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還不能是自己醒的,那樣的話兩個人都睡飽了精神的很,一起床就是要鬧騰的。
就得是睡的正香的時候被突然叫醒,兩個人都懵懵叨叨的,這個時候讓他們做什麼他們就會做什麼。
皇後連臉都沒讓人給他們兩個擦就把人抱過來了,生怕給他們擦清醒了。
這個時候就是最乖的時候,皇後讓他們給驚魄倒茶,他們就頂着一頭睡亂了的頭發和懵叨叨的表情去給驚魄乖乖的倒茶,讓他們說“謝謝皇兄”他們也乖乖的照做。
雖然也跟這兩個家夥相處了這麼幾年,但是他們的變臉速度着實讓驚魄很是敬佩。
并且對皇後說的曾經他小時候跟驚風驚羽一模一樣的故事嗤之以鼻:他怎麼可能跟這兩個混世魔王一樣。
尤其是想到昨天晚上驚羽哭的鼻涕眼淚橫飛的樣子,更是覺得自己在母後眼裡的形象受損,自己小時候肯定不跟這兩個愛哭鬼一樣。
不過昨晚那麼鬧騰的兩個人今天倒是還好,可能是早上起的太早了還沒有緩過神來,兩張長的一模一樣懵叨起來也一模一樣的臉看上去還是十分的可愛的。
尤其是也不吵不鬧,隻乖乖的喊着皇兄,驚魄算是懂了皇後,怎麼可能真的對這樣兩個玉一般的小人兒生氣嘛。
但是這皇後精心算計難得的乖巧隻持續了不到一刻鐘,這兩個徹底清醒過來了之後就完全放棄了驚魄,抱着皇後嚷着肚子餓了。
皇後也不敢耽誤太久,他們今天還得去麒麟殿,驚魄也得抓緊時間上朝旁聽,就吩咐人擺飯用膳。
驚魄用飯的時候不經意的提了一下:“驚歲昨日走之前說今日入宮會帶宣王府廚子新研究出來的點心,驚羽你見到他記得讓他幫你留一塊。”
果不其然,驚羽拿着湯匙挖粥吃的動作瞬間平緩了很多,甚至最後還偷偷的看了看自己的衣服,自己把落在衣服上的兩片飯粒兒給撚了起來,突然就開始注意起自己的形象來了。
見此情形,驚風這個暫時還沒有那麼強大的小家夥自然不明白,但是皇後和驚羽相視一笑:
目前看來用驚歲來對付還挺好用的,那麼他們就得在驚羽不怕驚歲之前好好利用一下這個絕佳的有利條件。
要知道剛開始驚羽還算是比較怕皇帝的,後來時間長了她連皇帝都不怕了。
堂堂大秦帝王,在驚羽眼裡一點威嚴都沒有,隻是撒嬌給吃給玩的對象。
要不是還算是個皇帝,驚羽見面還要做模作樣的行個禮,隻是普通的一個父親的話估計早就被驚羽騎大馬了。
用罷早膳,驚魄要早點出發,不然趕不上早朝。
驚風驚羽今日則完全是被皇後叫醒去給驚魄端茶倒水的,平時去麒麟殿的話是不用起這麼早的。
驚魄走了之後,皇後梳洗打扮準備見來請安的後宮嫔妃,就留了驚風驚羽在偏廳書房,讓乳母好生照顧他們。
這個書房平日裡也是驚風驚羽常用,他們年紀還小,想着驚風七歲就要出宮,皇後就沒有給他們準備單獨的書房,讓他們一直用同一個書房。
這倆同胎而生,連血連骨連根,平日裡最是焦不離孟孟不離焦,說要給他們各自弄個書房誰都不願意。
皇後也懶得跟他們折騰講道理,那就是講不出來的道理,就幹脆讓他們先用着了。
他們倆就從來不是個安分的,一個比一個皮。
席嫔原來養了一隻通身雪白的狸奴,剛斷奶就被她接過去了,是她還在閨中的時候就養着的,後來入宮也帶了進宮來。
就這樣一直養到八九歲,現在也是老貓了,平時也不怎麼愛動,天天就在屋子的門檻旁邊趴着曬太陽。
結果驚風驚羽過去了,追着人家貓兒跑。
小孩子手上沒個輕重,他們兩個力氣不知道為什麼又都大的很,一趟下來把席嫔的貓兒都弄怕了,從那之後見到他倆就直接跑,蹿一下就飛上樹,一點都不見那慵懶勁兒。
小孩子三四歲本來就是貓嫌狗厭的年紀,驚風驚羽則是格外的貓嫌狗厭,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那種。
皇後之前在昭和宮還養了隻小鹦鹉,通體金黃色,還有兩根翠綠的翎羽,小太監調教的好,會說“吾皇萬歲”和“娘娘吉祥”,還會磕瓜子花生,很是可愛。
本來這隻鳥在昭和宮很是受寵,日子過的也不錯,讨好讨好主子就有吃有喝有地方睡,但是估計它做夢都沒有想到,能碰上驚風驚羽這兩個家夥。
自從驚風驚羽會走路了之後,就跟這隻鳥對上了,隻要這隻鳥出現,他們倆必定放下手中的所有東西去逮鳥。
可憐的鹦鹉在籠子裡面關着,連跑都跑不掉,兩根翠綠的毛沒撐過一個月就被驚風驚羽薅完了。
後來這隻鹦鹉就跟席嫔養的狸奴一樣,見着他倆就開始跑,跑不掉就在籠子裡上蹿下跳,簡直是害怕到了極緻。
皇後看着不忍心,再這樣下去這鳥都活不過那個冬天了,後來幹脆讓小太監把這鳥送回到花鳥監去了。
他倆剛開始看到鳥不見了還問兩句,後來找到新的東西玩了也就不問了。
昭和宮上上下下就沒有哪個地方是沒遭受到他倆毒手的,書房裡的桌椅都換過三批了,而他倆還是進了麒麟殿之後才開始用的書房。
至于他們房間裡的各種裝飾物品,内務府差不多是一個月就得派人來換一批。
本來皇後寵他倆,什麼好東西都往他們屋裡放,後來哪怕是從來都把錢财當身外物的皇後都看不下去,讓内務府什麼結實放什麼,不然實在是遭不住他們倆的折騰。
至于昭和宮的花草樹木就更是重災區,沒一個是沒點傷痕的。
皇後在昭和宮住了八九年,去年是昭和宮變化最大的一年,沒有什麼景觀能逃得過會跑會跳的驚風和驚羽之手,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随處可見的玩具。
因為皇帝至少每逢初一十五都是要來昭和宮的,皇後後來甚至不敢放驚風和驚羽進她的寝屋。
上次驚羽偷偷溜進皇後房間,在她枕頭上放了兩條新鮮的她剛從樹上薅下來的毛蟲,皇後直到躺下的時候才發現,差點沒把她吓個半死。
為了這事兒,驚羽很是挨了一頓教訓,皇後甚至氣不過打了她兩巴掌。
不過也沒用力,打在屁股上,驚羽嚎的感覺神武門的人都能聽見,而且聽見驚羽嚎驚風也開始嚎,吵得整個昭和宮都不得安甯。
雙胞胎就是這樣,看着格外的乖巧可愛,但是真的要闖起禍來,兩個人可比一個人要厲害太多太多了。
反正昭和宮那段時間每天都是雞飛狗跳的,孩子太小,講道理也講不通,皇後又還沒有過那個“老來得子”的新鮮勁兒,一直也狠不下心來教訓他們。
驚風驚羽沒有長輩約束,更是胡作非為,動靜甚至都鬧到了昭和宮外去了。
有一天太醫院的陳太醫來給皇後和驚風驚羽請平安脈。
他倆是雙胞胎,又是早産,出生的時候一個兩斤多一點一個三斤多一點,實在不算是健康。
加上普濟寺方丈的預言,這兩個孩子一直養的精緻,定期就得讓太醫過來看看,這樣才慢慢從那麼一小點的人長大。
那天驚風驚羽表現的格外乖巧,乖乖的自己坐好讓太醫把脈,皇後都小小的驚訝了一下,本來她都是直接打算讓乳母将他們一直抱着的。
不過當時已經開始逐漸受驚風驚羽迫害的皇後心裡還是有些惶恐,怕他倆在憋什麼壞點子。
結果全程都很正常,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陳太醫請完平安脈離開之後皇後還想着這兩個小子終于懂事了一點。
但是到底是皇後放心的太早了,陳太醫回太醫院後就覺得不太舒服,胃腸翻湧,上吐下瀉。
好在太醫院一堆名醫,馬上就給他診脈開藥,好容易把病情控制住了。
等陳太醫身體稍微好一點了就開始回憶自己為什麼不舒服,查藥箱的時候發現少了一點決明子。
這種藥材碾碎了入藥可調節腸胃,有利于排毒,但是用量過大就容易導緻腹瀉。
最後查來查去,發現居然是驚風驚羽兩個人覺得太醫們老讓他們喝苦藥湯子,所以尋機報複,從他藥箱裡随便偷了點藥,碾碎了偷偷加到茶水裡。
陳太醫上了年紀,小孩子用藥哪裡知道輕重,拿了多少就全加進去了,生生的病了三四天,老人家都快虛脫了。
查明真相之後,皇後這次是真的沒有辦法再包庇驚風驚羽了,盡管是無心之失,到底是差點出人命。
皇後禁了驚風驚羽的足,讓他們去佛堂跪了一整晚,還要一個字一個字的把悔過書寫出來,并且要去跟陳太醫道歉。
事情鬧的太大,連皇上都驚動了。
驚風驚羽的事情他不是沒聽說,每次去昭和宮甚至都能聽到點動靜兒,但是他并不覺得這種小打小鬧的調皮算什麼。
畢竟對他來說,弄壞點東西算得了什麼,龍子鳳孫,本就待遇不同。
但是這次情況不一樣,太醫院太醫是正兒八經的有制在身的大秦臣子,還差點鬧出人命,這已經不是一句稚子無辜就能推脫的了的了。
于是皇帝親自動手,将驚風驚羽一人打了三大闆手心,下手毫不留情,小孩子的手嫩,愣是修養了兩三個月才好透。
皇帝嚴厲的警告他們,人命關天,不是兒戲,若再有下次,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他們哪裡懂什麼叫做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啊,但是皇後聽得懂啊,眼見着皇帝話說的越來越重,本來也下定決心要趁機好好教訓一下驚風驚羽的皇後心腸瞬間就軟了,趕緊跟皇帝求情。
驚風驚羽雖然沒有怎麼聽得懂皇帝皇後說的所有道理和訓導,但是手心和膝蓋的痛是實打實的痛了兩三個月。
所以後來每次他們再想做壞事的時候,都會莫名其妙覺得手心兒疼,膝蓋也疼,哪哪都疼。
反正經此一役,他們倆也老實了很多,雖然調皮搗蛋也還沒有停過,但是到底多少有了點自己都無意識的分寸感。
皇後跟他們說的是,在昭和宮中随便他們玩,但是出了昭和宮,無論是在皇宮裡面還是皇宮外面,都必須控制點自己,不要做太壞的事情。
如果不知道是不是應該做的事情,如果她在身邊的時候就問她,如果他們皇兄在身邊的話就可以問皇兄,但是不可以問父皇,也不可以問後宮其他任何人,包括後宮的娘娘們和除了驚魄以外的兄弟姐妹。
所以其實皇後早就在驚風和驚羽的心中埋下了種子,哪怕後宮的人看起來如何友好如何善意,真正是一家人的隻有母後驚魄和他們兩個,連皇帝都被排除在這之外。
不過驚風驚羽當然是不會管那麼多的,主要是他們現在對這個世界都還處于懵懵懂懂的狀态,皇宮真正是什麼樣子他們現在還是完全沒有概念的。
皇後也不指望他們現在就能夠懂她說的話,她會竭盡全力的去保護她的孩子們,不讓他們在這吃人的後宮裡受到一點點傷害。
皇子皇孫都可以入麒麟殿,所以麒麟殿裡都是跟驚風驚羽年齡相當的兄弟姐妹,由于大秦建朝以來不過三代,所以大家的血脈關系都很親近。
麒麟殿裡也有外姓之人,比如長公主的子女。大秦制規定驸馬不得參政,但是以此作為補償,長公主也可以蔭子女。
皇室可給每位長公主的子女封郡王縣主,隻是不像親王的所有嫡子女都能獲封郡王和郡主,世子更是可以獲封親王,長公主的子女隻能有一男一女可獲封号,而且不可世襲,一代而終。
這個需要長公主親自向皇室上表,而且是不能反悔的,從長公主提了名開始,她就沒有掌控權了。
皇室給了封号,接下來皇室如果因為某種緣由要收回封号的話,基本上如果不是特殊情況長公主也不能再請這個封号了。
昌平長公主就安樂一個女兒,老早就給她請了縣主封号,旬陽長公主也已經給卓齊雲請了郡王的封号,所以安樂和卓齊雲平時也都在麒麟殿啟蒙。
因為可以和很多同齡的孩子玩,除了剛開始覺得先生過于嚴厲之外,适應了之後驚風驚羽反而每天都很期待去麒麟殿。
皇後也樂見其成,他們倆多去一個地方,就可以少禍害一下她這昭和宮,讓那些剛栽上的花花草草有一點喘息的餘地。
還好麒麟殿的先生專門跟這種年紀的孩子打交道,老實成齊雲那樣的也見過,皮成驚風驚羽這樣的也對付過,對付他們着實不缺手段,兩下子下去他倆至少比在昭和宮的時候老實。
最起碼他們可以老老實實的坐在座位上了,至于他們在座位上是發呆還是睡覺,先生嘗試糾正了幾次,實在是沒有辦法,就由着他們去了。
先生們現在對他倆的态度就是隻要不打擾到别人,而且能把功課好好的做完,就懶得管他們。
畢竟先生們一大把年紀了,精力完全跟不上這些小孩兒。
這兩個又特殊,本就是承運而生的雙胞胎,而且還是嫡系,身份既尊也貴,本就同常人不同。
最重要的是,這兩個孩子生就聰穎,很多東西教上一遍他們便可掌握。
老先生們從儒半生,桃李天下,知道這種聰穎并不是後天努力能習得的,而是天生如此。
尤其是驚羽,若說驚風的聰穎還在先生們的可接受範圍内的話,驚羽則是完全突破了他們的認知。
她入麒麟殿僅僅幾個月,識字寫字這些且不說,最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她的想法。
聖賢書誰都在讀,但是各人有各人的理解,而驚羽有時候無意透露出的理解根本不像是一個孩童能有的想法。
多少聖賢一輩子攻讀詩書,可能也是這個理解,而這對于一個三歲的孩子來說,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畢竟年齡閱曆可以影響人的事情太多了。
人說惠及必衰,這樣的年紀其實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和理解,先生們教書育人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慢慢建立接受自己看待世界理解事物的方式。
有時候驚羽在昭和宮也會不經意的說出一些不符合她年齡的話,不過皇後很少在意,畢竟她在昭和宮的調皮表現足夠掩蓋她有多聰明的事實。
但是麒麟殿的先生們見多識廣,知道驚羽這樣絕對是非同尋常的,在确定她不隻是一時的想法之後,周太傅還是将這個事情告知了皇上。
皇帝自然是樂意自己的子女都是聰慧的,驚魄當年就十分聰明,從小到大什麼課業都是頂尖的優秀,包括習武,所以皇帝才會毫不猶豫的将他立為自己的繼承人。
驚恒驚毅也不是蠢笨之人,驚恒沉穩,驚毅機慧,他都十分滿意。
如今再聽到太傅說四子和長女更是異乎常人的聰慧,他則更加滿意了,證明他大秦的确天命所歸,後繼有人。
所以當周太傅跟他隐晦的表示驚羽有些過于聰慧的時候,皇帝也并沒有放在心上。
如果是驚風過分聰慧的話他可能還會擔心,因為驚魄驚風都是嫡子,而且一母同胞,如果驚風過分聰穎,生出異心,可能會亂了皇室。
但是驚羽隻是女子,大秦嚴律,公主及其驸馬都不得參政,驚羽再聰穎,對大秦的江山也隻是有益無害的。
而且他大秦的嫡長公主,本就應該同旁的女子不一樣,聰穎些最好。
皇帝不在意,皇後也不在意,周太傅也沒有辦法,隻好繼續按照原來的方法教。
但是教驚羽總是會讓他有一種力不從心之感,不僅僅是他,麒麟殿的先生幾乎都有同感。
因為他們能感覺到其實驚羽有時候對他們教授的東西并沒有其他孩子那樣的認同感,但是她不會表現出來,隻是按照皇後所教導的那樣,在麒麟殿要聽先生們的話,她就隻是聽着,很多都不會放進心裡去。
雖然隐隐約約的察覺到了問題所在,但是他們從來沒遇到過這樣的學生,也不知道如何才算是正确的教導。
雖然單純在知識方面他們可能并不能教導驚羽,但是周太傅決定還是要好好的教一教驚羽三綱五常道德準則。
周太傅教書育人一輩子,知道越是聰明的人做起惡來才越是可怕。
雖然驚羽現在看起來是隻是一個普通的有些聰明的孩子,但是若是真的行差就錯走了歪路子,那有她的身份加持,帶來的後果肯定非同尋常。
這個想法周太傅倒是沒有跟麒麟殿的其他先生講,畢竟那是皇室公主,惡意猜測反而會讓自己惹禍上身。
他隻是自己在心裡有這個想法,對待驚羽的時候也多少跟教育驚風時候的側重點不一樣。
驚風這個孩子雖然在驚羽的帶領下也十分調皮搗蛋,但是除了闖禍的時候,先生們都還挺喜歡他的,畢竟人小嘴甜長的可愛還聰明,哪家先生能不愛。
不過可能是因為跟驚羽太過熟悉的原因,基本上隻要一眼沒看住,這孩子就跟着驚羽闖禍,上次黃先生連心愛的硯台都沒有保住,成了太延池裡墊底的石頭了。
事實證明,如果孩子精力太旺盛的話,哪怕貴為天下之主,爹娘也是實在遭不住的。
皇帝皇後已經有一堆人幫忙養驚風驚羽,基本上不用他們操什麼心,但是還是三天兩頭的被氣到頭疼。
不過後宮的好日子來的也快,修王秦修馬上就要回長安了,皇後打算把驚風打包送到他小皇叔那裡去學功夫去。沒了驚風,驚羽一個人鬧騰,能闖的禍肯定是會少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