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驚羽 > 第16章 第 16 章

第16章 第 16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親王成婚茲事體大,中秋過後沒幾天秦修就開始忙的腳不沾地。

很多事情本也有下人在幫忙做,但是他王府沒有正經的女性長輩,很多事情隻能他親自來處理。

皇後倒是有心幫襯,隻是她隻能待在深宮,到底力不從心,哪怕是派了幾個經驗老到的嬷嬷過去也是不夠的。

不過秦修也不止一個嫂子,皇後無法出宮,便隻能送人送物,但是其他幾個王妃可都是可以在長安城中自由行動的。

兆王妃奕王妃梵王妃年紀沒比秦修大幾歲,叔嫂之間要避嫌,便也隻送了東西表示心意,自己的話隻有跟嫂子們一起的時候才會過來。

不過宣王妃比宣王還要大兩歲,是差不多跟皇後一樣是看着秦修長大的,于是就親自帶了人過來幫秦修籌辦婚事。

宣王妃順手拉上了仁王妃,她雖然年紀比宣王妃要小一些,但是總歸夠的上是可以幫秦修操持婚事的,而且主要還是宣王妃打頭,她做些細枝末節的事情就行了。

親王大婚按道理是太後來操持的,畢竟名義上他們都是太後的子嗣。

但是鄭太後看得清楚形勢,鄭家如今就是一個空殼子,她在宮裡安安分分的活着就是能給鄭家帶來的最好的庇護,是以很少去參與這些事情。

于是這次也不例外,皇後來跟她說秦修婚事的事情,她直接便稱病将此事全權交給了皇後操辦,之後就一直沒有操心過這件事情。

鄭太後入宮沒多長時間先帝就殡天了,接着新帝登基,昭和宮她還沒住幾天就遷到了慈甯宮。

又碰上皇帝皇後這兩個着實算不上心慈手軟的人,絕一點甚至可以直接說是心狠手辣,她一無人脈二無權勢,便是這母子名頭也不過是皇帝賞的,就算是想做些什麼也實在是有心無力。

先帝殡天之時後宮至少有三十位記錄在冊的妃嫔,她名義上雖然算是先帝的皇後,但是攏共也沒在後宮待多長時間,先帝娶她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沖喜。

而皇帝生母已逝,便是随便立一位年高德劭的太妃為太後也沒人敢說什麼。

但是後來帝後經過深思熟慮還是将太後這個名頭安到了她身上,無非是見鄭家已經大廈将傾,她也比較好掌控罷了。

皇帝皇後年紀都比鄭太後要大上不少,鄭太後也的确沒有那個能力和心機能在他們兩個眼皮子底下玩心眼兒。

當時剛當太後不死心的時候她還嘗試過幾次,結果被反擊的體無完膚。

皇帝不怎麼到慈甯宮來,皇後倒是軟硬兼施的讓鄭太後了解到了當前的情況,從那之後她便生不出什麼多餘的心思了。

畢竟好死不如賴活着,雖然終此一生可能都要長在這慈甯宮中了,但是到底還是活着比死了好。

皇帝登基後,秦修也沒有怎麼見過太後,最多逢年過節去請個安,私下裡是從來不去的。

事實上先帝這些子女沒一個跟太後有什麼母子情誼的,就連先帝的遺腹子,皇帝最小的那個妹妹,也是從小養在其生母身邊的。

皇後剛開始拿那個小公主當女兒養,時不時的就将她叫來昭和宮小住。

隻是後來皇後有了驚風驚羽精力不濟,便減少了看顧她的次數,好在那個太妃也是個利落人,将她照顧的很好。

于是太後不摻合他的婚事是秦修可以預料的事情,如果太後硬要摻合,他反而還要想想這太後是不是坐不住了得想辦法提醒一下皇嫂。

有宣王妃和仁王妃幫忙的秦修肩頭卸下了許多擔子,雖然很多事情還是要他親自去做,但是有兩位嫂子在總不會出什麼大差錯,他也能放輕松一點。

過了中秋皇後就沒再讓驚風驚羽去修王府了,說給他也放放假,等他成婚了之後再讓這兩個小東西過去習武。

秦修雖然也有些可惜他們浪費了這段時間來習武,但是大婚是他盼了多時的事情,出不得差錯。

再加上他也的确是忙,就算是驚風驚羽來了肯定也不能像之前那樣寸步不離的盯着他們兩個。

到時候萬一一個不注意,那兩個小家夥又幹出點什麼事兒,他這府裡如今可都是大婚的裝飾,再拆了堵牆的話他也實在是沒有時間找人再補了。

所以這段時間就沒讓驚風驚羽過來,不過還是讓人每日傳口信去給驚風驚羽說每日要按時習武,并且給他們布置了功課。

但是就像是之前每一次休假的時候一樣,沒有他看着,驚風驚羽定然是有機會便躲懶。

畢竟便是皇後也不可能時時都能盯住他們兩個,不然的話昭和宮的修繕費用不可能這麼高。

于是中秋過後這大半個月以來驚風驚羽的日子難得快活輕松,麒麟殿先生們的功課對他們來說不是問題,于是能空出大把大把的時間,于是就不時去太醫院找郭院正聽課去了。

剛開始他們去太醫院還沒有那麼頻繁,但是他們在昭和宮時間待太久了皇後的心髒和腦袋都受不住。

于是他們倆從麒麟殿回來用完午膳午歇一會兒之後,皇後就主動讓人把他們送去太醫院待着,等用晚膳的時候再接回來。

太醫院這段時間由于驚風驚羽的頻繁造訪也遭了點無妄之災,但是相比于昭和宮和麒麟殿還有修王府來說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根本不足道也。

盡管不知道這是什麼原理,但是皇後已經下意識的不去探究了。

能找個地方讓他們倆安安靜靜的待一會兒不給旁人添太多的麻煩就已經很不錯了,就盡可能的抽時間就把他們往那送,能省下不少人力物力财力。

三四歲正是貓嫌狗厭的年紀,不過相比于去年驚風驚羽闖禍了也不知道到底是為什麼做錯了的情況,他們今年好歹長大了一些,能講得通道理了。

有時候你跟他們說這件事情是錯的下次不可以再做的時候他們也能聽得進去,下次會稍微小心一點,不過有時候也是挺能發揮創造力的,小孩子總是會有管不住手的時候。

不過在太醫院的時候兩個人到底是能老實一點,無他,主要是因為基本上每一樣東西在他們看來都十分的脆弱,感覺碰一下就要壞了。

他們倆對皇後那個碰一下就碎的徹徹底底的大瓷瓶還記憶猶新,屁股上挨了兩下,現在是萬萬不敢直接去碰這般脆弱的東西的。

郭院正本來都要告老的人了,為了他們兩個愣生生的繼續留在了太醫院。

不過他倒是也沒有擋後來人的路,辭去了太醫院院正的職位,如今隻作一個尋常太醫。

隻處理一下太醫院的瑣事雜事,很少看診,主要還是為了給他們兩個講醫術,便是俸祿,也隻領之前的一半罷了。

當然了,皇後娘娘私下裡是補貼了他的,畢竟人家郭太醫已經也是花甲之年,的确是希望能夠回家養老含饴弄孫。

如今隻能杵在這太醫院裡,隻為了不定時過去的驚風驚羽,皇後也沒有那麼鐵石心腸,變着法的也給他家人送去了不少富貴。

活了三四年,驚風驚羽難得有對調皮搗蛋之外的事情感興趣的時候,皇後哪怕再不想讓他們兩個去學這中九流的醫術,到底也還是遭不住他們倆興緻高昂。

他們倆興緻蓬勃的很,便是之前每日上午麒麟殿下午修王府的繁忙行程中都能抽出一點時間去太醫院聽郭太醫給他們講些東西。

如今下午不用去修王府,加上皇後有心躲清淨,他們倆在哪兒都行就是别在昭和宮,于是他們差不多一整個下午都能混在太醫院裡,手上還抱着最近這幾個月都沒怎麼離身的兩個九連環。

小孩子興趣廣忘性大,之前他們倆的玩具也不少,但是從來也沒有見過他們對哪個玩具的興趣這麼強烈的,最多也就玩小半個月,之後再往他們手上塞他們也都不願意玩了。

他們兩個聰明的很,在有些事情上也固執的很,之前從來沒有玩過這種東西,于是就花了整整半個月的時間去專門研究這玩意兒。

他們找不到專門的書本來講解這個,皇帝太忙,皇後也不是很清楚,驚魄給他們演示遍一次之後便被他們騷擾的不勝其煩,每一個步驟都必須得詳詳細細的給他們說明。

光是騷擾驚魄也就算了,還見天的拿着這小東西去騷擾麒麟殿的先生們。

這種精巧的小東西先生們早多少年都不玩了,就算當年知道解法如今也忘的七七八八。

偏生這兩個家夥這種時候才對“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句話深信不疑,他們的纏人功夫麒麟殿的先生們算是見識到了,于是也隻能盡可能的給他們講解清楚。

好容易他們搞清楚了九連環的玩法,能夠熟練的解開九個環再一個個的套上去了,皇後以為這樣他們估計再玩兩天就會跟之前對所有玩具失去興趣一樣,将之抛之腦後。

沒有想到這兩個九連環還真的對他們的胃口,哪怕已經知道解法了還是十分愛護,每日至少要玩上那麼一小會兒。

這九連環是秦修專門找人給他們兩個量身打造的,非常精緻小巧,方便攜帶。

驚風驚羽每日就把九連環放到他們随身帶着的小荷包裡,時不時的就拿出來玩一會兒。

秦修看到自己送的禮物被他們如此喜歡也十分開心,好歹這個便宜師傅帶皇叔沒有白當,顯得他十分了解驚風驚羽的喜好。

畢竟其他人送的禮物可沒有被他們像這樣随身攜帶,覺得特别有面子,偶爾也能拿出來安慰一下自己被他們倆摧殘的不像話的脆弱心靈,稍微自我欺騙一下。

他們倆學醫術這個事情沒有過明路說,皇後對外說的都是這兩個小家夥不知道怎麼回事最近迷上了去太醫院玩。

皇帝倒是知道,但是到底也不算正經師徒,隻當是小孩子心血來潮,根本沒有将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所以也沒有人像考較學術和武藝那樣不時的就來考驗一下他們倆學醫術學的怎麼樣,最清楚他們學習程度的當然是郭太醫,不過也僅限于對他們的記憶力感到驚奇而已。

這樣年紀的兩個孩子能把他每次講解的事情記住了就已經是十分不錯的了,根本不可能要求他們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他也就根本就沒有往這個方向去想。

反正沒有人考較他們,驚風驚羽學醫術學的也十分随意,主要來源于郭太醫的講解,剩下如果他們實在對某件特殊的東西感興趣的話他們也會去看看醫書。

他們倆是麒麟殿先生們都不得不稱贊的聰慧,皇後給他們啟蒙也早,識字讀書從來不是問題,便是真的有不認識不理解的字句含義,麒麟殿通殿大儒,便是再如何不忿驚風驚羽平日裡調皮搗蛋,總歸是領了命要悉心教導他們的。

便是皇後,出身書香世家,曾經也是以才氣聞名長安城的蕭家嫡女,自謙說一句粗通文墨,也沒人會當她真的隻是能識字讀書,教導下如今的驚風驚羽還是綽綽有餘的。

驚風驚羽每天日子都過的開開心心的,便是頭日挨了皇後的打罵,第二日也大概率會忘了教訓繼續在皇後身邊母後長母後短的,每日笑的開心,哭的也痛快。

隻是随着年齡越來越大,不知道是哪個跟他們說的愛哭鬼都是醜八怪,便哭的越來越少了,受了委屈挨了打罵很多時候也隻是眼睛紅一紅,但就是死憋着不讓自己哭出來。

秦修大婚那日帝後都沒有親自參加,不過驚魄倒是入宮特地将驚風驚羽接了出去觀禮。

皇帝是先帝的長子,下面幾個弟弟除了秦儀和秦修都已經成婚了,加上秦修戍邊多年戰績赫赫,這場婚禮皇帝就屬意禮部和太史局辦的熱鬧些。

本來長幼有序,秦儀沒有成婚的話是輪不到秦修成親的。

但是他們兄弟倆本來年歲相差的就不大,秦儀跑的沒影兒不知道啥時候能回來,總不好因為他耽誤了秦修的婚事。

再加上大秦建朝不過三代,對禮教也着實沒有太過嚴苛,隻要明面上能說得過去,也沒有太拘泥于小節。

修王妃定的是禮部尚書家的嫡女,百多年的書香世家,女方那邊便是一舉一動一針一線都是有禮可循的。

皇室位高,更不能讓人看了笑話去,加上皇帝的吩咐,禮部加上太史局上上下下花了不少功夫,着實将這場婚禮辦的十分熱鬧。

幼弟成婚,秦修上面的幾個兄長姊妹除了皇帝都來了,便是秦儀也千裡迢迢的趕了回來給這唯一弟弟祝賀,更是有三五知己好友充作傧相,并上許多其他親朋好友,王府簡直十分熱鬧。

而且秦修年紀小輩份高,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大大小小來了一群,雖然因為身份不能都跟着他一同前去迎親,但是便是看着都覺得王府十分有生機。

驚風驚羽被驚魄帶出宮來看小皇叔成婚,到處張燈結彩敲鑼打鼓的修王府同平日看上去極其不同,覺得十分新奇。

驚魄驚歲要跟着秦修去李家迎親,打算将這剩下的一堆弟弟妹妹都托付給驚睿。

可憐的驚睿看着剩下的這一堆大大小小的蘿蔔頭,恨不得自己也能跟着小皇叔走,甚至都求到了秦修面前。

秦修今日大婚,人生四大喜之一,盼了許久的事情,簡直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這個時候求他辦事分外方便,于是大手一揮就讓驚睿也找了匹馬跟着一起走。

不過哪怕是驚睿都走了,剩下的一群人裡面驚恒也不是最大的,今日是極大的喜事,幾個王妃将王府裡的幾個庶出的子女也帶過來了。

雖然他們也是皇室子弟,但是平日裡驚風驚羽見這幾個堂哥堂姐的機會十分的少。

皇宮的宮宴基本上隻有王妃所生的嫡子嫡女才能參加,也隻有親王的嫡系子女才能入麒麟殿啟蒙,庶出子女要在長安城中另尋先生和書院,不過姓名上倒是也還都是從“驚”字輩。

大秦建朝之初嫡庶本也沒有現在這麼分明,隻是随着年代更替,皇室擴張,便不得不注意起這件事情來。

從前朝許多經驗來看,嫡庶不分很多時候都是亂國之禍,先帝是祖皇帝的嫡子,更重要的是他是祖皇帝薨逝之時唯一成年的皇子,是以皇位來的倒是便宜。

而如今皇帝雖然非嫡,但是這的确是命運使然。

先帝子嗣不少,但是前前後後立了五任皇後都愣是沒能生下一個嫡子。

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加上皇帝有軍功在身,他得了皇位也是可以服衆的。

皇後将驚風驚羽看的跟眼珠子似的,之前很少讓他們随意走動。

便是這一年以來每日都要去修王府習武,也是嚴格的耳提面命絕對不允許秦修或者任何一位宮人放他們離開修王府,或許他們拆的那堵牆是他們距離出修王府最近的一步。

這種情況下驚風驚羽同這些庶出的堂兄弟姐妹根本沒有任何的接觸機會,隻偶爾機會才會見上一兩次。

他們倆記性好,大概也都能記住姓名長相輩份和排行,但是到底接觸的次數十分的少,雙方都不怎麼了解。

宣王府中驚歲既嫡又長;仁王府中驚睿也是如此;兆王子嗣十分艱難,去年兆王妃生下的小郡主是兆王目前唯一的子嗣;奕王的嫡子也是去年才出生,不過之前就已經有了庶長子;梵王目前隻有庶子庶女,并無嫡子女。

不過盡管是庶出的子女,大家的年紀也都不是很大,畢竟整個皇室這一輩中最大的三個就是驚魄驚歲和驚睿。

幾個長公主今日也都帶着驸馬來了,同親王府中庶出的子女到底留着秦家的血不同,長公主府的庶出子女可是真真與大秦皇室一點關系都沒有。

大秦朝堂規定驸馬不許參政,是以便沒有嚴格限制驸馬納妾。

盡管大多數驸馬礙于皇室顔面也不敢光明正大的納妾,但是這到底是公主和驸馬的家事,皇帝不會親自下手管。

隻是如果驸馬實在是做的太過分的話,到底是打了皇室的臉,自然也就會親自幹預。

今日是皇室親王的婚禮,親王妃們能将庶子女帶過來是因為他們也叫秦修一聲小皇叔,長公主們怎麼可能會将府中的庶子女帶過來呢,便是驸馬稍提一句也是要挨挂落的。

盡管平日見面見的少,但是到底都是姓秦的,留着同樣的血,年紀又小,所有人便很快的都熱絡了起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