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驚羽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楔子

哪怕窗外風雨潇潇,兩聲孩子的啼哭在夜晚也顯得格外的響亮。

專門辟出來的一間屋子裡,聽到那兩聲啼哭聲後,一屋子的人内心的擔憂都被狂喜所取代,尤其是衆人中間那個英武不凡身着錦繡龍袍的中年男子。

不多一會兒,就見屋内走出兩個穩婆,各抱着一個小包裹,帶着滿面的歡喜,見人便福身: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皇後娘娘産下龍鳳雙胎,三人平安。”

衆人中心的男人聞言大笑,連說三個好字,言:“今皇後誕下龍鳳雙胎,乃天将降吉瑞于我大秦也。”

屋子裡的所有人随即跪俯在地,山呼萬歲:

“天佑大秦,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秦承天帝長治九年六月初六,蕭皇後于難産三日夜後産下龍鳳雙胎。帝大喜,是夜,風雨交加,帝以天降祥瑞,賜子名風,女名雨,因“雨”字不詳,遂改“雨”為“羽”。子為啟天帝四子,女為啟天帝長女。二兄妹有胞兄魄,承天帝嫡長子,後文啟帝。

因皇室這一輩從“驚”字,所以這對剛出生的雙胎分别名為:秦驚風,秦驚羽。

大秦的史書上,這是兩兄妹第一次出現,寥寥數字,揭開了日後二人日後波瀾壯闊的一生的序幕。

是日,炎炎暑熱,烈日當空,每一縷空氣都被灼上了夏日的溫度,高高在上的日頭,仿佛是準備要将這天給生生的燙個窟窿出來,沒有一丁點水氣。

宮道長長,不時走過一兩隊整齊劃一的宮人,落地無聲,更顯的兩邊的黛青色宮牆莊嚴肅穆。

“驚風你今天肯定要被皇兄打手心了。”

脆生生的童音從昭和宮的後殿傳出,伴随着這句話,後面還帶出了十足快樂的大笑,讓剛剛走到門口的蕭皇後聽了個真真切切。

她一進門就看到面對面趴在書桌上的兩個孩子,此時一個已經是拿着毛筆滿面愁容,另外一個卻是紅光滿面十足歡樂。

一看這場景,再加上剛才聽到的話,蕭皇後哪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驚羽,做什麼又拿你皇兄吓唬驚風,當心他知道了教訓你。”

見到她來,兩個小娃娃立刻整齊劃一的放下了手下的動作,跑到她身邊,開開心心的給她行禮:“兒臣見過母後。”

小小的人兒站的齊齊整整,一模一樣的粉雕玉琢,做着一模一樣的動作,看着格外的舒心,正是當年承運而生的龍鳳雙胎秦驚風和秦驚羽。

兩人出生之時正值大秦内憂外患天災人禍之際,内有天災,外有蠻夷,酷暑之時三月無雨,寸草不生。

而他們出生當夜的大雨,至少救了上萬人的性命,加上他們出生不久之後便傳來反叛退敵的喜訊,于是這對承運而生的龍鳳胎便被朝廷百姓認為是上天降給大秦的慧澤。

皇帝秦淵曾令國師玄清道長替他們蔔過一卦,道長言天機不可洩露,然又直說大秦未來百年國運五成系于此二子之身,成能使大秦再興盛百年,敗能讓大秦百年内民不聊生,所以定當小心謹慎。

事關國運,此事僅皇帝和國師二人知曉,國師不敢明言,但是也說了四皇子和大公主是福澤極深厚之人,若無特殊情況,定能庇佑大秦。

玄清道長話盡于此,但是也在皇帝的心中埋下了種子,無論是信任的,還是懷疑的。

如今一晃已經三個年頭過去,兩個孩子剛剛過完三歲的生辰。大秦傳統是孩童周歲生日之前不宜大操大辦,待過些時日,生魂已穩,便可放心的廣而告之。

龍鳳胎金貴,他們更是大秦皇室從建朝以來第一對平安出生的龍鳳胎,皇後找了普濟寺的方丈幫兩個孩子算了卦,至少要養到三歲上生魂才穩,是以直等到他們三歲生日之際皇室才為他們辦了第一個正式的生辰。

他們本就是承運而生的龍鳳胎,又是皇室嫡系血脈,身份既尊且貴。尋常皇子和公主要等到三歲才會正式排序齒入玉牒,但是他們在洗三之時皇帝便直接下旨,讓兩個孩子排序齒入族譜,身份尊貴且榮寵之至。

他們身上得到的恩寵已經遠遠超過尋常皇子公主的範疇了,就連他們天縱奇才的同胞兄長太子秦驚魄都望塵莫及。

驚風驚羽給皇後行完禮後,那努力做出的端莊樣子就再也撐不住了。

兩個孩子都是活潑性子,行完禮就立刻一人一邊扒着皇後的腿,兩個将将三歲的小娃娃,都沒有皇後的腰高,還都将頭昂的高高的主動跟母後說話,極其天真可愛。

皇後蕭箋一生也是頗為傳奇。蕭家書香傳家,代代以教書育人為己任,少有朝堂出仕之人,在朝堂中雖然無甚權力,但是在天下讀書人中間卻聲名遠揚。

因着此種背景,蕭家子弟也少有跟高官皇族結親之事,蕭箋是第一個破這個例的。

蕭箋嫁給秦淵的時候已是“二十高齡”,她本有樁自幼定下青梅竹馬的親事,誰料正當籌備出嫁之時男方突發意外離世。

按照規矩,兩家六禮都過了一半,所以她就給對方守了一年的孝。

而當時的秦淵仍是親王,其生母在他議親的時機不幸去世,三年守孝下來年紀也不小。

然而盡管兩人年紀相當,但是當時整個長安誰都不會将這兩人的姻緣湊到一起。

但是事情的發展永遠不會缺乏戲劇性,當時還是親王的秦淵在雙方守孝期滿之後帶着聖旨主動上門求娶蕭家女時,長安城内掀起了一陣不小的風波。

皇威厚重,莫敢不從,加上蕭箋當時也親自向蕭家家主她的祖父表明态度是非嫁不可,這樁萬般不搭的婚事居然也就這麼成了。

皇室子和蕭家女成婚之後,蕭家為了表明态度,在兩人大婚之後就舉家搬離了長安,回到了萦陽老家,繼續教書育人,誓不跟皇室扯上任何聯系。

不過蕭箋的外家在朝,倒是仍然留在了長安,好歹有一脈血親。

秦淵和蕭箋的結合,着實也不是什麼話本子故事上的風花雪月。秦淵有野心有能力有兵權,缺的就是文人那一根筆,而蕭箋雖自小承蕭家家訓要平心養氣為天下文人之風骨,但是骨子裡卻覺得自己就該當人上人。

所以二人一拍即合,各取所需,成親這麼多年,也不是沒有感情,但是兩人最看重的都是利益,倒也是相得益彰。

蕭箋嫁給秦淵的時候正是春天,當時秦淵雖然因為守孝王府中一直沒有正妻,但是并不是沒有女人,孝期一過,不久後就聽說有人肚子傳出了動靜。

蕭箋當時剛進王府,還沒有站穩腳跟,娘家又已經離開了長安不能給她撐腰,所以她也沒有多做什麼手腳,隻是堅定了一個想法而已:她必須要盡快生下王府的嫡長子。

秦淵那個妾侍當時已經有孕四五個月了,蕭箋買通了大夫,确信她肚子裡面的是個女兒,于是蕭箋立刻就将全部的心思都放在生子之上。

蕭家世家大族,綿延百年,此種方子并不難尋。沒多久她就有孕了,繼而在重重算計之下成功生下長子秦驚魄,天縱奇才,幼即初現,瞬間得到了秦淵的全部注意力。

至于那個妾侍後來所生的女兒,蕭箋沒有對她做任何手腳,隻是那母女倆都福薄,孩子早産,生下來沒幾天就去世了,娘也沒撐住,很快就走了。

聯想到後來蕭箋的手段,很多人都以為當年這母女倆雙雙亡故的事情是她做的,但也是真的不關她事。

秦驚魄是秦淵還沒有登基的時候出生的,先帝無嫡子,病重之際,衆兄弟逐鹿中原,當時唯一有嫡長子傍身的秦淵的勝算就大了很多,加上其本人居長,且手握重兵,最後皇位花落他家,順利登基。

秦淵手段能力野心算計都有,皇帝當的爐火純青。至于蕭箋,她當時嫁給秦淵的目的就是為了當皇後,此時也算是心願得償,夫妻之間配合的就更加默契了。

蕭箋跟秦淵本質上是一類人,心機手段能力一樣不缺,同秦淵互相成就也互相猜忌。

在驚魄剛出生的那幾年,她将秦淵的後宅管的滴水不漏,直到秦淵登基後,見驚魄六歲多已經長穩,馬上就要像大秦的所有皇子一樣出宮入住皇子府的時候,宮中二皇子才出生。

不管當時外面罵她的話有多麼難聽,蕭箋都十分堅定的扛住了,硬生生的将驚魄推上了最優的繼承人之後,才放松了争鬥的力度,讓秦淵多有了幾個孩子。

輪到她自己,或許是因為當年為了懷驚魄吃藥多少傷了點兒身子,也或許是因為因果循環報應不爽,一直沒再能有孕。

直到驚魄都長到了八歲上,已經在除他以外空無一人的皇子府站穩了腳跟,她才懷上了第二胎,而且,更驚喜的是,還是這樣兩個粉雕玉琢的孩子。

雙胎生産本就不易,而且她生驚風和驚羽的時候都三十出頭了,加上早些年吃藥傷的身子,太醫已經斷定她這輩子是再也不能生育的了。所以她就更加的将這兩個孩子看的如珠似寶,不允許他人傷害觊觎半分。

蕭箋停止争鬥後,後宮的孩子也慢慢的多了起來,二皇子秦驚恒三皇子秦驚毅相繼出生,且母妃都是位高之人。

不過直到驚羽的出生,秦淵才算是真正意義上有了第一個女兒,加上龍鳳胎帶來的福兆,他向來很偏愛驚風驚羽,尤其驚羽,簡直得了他為人父的全部寵愛,而之前有這個待遇的隻有驚魄。

驚風驚羽之後後宮其實也出生過幾個孩子,驚羽之後的二公主三公主,驚風之後幾乎和三公主同時出生的五皇子,但是再沒一個能得到他們這麼多的帝王恩寵。

蕭皇後将兩個孩子當眼珠子似的護着,昭和宮封的滴水不漏,這些年修身養性,不代表她就喪失了那些手段。

後宮中有的是人想從這兩個獨得皇上和上天恩寵的孩子身上下手,但是也生生的都被蕭皇後給擋了回去,并且反噬一口,給生生的撕下了幾塊肉來。

話說回這邊,蕭皇後被兩個孩子一人一邊扒着,臉上慈眉善目的笑容讓身邊的漢女都震撼皇後變臉速度之快,明明半刻鐘前還在昭和宮前殿不怒自威的訓斥了韓昭儀半天,此刻在兩個小主子面前卻像是個笑的慈祥的觀音似的。

小孩子說話又快又模糊,這兩個學說話學的早的,話倒是能說的挺清楚的,就是語速也忒快了,偏生他們兩個聽彼此說話毫無障礙,可苦了她這當親娘的。

她聽的腦瓜子疼,一手扶住一個:“你們都先停下,母後聽不過來了。驚風你先說,驚羽怎麼又拿你皇兄威脅你了。驚羽你先等等,每次都是你最調皮搗蛋,下次叫你皇兄過來收拾你。”

這是皇後經過多次經驗得出來的教訓,這兩個孩子,雖然同樣的天資聰穎性格活潑,但是驚羽性子更皮,鬼點子也多,老是欺負驚風,久而久之皇後都會下意識的去維護驚風。

驚風也一點都不帶客氣的告狀:“驚羽說要我把德妃娘娘給我的小玉佛給她,這樣她就可以幫我做功課,還說如果我做不完的話就讓皇兄打我手心。”

小小的人兒,說話已經比較流利了,他們倆自小就聰慧,半歲的時候就開始慢慢的在學說話,到此時三歲,已經能夠比較流利的說大段大段的話了。

隻是剛才驚風在說驚羽也在說,兩邊都在響,皇後隻能聽個大概,如今驚風認認真真一字一句的說出來了,就聽的十分清楚了。

這驚羽,真的是!皇後氣性也就這兩年才好一點,要是放到前幾年她要知道驚羽這狐假虎威的樣子,怕是早就開始教訓她了。

平時兩個孩子争争搶搶的都是常事。皇後特意問了很多家裡有雙胎的婦人,都說雙胎最是難養,一個要吃要喝要哭另外一個就必然也要,所有的東西必須弄兩份一模一樣的,不然就要打架。

所以皇後已經盡量做到了公平,兩個人吃的用的玩的基本上什麼都是一模一樣。

但是驚風到底是皇子,待遇本就比公主要好點。

前幾天他二皇兄去生母德妃那裡請安,把驚風這個小家夥也帶上了,德妃看驚風可愛,就賞了他一個小玉佛。

驚風寶貝的不行,回來跟驚羽炫耀。這驚羽如何能忍,幾乎是上手就要搶,這幾天都在想方設法的打算把驚風的小玉佛搶過來。

皇後也知道這事兒,知道驚羽也想要,但是那小玉佛是德妃的,人家就驚恒一個孩子,哪裡會備兩份一模一樣的東西。

不過皇後也的确派人去問了下有沒有多餘的玉佛,得到預料之中的否定答案也沒有意外,但是驚羽這個小家夥是真的難纏。

人都說三歲看老,皇後現在就看出來了,驚羽就是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性子。想要的東西無論如何都必須要到,要不到就騙,騙不到就搶,總之就是不擇手段也要弄到手。

現在孩子還小,很多事情還沒有怎麼顯現出來,但是皇後已經大概看出了點驚羽的性格。

這種性格有利有弊,但是皇後不想要驚羽小小年紀就玩這樣的心機。她身份尊貴,是大秦的嫡長公主,生來就有尋常人享用不盡的榮華富貴錦衣玉食,如果之後因為這些個身外之物性子變得極端,根本就是得不償失。

所以剛聽完驚風說完,皇後立刻就準備去教訓驚羽,最起碼要讓她知道這樣欺負自己的兄長是不對的,尤其是還狐假虎威。

誰料還沒有等她開口,驚羽就搶先說話了:“驚風你不仗義,打小報告算什麼本事,我以後再也不幫你做功課了!”

這話一出,本來下意識要教訓驚羽的皇後立刻反應過來:“驚風你經常讓驚羽幫你做功課嗎?”

大秦建國不到一甲子,傳承了三代皇帝,着實算不上底蘊深厚。正因為如此,當時太祖建國之時便根據前朝之制制定了皇室子女的學問制度:

皇子三歲即時入麒麟殿啟蒙,每日由名家大儒教導其詩書禮樂。長到七歲,所有皇子必須離宮進入皇子府,攻讀詩書的同時也要學習社稷民生,直到封王建府之後方可離開;

至于公主也同時是三歲開始入麒麟殿啟蒙,七歲離開麒麟殿,之後每日由皇後指派的女官□□導禮儀,到時候也會有女夫子來繼續教導她們四書五經及其他功課。

驚風驚羽自小便極其聰慧,半歲學語,周歲成句,雖說一直是到了前段時間他們過了三歲生日之後才正式入麒麟殿開始啟蒙,但是皇後本來就是詩書世家出來的女兒,所以很早就給他們開蒙了。

隻是之前的開蒙都并不嚴肅,皇後每日教幾個字布置一點功課,兩個孩子寫也罷不寫也沒有太大關系,畢竟連筆都拿不太起來,又如何能好好做功課。

入了麒麟殿之後,那些大儒先生夫子們剛正不阿,半點都沒有因為這裡坐着的都是身份極其尊貴之人而降低要求,每日的功課誰沒有做完就是一頓懲罰,年紀大點的就打手心,年紀小點的就罰背誦罰站。

先生們的這些手段都是皇帝允許的,皇帝勵精圖治野心勃勃,誓要将大秦的領土再擴大三分之一,所以對于子孫的要求更加不會低。

皇帝和皇後算是某種程度上的盟友,但是在皇子皇孫的學業上皇後是沒有什麼發言權的,這畢竟是大秦的天下。

當年驚魄啟蒙的時候,麒麟殿裡沒有其他皇子,他最小的皇叔修王也已經搬到了皇子府,整個麒麟殿的先生們都盯着驚魄一個人。

而且他是嫡長子,帝國未來的繼承人,先生們每時每刻都要嚴格要求他。

那個時候驚魄還小,不像後來那麼成熟穩重,事情做不完的時候經常抱着皇後哭。後來漸漸長大,也知道了先生們的良苦用心,慢慢會開始主動學,直到後面越來越得心應手。

識時務者為俊傑,皇後一向是其中佼佼者,所以哪怕再舍不得,待兩個孩子三歲生日一過,她還是收拾了東西,主動跟皇帝提起了要将孩子們送到了麒麟殿的事情。

皇帝自然也是點頭同意,派了人跟周太傅轉述消息,第二天兩個孩子就去麒麟殿了。

第一天去上學的時候,驚風驚羽都很興奮,因為終于可以去新地方了。但是當天晚上回來的時候,興奮勁一過去,麒麟殿的生活就沒有那麼惬意了。

當晚回昭和宮的時候,兩個孩子的臉一個比一個拉得長,本來活潑開朗玉雪可愛的兩個娃娃,臉上甚至都沒有了笑容,取而代之的是滿面愁容,步子一個比一個慢,讓身後亦步亦趨跟着的一堆宮人格外為難。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