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清穿之我爹是雍正 > 第5章 大成若缺?我偏不想和光同塵

第5章 大成若缺?我偏不想和光同塵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清冷的月光,映照着竹影,斑駁灑在白牆上。

胤禛不由得思索:倘若他為繼位之君鋪就的這條路,并非他之所求,則天下百姓短暫的安穩又将毀于一旦。

弘曆,雖智計學問勝過弘時良多,可始終如同老八胤禩一般,站在官紳一派。

他是八旗勳貴的君主,而非天下人的君主。他是文人、士大夫口中歌頌的聖君,卻走上了與自己全然不同的道路。

緣何一生上下求索,革除弊政,最終卻人亡政息?

他多想有一個與自己志同道合的子嗣,不止傳遞這江山萬年,在文人的口中傳頌;更是能夠真正做一位君主,一位能心系百姓、改善民生的盛世明君。

顧八代見胤禛久久不語,隻得歎息一聲,将話語再說的明白些:“老夫深知,四阿哥絕非貪圖權勢之人,亦是絕不行那等蠅營狗苟之事。隻是大成若缺、過剛易折。”

“你的脾性同我一樣,至情至性,眼裡揉不得沙子。我也時常思索,是不是教你念書,也把這個犟脾氣教給了你。”

“身為臣子,剛直倒也算是美名,最差不過是辭官罷了。我知你心系百姓,如此便如皇上所願,繼續跟随太子,做個直臣,日後依舊能一展抱負,何必去趟這趟渾水呢?”顧八代言辭懇切道。

此時,一直在吃桌上桂花糕的璟瑄,實在是沒有忍住,她問道:“師公,前些日子我的小狗造化,被人剃了毛。倘若隻因對方比我地位高,便需要我忍讓,甚至當做沒有發生一樣。”

“可是我不願意,我想保護造化。我一忍再忍,隻是對兇手小施懲戒,卻被耳提面命,稱我該有尊卑、守規矩。我不願如此,阿瑪也不願如此罷!”

“倘若做個直臣真的能夠使海晏河清,哪朝哪代都不缺為國請命之人,緣何前明還是覆滅?”璟瑄繼續追問道。

顧八代心中震驚,一個僅僅六歲的女童,卻說出來這樣一番話,比之當年六歲入上書房的胤禛,更是青出于藍。

他心思一動,欲考驗一番,隻道:“太子并無昏庸之相,兼之又頗擅朝政,懂謀略,得正統,緣何不能成為明君?”

“明代崇祯皇帝又如何?以發覆面,銜恨而亡,大明三百年國祚斷絕于他,是他太過無能昏庸嗎?”

璟瑄經曆多年現代教育,一直都是遵循唯物史觀,她深知,曆史發展需要英雄的努力,卻從不是個人英雄主義。

“明朝的滅亡從來不止在于黨争,更不隻是連年的災害。如同曆代滅絕的王朝一樣,不過是土地兼并到了極點,百姓沒錢,皇帝沒有錢,所有的錢都去了官紳手中罷了。”

胤禛早知她生來不凡,或是生而知之,卻不想她在學識之外,尚有如此見地,作為一個清朝的格格,她所思不是自己的三村之地,她同他一樣,心中有百姓。

“不會有人比我阿瑪更加适合那個位置,隻因并無一人願意,成為衆矢之的。太子二伯是文人士子的嫡長正統,身後有索額圖,有皇瑪法的偏愛;大伯有軍權,更有明珠;其餘阿哥身後不過是八旗勳貴,官僚士紳。”

“唯有我父,四皇子胤禛,前有猛虎,後無所依,唯有一腔真心,手持利刃,以圖革新。”

璟瑄說得異常堅定,隻因為,她曾經讀過的這些曆史,皆是她此生的阿瑪,未來的雍正皇帝,用血淚寫成的。

這群人隻知道明哲保身,口口聲聲稱“和光同塵”,也不過是他們掩蓋自己立身不正,隻能與蠹蟲同流合污的遮羞布罷了。

她的阿瑪,前有古人,後有來者,卻顯得格外孤獨:不論是明代的張居正的考成法與一條鞭法,還是未來平等的新社會,都與他相隔太久。

他的父親是“千古一帝”,他的兒子是“十全老人”,卻都不曾有同他一般的政治理想。

或許,康熙晚年将皇位傳給胤禛,正是欲讓他彌補己過,改革吏治,可奈何繼位之君是乾隆。

那個時代,阿瑪做到了一個改革家能做的極緻畢生努力,他不是因為欲登九五之位,延續滿清的萬年基業,他是真的想讓老百姓過得好一點,再好一點。

正史野談裡的波谲雲詭、功過是非,不過是理想主義者經年的一腔熱血。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