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驚羽在這個世界上最喜歡誰,目前肯定還是皇後。
但是如果你問她之後想一直和誰在一起,她會問你一直是多久,在一起是怎麼在一起,一切的問題都搞清楚之後,她的答案肯定是驚風。
而當你拿同樣的兩個問題去問驚風的話,他也是同樣的答案。
他們兩個加起來不過六年的人生中,從來沒有思考過他們兩個人分開之後是什麼情況。
就算是皇後讓他們分房間睡覺了,他們也隻是覺得第二天早上一定會見到彼此。
皇後之前沒有任何養雙生子的經驗,她也不知道是全天下的雙生子都是如此,還是驚風驚羽隻是個例。
為此她還特意讓人去探訪了許多養育了雙生子的婦人,看她們有沒有什麼經驗。
她們有的說兩個孩子從小到大都是很親密;也有的說兩個孩子小時候親密長大了之後就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了;也有的說兩個孩子小時候就總是不怎麼親近老是争搶打鬧。
總之什麼說法都有,皇後一時也不知道到底該聽哪邊的。
不過驚風驚羽也的确親密,以至于皇後告訴他們驚風之後就要每日出宮去跟他們從未謀面的小皇叔學習武功,并且隐諱表示他們兩個之後待在一起的時間會大大減少的時候,驚風驚羽不出意外的都大鬧了一場。
驚風倒是非常想要跟小皇叔學武功的。
宮中也有專門教導武藝的先生,像他這般歲數的皇子也正是時候開始習武。
但是他堅持要讓驚羽也一起去跟小皇叔習武,不然自己也不去了。
而驚羽鬧騰的比驚風還要嚴重,翻來覆去也是跟驚風同樣的說法:
他們倆得待在一起,不管是去麒麟殿還是出宮習武。
而皇後自然不可能答應。
她想将驚風送去跟秦修習武的主要原因雖然是要讓驚風勤學武藝,但是将驚風驚羽分開也是另外一 個主要原因。
而且她是絕對不會同意驚羽學武的。
驚羽這家夥從來鬧的動靜都比驚風大些,而且這次又是兩個人一起,又哭又鬧,皇後真的是氣出了頭風,半天都沒有緩過來。
而皇後惦記了很久的秦修,早在皇後跟驚風驚羽“圖窮匕見”的三天前就已經回京了,正好趕上九月初九的重陽節。
他這次回宮主要的目的當然是舉辦加冠禮,但是皇後之前也已經通知過他,這次回京是務必要将他的終身大事解決了的。
秦修可不像他七哥那麼“迂腐”,十分痛快的就接受了皇後的建議,還讓長嫂幫他好好挑一個媳婦兒。
皇後知道他回來了之後,讓皇帝親自問了下他這段時間願不願意指導一下驚風的武藝,秦修非常痛快的就答應了。
秦修當時心裡想的是,他這次回來加冠加上娶妻,至少要在長安待上半年。
反正閑着也是閑着,聽說驚風那小子筋骨不錯,他這當皇叔的指導下也是非常應該的。
但是秦修沒有想到的是,他無視了那麼多人的提醒,着實是低估了那兩個混世魔王的威力,簡直就是自己給自己挖坑跳。
如果是幾年後的秦修能夠扭轉時光,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挽救自己曾經輸掉的一場非常重要的戰役,也不是避免自己一次極其危險的受傷,而是回到加冠禮前,打死都不能回長安,絕對不能見到那兩個家夥,絕對不能。
但是現在的秦修還是無知且無畏,他也不知道自己即将面臨什麼,隻對馬上要到的冠禮有些期待,畢竟那就意味着自己終于正式成年。
皇後從皇帝那邊得到秦修答應了的準信兒之後就收拾收拾整理整理了心情,跟驚風驚羽傳達了。
雖然能夠預料到肯定不會順利,但是實在是沒有想到兩個家夥的反應這麼大,差點沒把昭和宮的屋頂都給掀了。
但是皇後這次是吃了秤砣鐵了心,是必須要将驚風送去跟秦修學武了,也是必須要将這兩個家夥給分開養。
再讓他們倆天天一起這麼精力無限的待下去,皇後可能至少得去十年壽命。
其實皇後還算是不錯的了,多年修身養性,如今才能在這兩個家夥的各種摧殘下堅強的活着。
若是換了一個氣性不好的人過來,怕是直接得氣的沒了半條命。
皇後預計的是等重陽節過去,九月初十就直接将驚風給送去修王府,上午去麒麟殿,下午去修王府,不耽誤事兒。
她也是這麼跟驚風驚羽通知的,而且在他們又哭又鬧之後态度仍然十分嚴肅,一副我意已決不容更改的樣子。
他們兩個眼見着自己什麼招都使了也更改不了母後的心意,知道母後這裡的路子是行不通了,兩個鬼機靈鬼機靈的家夥就把主意打到了别人身上。
具體來講就是能夠影響母後決定的人,再具體來講一點就是皇帝。
這兩個家夥三歲零三個月的人生裡面,目前懂得的最好用的道理不是吃了飯之後要擦手擦臉,而是有事沒事都要找父皇。
雖然他們平日裡每日見父皇的時間還沒有見母後時間的十分之一,而且如果沒事兒的時候是絕對不會想到父皇的。
但是關鍵時刻,如果想要什麼東西而母後那裡實在走不通的話,他們這個時候就會自然而然的血脈覺醒去找父皇。
皇帝平日裡日理萬機,而且他也不隻是有驚風驚羽兩個孩子,自然不可能像皇後那樣時時關注驚風驚羽。
皇後平時管他們倆管的嚴格,導緻不怎麼管孩子的皇帝在他們眼裡比起皇後來好說話太多。
上次中元節出宮玩的時候就是這樣,皇後根本不同意他們那天出宮,然後他們就去找了皇帝。
而皇帝一下子就同意了,皇後還不能反駁,隻好讓他們得嘗所願了。
在這件事情嘗到甜頭的他們像是找到了竅門一樣,這次也打算故技重施,打算從父皇那邊下手。
皇帝每日來後宮的時間不多,而且并不是每日都會來昭和宮,他們倆能見到皇帝的機會并不多,隻有每日的早晚請安。
不過平日裡皇帝還是寵愛驚風驚羽的,有時候會特意來昭和宮看一眼他們,享受一下天倫之樂。
驚風驚羽決定要找皇帝求情,他們也不知道什麼求情不求情的,隻知道母後不答應的事情就得去找父皇而已。
兩個小家夥商量了大半天,平日裡他們去請安的時候不止是隻有他們兩個,幾個皇兄和弟弟妹妹都會去,他們倆在商量時間好跟父皇開口。
皇後知道這兩個家夥機靈,現在怕是已經在琢磨怎麼從皇帝那裡要到“聖旨”,特意提前跟皇帝打了招呼,讓他不要理會這兩個小家夥的動作。
皇帝最初同意皇後的想法是因為他的确想讓驚風認真開始習武。
麒麟殿的武先生說驚風根骨奇佳,是不世出的學武功的料子。
皇帝本身就是行伍出身,拳腳功夫十分不錯,所以他的幾個皇子都是從小習武。
隻是目前看來的話天賦是驚風最好,所以他同皇後的想法不謀而合。
至于對将驚風和驚羽分開這件事情他倒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執念。
驚風驚羽再怎麼搗亂都很少能搗亂到皇帝面前,所以哪怕皇帝知道這兩個家夥皮實,但是到底沒有親眼見到,感受到的沖擊力并不如皇後強烈,也自然不如皇後那麼想将兩個小家夥給分開。
不過皇帝和皇後到底做了這麼多年的盟友夫妻,這點事情上還是願意給皇後面子的。
皇後将驚風驚羽看成心肝,自然不會做什麼不利于他們的事情。
驚羽的性子對于女子來說也太過活潑了,雖然皇家不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但是到底世人更能接受的是溫良賢淑的女子。
于是皇帝就做好了等驚風驚羽來跟他撒嬌求情的時候殘忍拒絕的準備,這對他來說并不難。
皇帝一言九鼎金口玉言,最擅長的就是下讓人不可反駁的命令,哪怕是對于兩個三歲的孩子也一樣。
而這邊兩個小家夥對于皇帝皇後的算盤一無所知,還在盤算着怎麼才能讓父皇那邊松口,而且想争取一擊必中。
不過由于近段時間皇後看他們看的比較緊,目前還沒有找到讓他們單獨和皇帝相處的機會。
其實以皇帝皇後看來,他們也就隻是這段時間鬧騰的厲害。
等到真正的将驚風送去跟秦修學武之後,兩個小孩子見面時間少了,小孩子忘性又大,自然就不會再将這個事情放在心上了。
皇後也不是第一次帶孩子。
雖然沒有親自帶過這麼難帶的娃,但是當時還未出嫁的時候她族中堂兄的一個小兒子也是皮的阖府上下都不得安甯。
後來經過蕭家這麼多年的教導,不也照樣是謙謙君子一位,哪裡看得出來小時候那麼調皮的樣子。
對于驚風驚羽,他們兩個或許是因為兩個人加在一起所以比較難對付。
但是到底還隻是兩個孩子,再聰明再機靈也是比不上大人,這就叫做一力降十會。
不出意外的是,驚風驚羽第一次去找皇帝求情的時候自然是被狠狠的拒絕了。
皇帝說他們已經漸漸長大了,不能再像小時候一樣天天膩在一起。
而且驚風再過幾年總歸是要出宮入皇子府的,到時候驚羽無論如何都是不可能再跟他天天待在一起,現在正好讓他們提前适應适應。
雖然這些話對于三歲的孩子來說過于高深難懂,尤其是驚風後來要出宮的事情,但是他們倆是肯定能聽懂父皇那個堅定不移的拒絕的。
兩個人輪番上陣,又哭又鬧又撒嬌,得到的結果跟在昭和宮的時候一樣,自然是不會心甘情願善罷甘休。
于是在兩個哭過一陣像是生離死别一樣的告别之後,又重新鼓起鬥志,去找了驚魄。
驚羽因為驚魄告狀的事情段時間一直都沒怎麼理他,如今甚至都不計前嫌的去跟驚魄撒嬌,真的是可憐到了極緻。
父皇母後都沒有同意的事情,驚魄能有什麼辦法。
不過他看這兩個小家夥這兩天四處奔走絞盡腦汁的樣子十分可憐,最終還是不忍心給他們指了條明路:
“母後主要是覺得你們兩個太調皮了才想讓你倆分開,而且小皇叔也已經答應了教驚風學武,你們以後少調皮搗蛋一點,之後肯定還是能經常在一起玩的。”
驚魄的主要意思是讓他們倆之後少調皮搗蛋一點,這樣皇後自然是不會那麼惦記着分而治之。
但是這話聽在驚風驚羽耳朵裡就是另外一層意思了,就是他們終于意識到這個事情裡面還有第三個可以做主的人。
于是驚羽的腦海裡面瞬間就有了新的主意。
其實這次事情的關鍵還是在驚羽。
因為無論如何驚風肯定是要出宮去跟秦修學武功的,這是皇帝下了旨的事情,自然難以更改,唯一可以更改的餘地在于是讓不讓驚羽也跟着去。
驚羽去不去其實對皇帝沒有什麼影響。
麒麟殿的武先生其實也跟皇帝說了驚羽的根骨也極其适合練武。
隻是因為他從來沒有教過女子練武,所以不知道驚羽的天賦具體如何,但是看骨骼筋脈還是能看出一二的。
所以驚羽也去跟秦修練武的事情皇帝也考慮過。
畢竟驚羽是他的嫡長女,如果能繼承到他的衣缽,他定然也是十分驕傲的。
但是皇後是極其不願意驚羽練武的。
驚風習武之事剛開始就是皇帝開口提出來的,無非就是跟着秦修學還是另選武師傅的區别,她自然是沒有辦法。
小時候驚魄練武的時候身上受過多少傷她也是一次次看過來的,哪個做母親的舍得看到自己孩子身上傷成那樣。
但是皇帝發話,她能有什麼辦法,隻好盡可能的給驚風找最好的師傅。
但是驚羽就不一樣了。
驚羽本來就該做她無憂無慮的小公主,女孩子家,筋骨肌肉都是矜貴的,皇後哪裡能接受自己女兒身上一道道練武的傷痕。
所以對于驚羽練武一事,皇後是堅決的反對,并且直接表示這件事情完全沒有商量。
皇後如此反對,皇帝也不好駁她。
畢竟驚羽隻是個公主,不需要承擔皇子需要承擔的責任,所以雖然有些可惜,但是皇帝還是同意了皇後的想法。
但是驚風驚羽都不知道皇後的想法,他們隻是覺得他們兩個是無論如何都要在一起的,怎麼可以分開,所以才會想法設法的争取一起出宮。
驚魄給驚羽指了明路之後,驚羽有了計劃,偷偷摸摸的将這個計劃跟驚風商量了一下。
他們兩個平時說話就是正常說話,在他們身邊伺候的人也都能聽得懂。
但是兩個小家夥想偷偷摸摸的商量着什麼的話,在旁人聽來甚至就是另外一門語言,叽叽咕咕也不知道在什麼。
有時候甚至沒有看到他們嘴皮子動,光是兩個手勢兩個人就能笑的前仰後合。
就這樣,他們還生怕身邊的人在偷聽他們說什麼,兩個人趴在床上扯着被子躲在被窩裡叽叽咕咕,最終終于商量好了計劃。
時間緊迫,今日就是重陽節,明天驚風就要出宮跟修皇叔習武,他們今日必須要得到父皇的同意才行。
今日重陽,照例宮中有宴,這次同中元一樣,隻宴皇親國戚。
而且這是秦修回京以來第一次參宴,所以皇後也花了點心思籌備。
畢竟明日就要将驚風送去修王府了,總得孝敬一下這便宜師傅不是嘛。
皇後知道這幾天驚風驚羽小動作不斷,估計到現在也還沒有死心。
剛還聽漢女說他們倆躲在被窩裡偷偷摸摸的不知道在商量什麼。
但是皇帝已經說了不,皇後覺得這倆家夥也沒有什麼翻身的餘地了,現在不過是在最後的掙紮。
等明天驚風出宮去了,兩個小家夥見面時間少了,時間一長,自然就沒事兒了。
于是皇後也就由着他們去了,最近對他們不算太好,皇後也不願意讓這些事情太傷母子感情。
大事上不能順他們的意,這種不讓人偷聽的小事也就由着他們去了,反正他們再怎麼折騰也翻不出天去。
雖然才幾歲,但是驚風驚羽參加的大大小小的宮宴可不少。
雖然說三歲之前皇後聽主持的吩咐不敢張揚,但是像尋常這種隻有皇室中人參加的宮宴她每次都還是會帶着驚風驚羽的。
所以對于赴宴,兩個小家夥也是有經驗的,非常老實的就讓人換好了專門的衣裳。
他們這兩天有求于人,都不敢太調皮,已經盡可能的表現的十分乖巧。
雖然也會有控制不住手腳的時候,但是都沒有刻意去調皮搗蛋了,覺得自己最近可受了太多委屈。
但是沒辦法,有求于人嘛,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不得不說,雖然他們現在還沒有學到這個俚語,但是已經憑借着自己的親身經曆将這個道理體會到了。
宮中除了一些特殊的宮宴之外,其他所有大大小小的固定宴會都是在蓬萊殿舉辦的。
有些宴會是隻宴請皇室中人,也有一些宴會是皇帝宴請朝臣,每一樣都有禮法可循。
雖然大秦建國還不到一甲子,禮制沒有那麼健全,但是經過三代帝王的努力,很多事情到底還是建立起了雛形。
驚魄這次是直接從皇子府入的宮。
沒辦法,這兩天兩個小家夥走投無路,連他都給纏上了。
連驚羽那個小家夥都不計前嫌的開始撒嬌撒癡,再加上一向懼怕他的驚風也開始跟他撒嬌。
驚魄怕自己招架不住,就幹脆直接離他們遠一點,眼不見心不煩。
每次到了這種時候,驚魄就極其格外的心疼母後。
他平日裡隻跟這兩個小家夥每日最多打兩個時辰的交道,都已經感覺到十分的費心費力。
母後成日跟這兩個家夥鬥智鬥勇,若不是年輕時候修身養性養的好,現在怕是什麼病都氣出來了吧。
重陽宮宴是正午,驚風驚羽今日表現的格外的乖巧,連前兩天每日清晨起床必哭上一場跟皇後求情的戲碼都給省略了。
皇後覺得她和皇帝明确的說了不行,這兩個家夥也差不多已經認清了形勢,就沒有太将他們異乎尋常的乖巧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