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機器人學家失憶後[星際] > 第39章 Chapter 39(新)

第39章 Chapter 39(新)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在藝術博物館收到字條時,薇利亞就有所察覺,看到這幾本書後她更加确定——梅因·特列斯的品位和她極其相似。這幾本書放在這裡應該不是刻意為之,書籍都有長期被翻看的痕迹,況且,幾乎沒人知道她究竟喜歡什麼。

寫字台旁邊立着一塊白闆,白闆上用磁釘固定着半張照片——之所以說是半張,是因為它被撕去了一部分。照片看上去有些年頭了,蒼白的雪原上立着一座孤零零的灰色建築,建築前站着三個人,最左側的人被撕去了上半身,照片上隻剩下他的腿。

至于另外那兩人,分别是馬丁·杜薩德和勞倫森·克裡斯蒂。

熟讀人造人曆史者不可能不認識這兩位赫赫有名的人物。馬丁·杜薩德是當年支持人造人計劃的政府官員之一,而勞倫森·克裡斯蒂則是承包該計劃的人造人研究所所長。

那麼被撕去的那個人身份不言而喻,他一定就是阿瑟·蘭徹斯特。

這張照片推測拍攝于本世紀10年代,距今70年左右。阿瑟·蘭徹斯特之名無人不知,他是攻克了人造人工程技術難關的關鍵人物,被稱為“人造人之父”。

人造人工程的相關技術早已存在,考慮到倫理與社會問題,工程一直未能付諸實施。直到近百年,戰争、移民、醫學、異能等方面的需求日益迫切,幾經輾轉,舊冕不得不通過“人造人計劃”議案,工程正式開始施行。

在實踐過程中,研究者遭遇了過去不曾遇到的技術難題。人造人的基因與人類多少有些差異,他們普遍短壽,突變畸形或染上怪病似乎不可避免。通常在十個人造人當中,有九個都是廢品,不要說掌握異能,他們連最基本的生存都做不到。

最終克服這些難題的人就是阿瑟·蘭徹斯特。經過他的研究與調整,人造人工程産生畸變個體的概率從十分之九降到百分之一,多數人造人擺脫了短壽、突變、染病的宿命。基因改良後,他們持有異能的幾率也大大提高。除了沒有父母之外,人造人與人類之間的差異已不複存在。

阿瑟·蘭徹斯特的“功績”在曆史上頗具争議。同時他還是個神秘人物,盡管他的名号傳遍星際,知曉他樣貌的人卻寥寥無幾。網絡上到處都找不到他的照片,曆史書上更沒有,即使有流傳下來的實物照片,也都像這張一樣被撕去了面部。就連新冕的核心人物都不曾見過他的長相。

先不說這照片是從哪裡來的。問題是——梅因把它放在這兒幹嘛?人造人計劃和機器人計劃又沒什麼直接關聯。

薇利亞将目光轉向寫字台上的電腦。

——

研究間裡已經沒有什麼值得注意的東西,除了這台電腦。

薇利亞對着亮起的屏幕發呆時,SF-24敲門進來,手中端着紅茶和點心。

“你知道他電腦的密碼嗎?”薇利亞問。

“19100608。”他答道,輕輕将托盤放在茶幾上。

薇利亞輸入密碼後說:“以防萬一,我還是問一問吧,他真的不會介意我看他的電腦?”

“不會。”SF-24道。

機器人出去了。薇利亞翻着硬盤裡的文件夾,試圖扒出點研究資料以外的玩意兒。她确實找到了有趣的東西,首先是她的照片——上過熱搜的那幾張,還有些别的,都是在同一時期利用學園的清潔機器人拍攝的。

這倒是并不令人驚訝。侵入機器人的控制系統對梅因·特列斯來說輕而易舉,他是熱搜事件的幕後推手。他也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刺激她想起過去。

她還找到一些風景照片——雪景、山景、湖景和天空,有時拍到山雀、松鼠之類的小動物。照片中出現的灰色建築和白闆上那張照片裡的灰色建築很像。那是最初的人造人工廠,位于西伯利亞。

不過,建築周圍的環境有所改變,這批照片和白闆上那一張拍攝于不同時期。可惜照片的附加信息中沒有顯示拍攝日期。薇利亞一張一張翻看下去,拍攝内容總是風景和動物,但偶爾會出現幾個人影,似乎是不小心拍進去的。

也許是因為氣質異于常人,其中一個人影吸引了她的注意。照片的主角是雪中針葉林和一隻阿拉斯加犬,這個人的背影隻出現在照片邊緣。他穿着黑色大衣,戴着黑色水貂毛帽子,身形挺拔,姿态可稱得上端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