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真如李婦所說,是生了孩子,身體不适才會對他作此反應?
呂枳等到關門聲響起好一會才小心睜開眼睛。
她就知道,劉邦這種疑心病重的人,是不會輕易接受别人的解釋,隻能讓他自己聽到,看到,他才會勉強相信。
在别人那,是疑罪從無,在劉邦這,疑罪死罪!
劉邦詢問李婦隻是其一,蕭家的事試探逼問是其二,而她身上的胎記是其三!
不到半天試探她三回,還沒當皇帝呢,就有皇帝病了!
呂枳閉上眼自我催眠,睡吧睡吧,明天和狗男人還有得鬥法呢。
第二天一早,呂枳正在喝粥,就聽見門口一陣喧嘩。
"去看看,外面出了什麼事?"
李婦很快就回來了,面露喜色,不等呂枳詢問就連聲說道"夫人大喜,大喜!老爺升了官,蕭家正着人送來賀禮慶祝。"
呂枳懵了,劉邦還能升官?
"你問清楚了嗎?誰說老爺升了官?"
李婦臉上的喜意落下,呐呐道"仆隻見蕭家老爺和夫人在和老爺說話,仆從擡着紅綢捆紮箱子,就以為……。"
"可見她們帶了什麼賀禮?"
"蕭家老爺和夫人帶了三牲!"
三牲!
這下換呂枳喜上心頭,劉邦升官的可能性極低,蕭家是來謝她救命之恩的可能性很大。
果不其然,主仆不過幾句話的功夫,蕭夫人就在門外請見。
呂枳示意李婦去開門,她深吸一口氣,強壓心頭激蕩,用力握緊有些顫抖的手,再松開,重複幾次,臉上終于挂上了淡然的笑。
"弟妹!"蕭夫人進門直奔床邊她握住呂枳的手,激動道"弟妹大才!我有眼不識泰山,弟妹千萬要原諒我!"
呂枳佯裝不知,疑惑道"嫂夫人何出此言?"
"我前日來探望弟妹,弟妹提點之事。"
呂枳"恍然大悟":"大兄和嫂夫人這是有發現了?"
蕭夫人面有愧色"當日我回家與你大兄一說,你大兄當即十分重視召集門人查閱戶籍,還斥我婦人短見,若不是你還在月子裡,他定是要親自來謝你的。"
呂枳配合的裝出一副感動的樣子"大兄言重了,大兄和嫂夫人對我多有照拂,我心裡明白。我雖然怕被懷疑别有用心,卻也忍不住開口提醒。"
蕭夫人的面色泛紅"弟妹,是我小人之心,請弟妹一定要原諒我,不然我無顔面對你和劉賢弟。"
"嫂夫人說那裡的話,什麼原不原諒,你我親如一家,豈有見死不救之理?"
呂枳不想糾纏這個話題,她好奇蕭家到底從戶籍文書查出了什麼。
"嫂夫人方便與我說說,家裡查到了什麼?"
蕭夫人面上有些猶豫,抄家滅族的大罪不敢随意拿出來說。
呂枳見狀貼心道"我就是随口一問,夫人不必為難。"
蕭夫人一咬牙,湊到呂枳耳邊輕聲道"詩經。"
詩經?儒家經典?
秦皇厭惡儒家,秦朝甚至有偶語詩書罪,意思是兩個人以上讨論儒家經典内容就可以定罪。
秦朝偶語詩書罪很嚴重,和謀逆同屬危害皇權罪。
難怪蕭家會被砍頭,砍頭都是仁慈的了,這等大罪,嚴重甚至可以叛腰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