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宴請的人絕大多數常駐長安,平日裡各種宴會都是見得到的。
今日宮宴另外一個目的就是給秦修接風洗塵。
雖然說秦修這次回京主要還是為了行加冠禮,順大便娶個媳婦兒。
但是他畢竟也是在漢州替大秦守了很多年的邊疆,皇帝到底是感念他的。
再加上血肉至親,此次他回京皇帝也給了很多封賞。
秦修今日進宮倒是早,隻是先去了紫宸殿跟皇帝請了安,順便就被扣在了紫宸殿跟皇帝報告了一下漢州軍防以及邊寇問題。
他三天前就回京了,第一時間面見了皇帝。
但是皇帝看他風塵仆仆的趕了一千多裡路回來,也沒仔細拉住他盤問漢州事宜,隻同他簡單的問候了兩句,就打發他回王府休息了。
整整休息了三天,期間秦修倒是也沒有悶在府中不出,好歹先去一一拜訪了他在京中的兄長姐妹,也同知己好友見面叙舊了一番。
到底是年輕人,不過幾日,精氣神養的足足的。
今日秦修進宮,皇帝看他面色紅潤,精神奕奕,意氣風發,端的是再俊朗不過的一個兒郎。
加上長期在軍營中,身型也十分修長精壯,皇帝看了,覺得頗顯大秦皇室威儀。
大秦先祖是馬上打的天下,經過長達三十年的戰争,才一統了之前四分五裂的天下,秦皇室骨子裡面就是崇尚軍功的。
隻是到底也過去了這麼幾十年,天下安穩了太久,皇室子弟中也漸多貪圖安逸之人,軍營戰場對他們來說都很遙遠了。
不過這樣也好,馬上打的天下不能馬上治,皇帝自己就是軍功起家,知道軍隊的力量有多大。
他的幾個弟弟如今明面上都沒有此心也挺好的,省得他還要多加猜忌。
秦修比他整小了十五歲,諸多兄弟之中同他最為親近。
這麼多年雖然是在漢州駐守,但是也沒有将手伸向不該伸的地方。
隻替他牢牢的守着漢州,皇帝還沒有昏庸到去疑心他的地步。
秦修精神狀态恢複了,皇帝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拉着他詢問漢州事宜了。
秦修雖然駐守漢州,但是漢州仍有駐守将領,隻是皇帝吩咐修王在将領之上,雙方協同共治漢州軍事。
所以對于漢州軍防,秦修心中也十分熟悉,包括對漢州之外的敵人,秦修同他們打了那麼多年交道,也能一一道來。
雖然這些事情每次的軍防奏報上都會詳細記錄呈給皇帝,但是聽真人一一說來自然有另外一番了解,皇帝聽的很是用心。
兩人談着政務軍務十分沉浸,直到皇帝身邊的總管太監通報皇後請皇帝和修王赴宴,兩人這才止了談性,往蓬萊殿走了。
路上的時候皇帝跟秦修說:
“你皇嫂的意思是,等你加冠之後将你的親事先定下來,這兩年就别離京了,好好成了家再說,漢州那邊有李成河在,暫且不用擔心,如果實在出了什麼事需要你坐陣你再趕回去也不急。”
這個事情是早就商量好的,秦修自然也是沒有意見。
他年紀也不小了,又不排斥成家立業,這次回京趁機在京中待上幾年,好好歇歇。
如今皇嫂願意幫他操持,他就安心的等着成親便是。
“多謝皇兄皇嫂替臣弟操持。”
皇帝接着說起驚風的事情來:
“你在京中還要待一段時日,上次給你說讓你幫忙教導驚風武藝,等明日朕就讓人将驚風送到你那裡去,每日下午兩個時辰,之後宮人會去接他回宮。”
這件事情也是之前說過的,秦修也是點了頭的。
隻是這時間也太近了吧:“怎麼如此匆忙,今日過節明日就開始練武,小孩子也不願意吧。”
秦修平日裡在軍營操練的都是些成年半成年的小夥子,哪裡教過這麼小的小孩子,一時間也不知道是不是該體貼點讓小孩子多歇兩天。
提到這個皇帝就想起這兩天不停在他耳邊哭鬧的驚風驚羽,這次也是實打實的感覺到了皇後每日的頭疼無奈。
隻能跟秦修說:“實話跟你說吧,你這對侄子侄女真真是各種調皮,兩個人加在一起就是天天闖禍,麒麟殿的先生們都不知道跟朕抱怨過多少次了。”
“皇後也實在是招架不住了,想着借此機會把驚風驚羽分開管教,就想着讓你先教驚風一段時間,她自己帶着驚羽在宮中,看之後兩個孩子的性子能不能老實一點。”
這是秦修繼他七哥直截了當的提醒他遠離驚風驚羽以及驚魄隐諱的暗示驚風驚羽格外調皮之外第三次聽到他這一對龍鳳胎侄子侄女不是善茬的警示,而且還是來自驚風驚羽的親爹。
不過還是之前那句話,秦修并不覺得這是件什麼大事,他隻是自信的表示:
“皇兄盡可放心,臣弟連軍營裡各種刺頭兒都能收拾的了,還收拾不了一個才三歲的小娃娃。”
“皇兄皇嫂将驚風交給我就可以安心了,臣弟每日讓他練夠兩個時辰的武,想必光是紮兩個時辰的馬步,驚風回宮之後也沒有精力調皮搗蛋了。”
見他如此自信,皇帝也不好意思打擊他的自信心。
皇帝雖然沒有皇後跟驚風驚羽打交道的時間長,但是也知道那兩個小家夥是着實難搞。
且不說麒麟殿的先生列舉的那一系列“罄竹難書”的罪狀,光是他們倆每日能讓皇後處于崩潰的邊緣這一件事情就已經很是說明了些什麼。
皇帝跟皇後也共事了那麼多年,蕭家嫡長女,從小四書五經琴棋書畫經史子集什麼都是上上乘,大家族子女從小養氣,皇帝從來沒有見過皇後那麼氣急敗壞的樣子。
再加上曾經他也是親眼目睹過驚風驚羽的“輝煌事迹”的,如今着實也是對秦修沒有什麼自信。
不過這話現在他也不會跟秦修說。
好容易有個人能接手一下驚風,皇帝真的是不想每日都要安撫麒麟殿那些先生們的情緒了。
那都是大秦的朝臣,而且那都是當世的大儒,如果真的被那兩個小家夥氣出個好歹來,皇帝也着實是愧疚。
秦修不知道的是,從他剛開始點頭答應教驚風習武的時候開始,他就差不多已經算是陷入了“在劫難逃”之地。
而且這個“在劫難逃”的程度,甚至還會随着即将到來的驚風驚羽的算計而直接進化到“萬劫不複”。
此時的秦修無知無覺的同皇帝一起去赴宴了。
他幾年沒回皇宮,但是皇宮也就這麼個布局,不會改變,所以路他倒是也還記得,路上的時候還跟皇帝一起懷古論今,頗為痛快。
皇帝今日來的有些晚了,不過知道他是跟秦修一起的,估計着是兩人聊軍務耽誤了時間,皇後就派人去催了一下。
如果是隻有皇親國戚的宮宴其實皇帝不是每次都要參加。
如果皇帝實在有事情耽誤了的話,基本上就是皇後帶着人吃吃飯看看歌舞聊聊天。
她每日困居皇宮不得出,所以很是喜歡這種場合。
皇帝帶着秦修入殿的時候,大家俯首行禮。
這殿中都是秦修的皇兄皇嫂子侄,他們行的大禮秦修自然受不住,于是特意退到皇帝身後一步距離,以示尊重。
今日算是家宴,皇帝也沒有拘泥禮數,大家剛行禮完他便吩咐了平身,然後才帶着秦修走到座位上。
今日算是秦修的接風宴,不貴皇帝到時候還是會單獨給秦修開另一場接風宴,但是那個時候就會宴請朝臣,不像今日隻是家宴。
秦修這幾日也将京中的兄弟姐妹拜訪了個遍,也都不陌生。
他雖然少年時就離京了,但是中間也陸陸續續的回來過幾次,京中骨肉至親都還是熟悉的,隻是每次待的時間都不長而已。
他這次回來雖然将宮外的兄弟姐妹都拜訪了個遍,但是還沒有見過皇後,所以這次相見更是直接行了一個大禮:
“修見過皇嫂,勞皇嫂多年操持,感念至今,望皇嫂身體康健,平安順遂。”
秦修小時候也是養在皇宮裡的,他是先帝最小的皇子,比驚魄也就大了幾歲,皇後當時拿他當兒子養,沒有少花心思。
如今見到他長成了磊落男兒,為大秦守衛邊疆,頗有一種吾家有兒初長成的自豪感,自然是趕緊叫他起了:
“快快起來,你這孩子多年不在京中,不知在漢州身體如何,可有自己添衣物加餐飯?”
兩相見過禮,皇後趕緊将驚風驚羽給他介紹:
“這就是驚風驚羽了,皇嫂那一對混世魔王,你這幾年不在京中,也沒怎麼見過他們。驚風驚羽,給你們修皇叔見禮。”
驚風驚羽是從來不怯場的,也不知道害羞為何物。
見到秦修人高馬大,頗具威儀,雙雙行禮:“驚風(驚羽)見過修皇叔。”
秦修聽過這兩家夥太多事迹,真正見過的時候也隻有兩年前回京剛好趕上他們周歲的時候。
皇室很是看重這對承運而生的龍鳳雙胎,秉持着多方叮囑,三歲之前絕不大操大辦,周歲的時候也沒有宴請朝臣,隻是請了皇室中的血脈親人。
當時皇後讓人将兩個小家夥抱了出來。
那個時候兩個小家夥已經踉踉跄跄的會走路了,話也能說上一字半句的。
但是皇後很是擔心,隻讓人将他們打扮好了抱了出來讓所有人看了一眼,很快就又給抱了回去。
秦修還記得那個時候兩個小不點。
長的一模一樣,穿着兩件一模一樣的小衣裳,那麼小但是又長的特别玉雪可愛。
他年紀小,當叔叔的時候早,幾個侄子侄女小時候的他都是見過的。
真的沒一個長的像驚風驚羽如此玲珑可愛,連他這種常年在軍營中的人看了都心生喜歡。
兩年後再看,兩個小家夥長的一樣的粉雕玉琢,一本正經的行着一樣的禮數,像是菩薩座下的兩個仙童一樣,任誰看了心裡面都能軟下來。
秦修看着,真真是覺得他皇嫂養孩子養的好。
這兩個孩子看着又乖巧又可愛聲音還軟的不行,瞬間就軟化了秦修那一顆在邊境浴血淬煉的心,恨不得當場就成親生子明年十月也有這麼兩個屬于自己的孩子。
他看着驚風驚羽實在喜歡,順手就取了身上佩戴的兩塊玉佩一人一塊。
他沒有成家,人情往來之事王府裡面雖然有管家幫忙打理,但是到底疏忽,進宮的時候忘了準備給侄子侄女的見面禮。
這個時候也不管是不是一樣的玉佩了,身上有什麼就扯什麼下來。
不過他也沒有厚此薄彼,雖然是格外喜歡驚風驚羽,但是在場的所有小輩,隻要他之前沒有見過的都給了見面禮。
同樣是身上有什麼就掏什麼出來,沒過多久一身親王常服上面半點裝飾都沒有了,顯得格外的突兀。
皇後和幾個王妃看了之後就調笑起來他。
這個弟弟還沒有成親,從小到大向來都是幾個嫂子的打趣對象。
秦修喜歡軍營,但是性子活泛,一點都不覺得彩衣娛親是什麼不可接受的事情,幾個嫂子打趣他也就陪着哼哼笑,大家都開心最好。
皇上看了光秃秃連束發的玉冠上面的寶石都沒剩幾顆的秦修也好笑的不行,叫人去取了點金玉過來好歹讓他先裝扮上。
總不能出宮的時候還是這副光秃秃的樣子吧,多損大秦皇室的顔面。
對于他皇兄任何大方的饋贈,秦修向來是照單全收,一點都不覺得愧疚什麼的。
皇後調侃他說:
“這次回來如何都要給你娶個媳婦兒替你打理王府,讓你這些嫂子和姊姊們都幫你打聽着看看。本以為你能将自己照顧好,如今看來,你在漢州的日子過的估計也是頗為囫囵吞棗。”
這也是将消息徹底透露出去了,在座的王妃長公主也都默默的上了心。
親王娶妻不同小可,皇後既然在這種場合放出話來,就說明這件事情要大張旗鼓的操辦起來了。
秦修從小就嘴甜,小時候就能哄的他皇嫂把他當兒子養,在軍營時候的冷面将軍早就不見了,此時也隻是在個皇兄長嫂面前讓人操心的幼弟罷了:
“那可真的是要多謝皇嫂了,這幾日臣弟拜訪幾位皇兄姊姊,眼看着大家都成家立業有兒有女十分羨慕,可憐我那王府冷冷清清,臣弟每日回去都覺得凄凄慘慘。皇嫂可不要糊我,這件事情可還要盡快才好。”
他這副急不可耐的樣子自然又是引起了一陣哄堂大笑。
仁王都沒忍住開始調笑他:“你倒是着急的不行,啥時候老七也能有你這想法就好了。”
說的是目前在雲遊四方的秦儀儀王,在皇室行七,從去年冠禮之後離京到現在都還沒有回來。
皇後當時也是想趁着他回京加冠的時候将他的親事定下來,結果還沒落到實處呢,人就又跑了。
皇後生怕秦修跟他七哥學壞,這次做了萬全之策,沒想到秦修這小子這麼省事,不用自己費心費力。
秦修也知道去年他七哥回京的時候鬧出的動靜,他雖然當時戰事焦急沒能回得去,但是消息是聽說了的。
聽說當時他皇嫂什麼都已經準備好了,畫像花宴,甚至連禮部和太史局那邊都已經打好了招呼,就等着他七哥點一個頭,不出三個月文定準能辦好。
沒想到皇嫂因為照顧生病的驚風驚羽一個不留神,七哥就直接跑了,而且偌大個長安居然沒人知道他往哪裡跑了。
等到再聯系上秦儀的時候,人都已經在南疆了,皇帝再派人去逮,卻又是撲了個空,連鬼影子都沒逮到一個。
秦修也不知道為什麼他七哥對于娶妻成親這件事情這麼抵觸,他可是特别想有個家。
一回家就有人噓寒問暖陪侍湯飯,想想就不要太安逸。
如果運氣好的話,再生那麼幾個跟驚風驚羽一樣可愛的孩子,他教他們習武認字,簡直是人生至味。
宴席過半,皇後提起明日就要将驚風送去秦修府上學武的事情。
這事情皇帝已經跟他打過招呼了,知道驚風驚羽目前就是皇後的眼珠子,所以秦修也拍着胸脯跟皇後保證:
“皇嫂請放心,臣弟一定好好教導驚風。”
他剛見了驚風驚羽,一點都不明白為什麼從秦儀到驚魄到皇帝到皇後每個人都強調這兩個家夥有多麼混世魔王。
在他看來,這兩個小家夥可長到了人的心坎裡去了,一看他就很喜歡的。
對于現在的他來說,甚至已經準備放棄原則,給驚風這個看上去就“老實乖巧”的孩子少一點訓練任務了,畢竟小侄子這麼小這麼乖巧肯定受不住太強烈的訓練。
一晚上大人說的東西驚風驚羽都沒有聽的怎麼懂,但是小小的心裡有事情裝着,他們也不像之前一樣每次赴宴都隻顧着吃喝搗蛋。
這個時候皇後和秦修說起來的事情正是他們關心的事情,兩雙小眼睛咕噜咕噜一轉,兩個小家夥瞬間就明白了對方的意思,立刻就開始行動了。
隻見驚風驚羽一人一邊的扒上了秦修的肩膀,睜着大大的眼睛看着秦修,簡直就要将依賴和撒嬌表現到了極緻。
驚羽說:“小皇叔,驚羽也想跟着皇叔習武。”
驚風說:“小皇叔,我想讓妹妹跟我一起習武。”
秦修哪裡像他皇兄皇嫂驚魄一樣身經百戰,對這兩個家夥的撒嬌賣萌簡直是毫無招架之力。
一時之間連思考要不要詢問對方父母都沒想到,直接就點頭答了是:
“當然可以,明日你們都來,皇叔給你們準備好吃的。”
順手還一人一邊摸了摸他們毛茸茸的頭發,他剛開始見的時候就惦記着了,現在親自上手一摸,果然手感上佳。
而見到目的如此輕易的就達到了,一向對他們的撒嬌功力比較自信的驚風驚羽都有些喜出望外。
直接一人一邊在秦修的臉頰上了給了一個巨大的親親,順便還附贈了兩句一模一樣的“小皇叔最好了!”
直接将秦修的腦子給炸暈了。
此時的他哪裡還記得來自秦儀驚魄皇兄皇嫂各方人士的遠離驚風驚羽保平安的警告,腦子被炸暈的同時唯一隻剩下的想法就是:
成親,一定要趕緊成親,他也想要兩個這樣的,哦不對,四個,都得像這麼可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