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驚羽 > 第28章 第 28 章

第28章 第 28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生辰的第二天,驚羽就牢牢的記得同父皇的約定,将田培源從弘文館搬到昭和宮的六百本經史子集通通搬到了自己的書房裡。

驚羽的書房不大,六百本的數量雖然不多,但是放在其中,仍有一種汗牛充棟的感覺。

尤其是這六百本中除了經典的經史子集之外,還有不少的古本典藏,皆是經典,瞬間将驚羽原來輕松的書房氛圍變得有些莊重起來。

皇帝從一開始給驚羽設定的就是不可能的任務,六百本藏書,若是要驚羽一年内完成,平均下來她每天至少要看兩本書。

但是這些書都不是三字經百家姓那般的基礎讀物,皆是需要精讀細讀才能讀懂理解的,讀完了之後還得交出一百篇質量不下于《君民論》的策論,那更加需要驚羽将這六百本書都融會貫通才行,必然是不可能草草看過就可以的。

驚羽知道皇帝從剛開始就打算給她一個艱巨的任務。

畢竟哪怕是太子,也不可能随時出入宮廷,這份承諾若是要給出去,驚羽必須要表現出絕對超出常人的能力和智慧來才行。

驚羽雖然才七歲,但是已經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不然她也不可能做出瞬間打動皇帝的《君民論》來。

她十分清楚自己的能力,她并非天生過目不忘的天才,六百本弘文館的典藏書籍,她若是一年來囫囵吞棗,每天看上兩本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若是要做到融會貫通,并且結合典籍寫出自己的理解,那需要的時間定然是遠遠超過一年的。

皇帝隻給了她一年的時間,這已經是法外施恩來自帝王格外的恩賜了。

驚羽知道,自己但凡向皇帝表現出一點自己完不成這個艱巨的任務的傾向,那皇帝的承諾就會當即失效,驚羽也就再也沒有機會能夠獲得随時出入宮廷并且去探望驚風的權利了。

所以驚羽在第一時間就放棄了重新去找父皇求情放松要求的想法,而是在腦海裡面盤算起了其他的方案。

這個任務更重要的側重點明顯是在那一百篇策論身上。

父皇雖然也說了讓她将那六百本書悉數看完,但是讀書和作賦能被抽查的困難程度完全是天差地别。

無論如何皇帝都會看到驚羽做出的一百篇策論,便是一天隻看兩篇,月餘便也就能檢查完了,所以驚羽從來沒有想過要在這一百篇策論上偷工減料。

但是那六百本書,若是皇帝要考較她的記憶,以看她是否真的通讀過,莫說皇帝本人,就算是将弘文館和翰林院所有大人們圈在一起,能夠将那六百本書通讀并且一字不落的記住的人也不存在。

就算存在也定然是鳳毛麟角,為天地大才,皇帝定然不會将這樣的人才用在考較一個小小的公主身上。

所以驚羽決定縮減看書的時間,将更多的時間留在研究怎麼做策論上,這樣才能在規定的期限内完成任務。

磨刀不誤砍柴工,花了半天制定好這個計劃之後,驚羽便将剩下一整個月的時間都花在研究那六百本書上了。

先是花了十天将所有六百本書都翻了一遍,真的純粹是翻,一目十行不解其意。

大概了解其意思後,又花了一兩天将同類型的書歸類到一起。

與此同時,她也讓人去搜集了文人對于這六百本書的評價或者總結。

相比于厚厚的書籍本身,這種總結評價雖然或許并不能完全诠釋書中的思想或者意思,但是篇幅定然相對大大簡短,隻要能讓驚羽了解其大緻講了什麼意思就行。

皇帝吩咐人送來的這六百本書并不全是他自己挑的,畢竟皇帝身負蒼生日理萬機,他雖然也想看驚羽能做到什麼地步,但是到底有心無力。

而且相比文韬他更擅長武略,所以他隻略略的列了十幾本書單,便将列剩下書單的任務交給了信任的翰林學士。

此事畢竟隻是皇帝和驚羽之間的事情,乃皇家私事。

盡管皇帝十分想看驚羽的才能極限在哪裡,但是公主到底身份特殊,他寵愛驚羽,也不想她身上惹上太多非議。

所以吩咐翰林的時候隻說讓他列六百本書單,為宮中皇子公主學習所用藏書,但可忽略三字經等啟蒙讀物。

翰林學士得了任務,又想到皇帝的吩咐,列出的書單雖然也沒有說文解字這般尋常讀物,但是太過深奧的也十分稀少,更多的是尋常讀書人的讀物,這也就大大的方便了驚羽。

于是,在花了前一個月的時間通翻所有書籍并且研究了能夠找到的簡評之後,驚羽成功的在已經分好類的六百本書籍之内挑出了八十來本,将之列為了之後自己需要重點研讀的書籍。

這其中有三四本是隻有皇室才有的孤本,驚羽找不到外界的簡評,通讀之後完全也不解其意,覺得需要仔細研究。

更多的是通過簡評和自己的簡單翻閱之後覺得值得仔細審讀融會貫通的,對自己寫策論大有幫助的書本。

還有一類,是驚羽特地打聽好了的,就是皇帝最開始自己給驚羽列出來的那十幾本書。

翰林學士列出那六百本書單之後定然會呈給皇帝,皇帝閱過同意之後才會吩咐人去弘文館取書。

但是驚羽相信,父皇絕對不可能完全記得那六百本書的全部名字,更不會記得六百本書的全部内容。

到時候他就讀書這件事情考較驚羽的時候,哪怕對着書單抽查,定然還是會更側重那些他自己列出來的書。

父皇若是覺得自己日理萬機,叫翰林學士過來一本本就書中的内容考較她的理解,那完成任務後的接下來一年裡也不可能就這場考較得出個結果,所以這種可能性極小。

但是若是萬一皇帝較真,真的用這種方法考較她的讀書成果,就體現了驚羽找那些簡評的作用了。

隻要不考書中本身字句内容,靠那些簡評,随口說上兩句,雖然自己沒看過書,但是書中意思大緻了解一下,加上驚羽通過閱讀其同類型的書籍得到的理解,自信的編上幾句,應付過考較應該不成問題。

畢竟這六百本書同質化嚴重,驚羽分類的時候就發現了,大多都是些經史子集,同類型中挑幾本看了,其他本的内容也就大概了解了。

就算是被剔除的書中偶有獨特的觀點在被考校的時候提出但是驚羽答不上來,驚羽也可以說是自己看書太多實在記不清了。

雖然有可能會被說是沒有完成任務,但是驚羽決定冒這個險。

畢竟,那是整整六百本書,皇帝提這個要求的時候就知道驚羽絕大可能是肯定完不成的。

他想讓驚羽知難而退的同時,也想看看,驚羽到底能做到哪個地步。

驚羽同皇帝約定的時間是整整一年,也就是從今年他們的生日到明年他們的生日。

驚羽花費一個月的時間做好前期準備好後,就開始着手正式開始實施每天的學習任務了。

她不瞻前顧後,下定決心之後就會按照自己的方法做。

她将自己挑出來的那八十幾本書放在書房或者寝間等等自己觸手可及的地方,身旁也放上炭筆準備随時記錄下自己的心得。

将剩下的那五百多本書直接安置在書房的書架上,雖然保存完好,但是驚羽已經決定接下來的一年裡面都不會再去翻動他們,以免浪費時間。

盡管任務十分繁重,但是驚羽也沒有耽誤每天去修王府習武,這是驚風出宮之後她能同他有最長接觸時間的地方。

但是還是跟原來一樣,驚羽每日去修王府的時候隻能是兩點一線。

從皇宮到修王府的路程中,驚羽不能随意停留,以免節外生枝。

倒是驚風,自從入了皇子府之後就獲得了最大程度的自由。

皇子府中有先生每日授課,驚風同驚恒驚毅以及各自的伴讀每日同堂上課。

盡管驚風驚羽小時候找伴讀的事情最後因為一些啼笑皆非的原因而不了了之,但是在驚風出宮之前,皇後和驚魄還是着手給他找起了伴讀。

伴讀是皇子在未成年前十分親近的人,而且也是朝臣聯絡皇子的方式,驚風既然已經入了皇子府,那自然就不能像在昭和宮中有母後庇佑下的随心所欲。

他也已經慢慢長大,該皇室子嗣承擔起的責任,他也應該承擔起來了。

不像皇宮出入不便伴讀隻能住在宮中,皇子府在宮外,所以皇子們的伴讀可以住在各自家中,除非伴讀的家不在長安。

但是不在長安的大臣,除非特殊情況,否則也不可能有門路将子孫送到皇子身邊當伴讀,所以目前驚恒驚毅驚風三人的伴讀都還是家在長安可以每日通勤來皇子府的。

皇子府先生們每日授課在上午,下午是皇子們的自由時間。

所以驚風也還是每日下午去修王府習武,但是這種時候他就不會像在皇子府上課的時候般帶上自己的伴讀。

皇子府離修王府距離不遠,驚風出宮後十分自由,他身體強健,每日便由幾個宮人侍衛還有朝雲陪着騎馬前往修王府。

可想而知,當每日隻能通過乘轎前往修王府而且中間自由還被極度限制的驚羽看到驚風如今這般自由有多麼羨慕,她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皇子和公主之間到底隔着怎樣的天塹鴻溝。

隻是哪怕十分了解皇子和公主之間的不同,驚羽也沒有妄自菲薄,而是更加堅定了自己要在這一年内完成父皇的任務,獲得自由出入宮廷的權利。

從驚風住進皇子府之後,他們倆見面的次數仍然不少,畢竟每隔三日驚風都要入宮給皇帝皇後請安,而且他們每日還可以在修王府這裡見面,所以他們兩個也從來沒有生疏過。

驚風是知道父皇和驚羽之間的約定的,聽說他出宮的當天晚上,父皇就讓人給驚羽送去了那六百本書,态度十分認真。

但是同驚羽一樣,他仔細想想也知道一年之内看六百本書并且還有融會貫通做出一百篇策論這件事情不太可能。

他也是同驚羽一起三歲便在麒麟殿的大儒手下啟蒙的,從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到說文解字到經史子集,他知道浩如煙海的書籍讀起來是多麼需要功夫的。

六百本,實在是太多了。

于是他出宮第二天再在修王府見到驚羽的時候就立刻跟她讨論起來這個事情。

甚至非常貼心的說讓驚羽把書單給他,他可以在宮外找了幫她一起看,然後給她說書籍的大概意思,甚至還可以幫她寫一部分策論,到時候她謄抄一份就行。

他是好心,但是驚羽也同他說了利害。

驚羽并不覺得父皇會不知道他們之間的小把戲,若是被父皇發現,那之後絕無轉圜餘地。

她也跟驚風說了自己的計劃,雖然這一切也是瞞着父皇進行的,但是畢竟全程隻有她一個人,耍一下這些小聰明,哪怕是父皇知道了,也會覺得無傷大雅。

不得不說,驚羽對于皇帝的心思,還是把握的相對精準的。

雖然驚羽做事已經盡可能的保密了,但是她一個七歲孩童,萬事需要宮中的人手,不說别的,就說派人尋找文人簡評這件事情,根本就不可能瞞過皇帝皇後的眼。

而正如她所猜測的那樣,皇帝知道這事後,也大概猜到了驚羽的打算。

雖然的确有陽奉陰違之嫌,但是皇帝也知道自己提出的是一件多麼艱難的任務,驚羽耍些這種小聰明,在他看來的确不算什麼,無傷大雅。

他是真的想看看,這個孩子到底能在這件事情上做到什麼地步。

驚羽将自己的計劃說給驚風聽的時候,驚風聽了也覺得有道理,但他還是說要幫驚羽看一部分書。

等驚羽整理出來她需要親自看的那些,可以在剩下的一批中再挑一些給他看,他來幫驚羽總結書中意思。

至于策論,實在是父皇的考察重點,所以他就不幫忙了。

驚羽想想也覺得可行,雖然已經決定放棄了許多本書,但那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若是有驚風幫忙看,哪怕隻有幾十本,他将總結下來的意思告訴她,也能減低她許多風險。

于是等自己的書單列好了之後,她又搜羅了一下,給驚風也列了個五十本的書單子,皆是她當時差一點點就要被列入她那八十幾本的書單中的書。

當然了,驚風驚羽全程對這件事情保密,他們兩從娘胎中就在一起,這點事情的默契還是有的。

驚風驚羽十分默契的對所有人都瞞下了整件事情的所有計劃,包括驚羽本身決定放棄剩下幾百本書的計劃。

他們隐瞞的所有人當中也包括他們平時格外信任的母後和兄長。

這也是他們從小調皮搗蛋後得到的血淚教訓,如今潛意識裡面就知道做什麼事情是不能被父母兄長知道的。

但是有些痕迹也是瞞不住的,哪怕不知道驚風驚羽的全部打算,但是同他們鬥智鬥勇多年的皇後從一些蛛絲馬迹中也能分析出來。

在驚羽讀書寫策論這件事情上,這兩個絕對是又要耍些什麼心眼了。

他們兩個的任務也是十分艱巨的,尤其是驚羽,基本上除了每日在修王府習武的時間之外都撲在那些書籍上了。

哪怕是在往返修王府的路上也是一直抱着書在看,在昭和宮的時候更是從早到晚除了用膳的時候都将自己關在書房裡閉門用功讀書。

按理說公主自從七歲離開麒麟殿之後也是會繼續學習的,皇後會請女先生們到後宮來教授公主們一些必要的技能,例如琴棋書畫女工和禮儀之類的。

原本皇後是應該請女先生來教導驚羽德容言工和琴棋書畫的,但是驚羽真的是全身心投入在她同皇帝的這項約定上,皇後提過一次這個事情,被她拒絕了個徹底。

皇後也沒有辦法,驚羽從來都不是個嚴格意義上循規守矩并且“聽話”的孩子。

她真正内心抗拒的事情她是絕對不會做的,哪怕會付出巨大的代價,所以後來皇後也放棄了。

好在驚羽是目前唯一一個需要女先生的公主,二公主驚婉和三公主驚溪如今還在麒麟殿裡啟蒙,皇後就想着,拖一年就拖一年吧,等驚婉什麼時候滿七歲了離開麒麟殿的時候再找女先生也來得及。

不過琴棋書畫德容言工都可以等,禮儀這件事情可等不了,這件事情不管是皇子還是公主都是從小學起的,是一刻也斷不得的。

驚羽也知道輕重,她能拒絕得了母後送來的女先生,但是卻拒絕不了内務府送來的老嬷嬷。

所以盡管再忙于學業,每日總還是要抽出那小半個時辰來學禮儀的。

因為實在忙于看書作文,驚羽連每日玩耍的時間都少了很多,每次都是皇後擔心她傷了眼睛硬生生去将她從書房裡拉出來,她才能被動的休息片刻,真的是每日除了飲食睡覺就是學習。

皇後看了心疼,之前的驚羽多麼活潑好動啊,如今硬生生的被困在書房裡面,本來紅撲撲的小臉因為長時間不怎麼見陽光都蒼白了幾分。

偏偏驚羽在這件事情是定然不會聽她勸告的,皇後也沒有辦法,隻好每日親自去拉驚羽出來散會兒步,也會借着開宴會的由頭留她跟外面同齡的小姑娘們多玩一會兒。

他們調皮不學習的時候皇後擔心,如今他們隻知道學習完全不玩耍的時候皇後也擔心,真真是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

不過皇後到底事情衆多,不可能時時刻刻看着驚羽。

好在現在她每日到底還是會去修王府習武,不可能真的整日待在書房裡面,不然一坐就是一整日,便是個大人也遭不住的。

秦修如今雖然每日還是待在長安,但是畢竟他手上還有漢州軍防這等大事,盡管也留了十分信任的副将在漢州駐守,但是突厥并不老實。

秦修哪怕遠在長安,身上的擔子也一直不曾放過片刻,不可能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他們兩個身上。

更何況,身為一字親王,除了漢州的事務之外,這兩年他在朝堂之上也有别的事情,時間上注定不寬裕。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