”作為胡蘿蔔在他們面前吊着,他們應該不至于抵抗。即使抵抗了,秦國的軍隊也能夠鎮壓住不聽話的人。
但秦國朝堂上還有許多官員和貴族,他們的利益受到了損害,他們是必定是要奮起反擊的。
他們手中把持着許多資源,一旦他們聯合起來造反,一個處理不好,就會給秦國留下無窮禍患!
嬴稷看着嬴渠梁憂心忡忡的表情,開口道:“君上不必擔心,老氏族的領頭人甘龍和杜摯已經被趕出了我秦國朝堂,他們的反應總要慢上一拍。他們誰若是敢反對我秦國新法,便讓白起直接殺過去!稷倒要看看,還有誰人膽敢反對!”
白起打仗理念是消滅對手的有生力量,因此,他的打法也會顯得比較兇殘。
他在戰國初期雖然沒打幾場仗,卻已是聲名在外,令人聞之膽寒。
有白起為嬴渠梁和衛鞅的變法保駕護航,遇到不服之人,隻管暴力平推過去就是!那些老氏族們封地上養的私兵,根本不是白起的一合之敵。
嬴渠梁在聽到嬴稷的話後,點了點頭:“你說得對。萬事開頭難,咱們将新法順利推行下去了,後頭的事,自然也就順當了……”
衛鞅見嬴稷底氣十足,嬴渠梁又對嬴稷這般倚重信任,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對于成功勸說嬴渠梁讓嬴稷做小太子嬴驷的法家老師,他又多了一層把握。
……
當嬴渠梁和衛鞅宣布要在秦國境内推行新法之時,果然在朝堂上引起了一片震蕩。
嚴苛的新法,讓在場的秦國官員們發自本能地反感。
這時,嬴渠梁開口道:“本次,由白起将近負責保證新法能夠順利得到實施。諸卿不必再勸,寡人心意已決,這新法,寡人是必定要推行到底的!唯有變法,才能使我秦國變得富強。”
說完這番話,他環視了一圈周遭:“誰若是反對變法,誰就是跟寡人過不去!”
嬴渠梁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在場的大臣們自然不好再堅決反對衛鞅的新法,他們可不敢明晃晃地跟嬴渠梁作對。
嬴渠梁手中本來就握着秦國軍權,眼下,嬴稷和白起所率的二十萬大軍,又明顯以嬴渠梁馬首是瞻。在場的老氏族們封地上的士兵加起來也沒這麼多呢,他們是瘋了才會直接跟嬴渠梁對着幹。
但這新法,他們粗略地看了一遍,就發現其中有一些條例他們完全無法接受,他們得想個辦法在不波及自身的情況下,将新法給攪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