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完漱,四人早早地上炕休息了。
第二天,沈新依舊是淩晨起來去了深山,昨天他還看見幾棵檸檬樹,上面有熟的檸檬,但背簍滿了沒地放,不然采些回去放山楂糕裡面口感會更好。
找藥材,挖藥材,找果子,摘果子,他又網羅了兩背簍好東西,就是沒找到野驢,最後砍些竹子扛回了家。
一家人坐牛車去了縣城,面包依然火爆,帶着山楂糕賣的也很快,一個多時辰就賣完了。
回家吃過飯,秦甯又央求沈新教他做飲品。
沈新說了幾種簡單的飲品做法,比如檸檬汁,猕猴桃汁水和桃子汁。
果汁做法簡單,隻要水和果子的比例對了就行。
沈新用竹筒做杯子,一下午便做了五十個。
連着五天,沈新就和秦甯一直這樣天天起早貪黑的幹活做生意,每天賺的銀子也是越來越多。
沈新一邊刻竹筒,一邊思考,覺得這和他的初衷有點背道而馳,他是想讓秦甯有一技之長,但也不想變成勤勤懇懇的力工。
他們的買賣也該從家庭作坊進入資本家的雇傭模式了。
沈新坐在木桌旁,朝正在給山楂剝核的秦甯說道:
“咱們就在家做成品,雇人幫我們賣吧,五天去縣城擺一次攤,這樣也不怕雇的人蒙騙我們,而且也能知道客人對我們做的吃食滿不滿意。”
頓了頓,他再次開口道:“咱們去縣城加擺攤要将近五個時辰,早上還起的很早,這樣天天幹,身體會吃不消,如若生病花的銀子會更多。”
秦甯點點頭,贊同道:“相公說得對,我也覺得雇人能省去不少事情,相公打算雇誰?給多少錢?”
相公這兩天跟他忙活,整個人都憔悴不少,如今家裡每天能進的銀兩是五錢左右,雇個人也綽綽有餘,還能輕松不少,何樂而不為。
沈新深思一瞬,開口:“我的想法是雇兩個人去擺攤,他倆可以互相監督,目前人選的是來福和王承德,來福一天二十五文,王承德一天三十五文,每個月幹得好至少還有二錢銀子的獎錢,你覺得怎麼樣?”
王阿婆和來福隻靠幾畝薄地過活,有個進項日子也能好過些。
王承德是村長的二兒子,之前在沈新這挖過地基,是個實誠本分的人。
秦甯放下手裡的山楂,認真聽相公的話,說道:“相公思慮周全。”
沈新再次開口:“明天帶着他倆一起去擺一天攤,雇錢照付,告訴各位客人以後攤位由我們和他倆來回賣,你再做個秦家糕點鋪專有的标識布段系在胳膊上,我在擺攤的竹架子上寫上秦家糕點鋪,以後還可以做統一的工作服讓大家穿上,以防有人冒充。”
“順便可以跟客人說我們接受預訂,提前一天跟我們說明要的東西和數量,付好定金,做一個專門的預定木牌,第二天一手交東西,一手交錢和木牌,如何?”
二毛和三毛跟聽天書一樣望着沈新,不斷的眨眼。
秦甯的眼睛倒是越來越亮,忍不住站起來抓住沈新的胳膊,“相公,你的想法甚妙。”
相公的想法總是又多又好,腦子也不知道怎麼長的,他留戀似的看了沈新的腦袋好幾眼。
沈新忽略有些涼飕飕的頭,語氣如常地說:“行,那咱倆就去村長家問問他願不願意幹,然後你去王阿婆家,問問有福願不願意幹。”
兩人說做就做,一刻鐘後,沈新和秦甯來到了村長家。
“王叔,承德哥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