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清穿之我爹是雍正 > 第14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滾回上書房讀書!

第14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滾回上書房讀書!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鐵甲凝寒光。

饒是在春日,周圍看熱鬧的百姓也不由得打了個寒顫。

隻見一隊全副武裝的士兵急匆匆趕來,他們佩戴甲胄,随身帶着弓箭、腰刀、銅釜。

前頭幾個身穿白色軍服的八旗兵一字排開,端的是莊嚴肅穆。

從他們身後走出的是一個老将軍,他須發盡白,卻依舊精神矍铄,頗有一身行伍之氣,一看就是軍營裡曆練出來的。

此人便是時任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開音布 。這九門提督,乃是正二品的職位。同時負責京城的治安、門禁、刑案、街道管理、京郊守衛諸事務。

開音布出自西林覺羅氏,滿洲正白旗人。自筆帖式起家,後被授予内閣中書,逐漸累遷至都察院左副都禦史。他早年随康熙治河,立下汗馬功勞,為人忠義果敢,深得康熙信賴。

怎麼可能不受信賴?九門提督一職,權責綦重,非皇帝心腹不能勝任。

“九門提督大人怎麼都親自來了”

“咱都散了吧。”

“我瞧着怪熱鬧,我再看會。”

……

周圍的百姓炸開了鍋,議論紛紛。

有人見官兵來了便歇了心思回家,有人卻是想繼續湊熱鬧。

更有渾水摸魚想趁機開溜的。

“在場的,不許放走一個。”開音布命人将此處層層圍住,包括那個在地上打滾的乞丐。

他沒有錯過此人面上的一瞬而過的慌張。

至于是不是裝的,他也是多年的老狐狸了,隻随意瞥了一眼,他便知道,地上這家夥康健得很。

萬歲爺命他做這個九門提督,不隻是為了明面上的這些職權,更是在去年十月重開風聞言事,以“廣開言路,整饬吏治”。

更是秘密許他“以風聞入奏”。這個“風聞”,便是他在巡視京城的時候,所得到的關于王公大臣,以及諸位皇子們的一些消息。

他便是皇上的眼睛和耳朵。

至于想要整頓的吏治,他自己估摸着,是這幾年太子爺和大千歲鬧得太過,萬歲爺心頭有了計較。不舍得動自己的兒子,便也要找人出出氣——

誰不知道,太子爺身邊的下人換了一批又一批?

皇子是不會有錯的,有錯也是帶壞他們的奴才的錯。

首當其沖的,估計就是太子背後的索額圖與大阿哥身後的明珠了。

猛虎漸漸老去,然則幼子羽翼漸滿。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更何況是身邊集結了這麼多人的太子爺,江南文人心中的正統嫡子。

不過,這也與他無關了。早在四阿哥被封為雍郡王時,皇上便下了密旨,命他仔細盯着京城各個皇子與大臣,三日密報一次。

也不知道是誰,如此沉不住氣?

開音布擡起長槍便向地上刺去,地上乞丐“唰”的一下往旁邊滾去,緊接着跳了起來。

兩個士兵上前,将其死死摁住,押着便往衙門去了。

周圍百姓見狀,也瞧了個明白。

“真是個黑心爛肚的,原來是想要訛詐銀錢!”

“平白耽誤了我給阿瑪買下酒菜,回去又要被念叨了。”

“怕不是哪家酒樓派來攪和生意的?”

群衆裡從來不缺聰明人。京城的百姓見得多了,許多便也摸出些門道,今日這事情怕不是如此簡單,不然不會出動這麼多官兵。

乾清宮内,璟瑄、胤禛以及其餘諸位皇子俱在。

衆人扣首,起身後望向前方——

正中央設有一方形地平台,台上設有金漆雕龍寶座和雕花屏風,充盈着富貴無極的皇家氣象。

地平台前有四個燒檀香用的銅胎掐絲琺琅香爐,并排放置于紫檀幾架上。

屏風之後,正中間挂有順治皇帝書寫的“正大光明”匾額,下挂五龍金匾。

殿内左右兩側還挂有康熙的禦筆楹聯,上書“表正萬邦,慎厥身修思永;弘敷五典,無輕民事惟難”。

春寒料峭,但連年災害,國庫不豐。康熙崇尚簡樸,以身作則,因此屋内并沒有燒地龍。

當然了後宮諸人,除卻太後,上至四妃,下到答應,均是效仿此舉,早早地便停了地龍,每日隻燒幾個湯婆子取暖,便也罷了。

約莫過了一盞茶的時間,氣氛依舊凝固。

天子的威嚴壓得衆人喘不過氣,饒是這些皇阿哥,額頭也沁出了薄汗。除了福安縣主,璟瑄。

眼前這些叔叔伯伯裡,慌張者衆,各懷心思。

九阿哥胤禟尤甚,他身穿的蟒袍早已經被汗打濕。那張稱得上妖娆的冷豔面皮,也一片慘白。

璟瑄默不作聲地打量着他們。

究竟是誰用此下作手段?

梁九功悄悄拭了把汗,端茶的那隻手卻依舊穩穩當當。

康熙依舊不辨喜怒,接過茶,淺嘗了一口便擱在案上。

“你們可知,今日為何叫你們來?”

“兒臣不知。”

“不知?”康熙的聲音聽起來倒是有些愠怒,“朕看你們倒是明白得很呐。”

隻此一句反問,衆人便又齊刷刷跪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