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齊和新王後桃氏在瓶口一戰,雖是一場小規模沖突,但很快在中都迅速蔓延傳開,一則因瓶口碼頭太過緊要,二則因着藻舟調動了大軍。
各國偷摸拉旗養軍隊的事算是正式擺在了明面上。
藻王連夜上書請罪:因救王後急切,不得已把宮中侍衛,官員護院,西市打鐵的,東市殺豬的,酒樓端盤子,酒鋪賣酒的......臨時西拼八湊組成了一支生力軍。
藻王賭的就是禦王對新王後的寵愛,否則絕不會冒着滅國殒身的危險南下。
禦王并未下王令斥責,這也算是默許了有軍隊一事。
桑齊刺殺王後一事傳到桑王耳裡,他暴跳如雷。
“逆賊!”
桑和禦在伯托山的摩擦經過努力,好不容昂平息,現在的形式隻要不是個傻子都能看的清楚,司韶家族那就是個笑話,蹦跶不了多久。禦王手握中都最強的兩支大軍,勢力猶在,得罪不得,可這桑齊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冒天下之大不韪,明着單挑禦,把桑推上了風口浪尖。桑慎急得一邊派人到處滅火,苦口婆心解釋。一邊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清肅桑齊在朝堂黨羽,算是給禦王一個交代。
“桑齊,吾不該聽信你讒言!你我本同根,但你若不仁,休怪本王不義!”
桑齊經過祖父孫三代經營,已在桑國埋下不少反桑慎力量。但桑慎一出手,這些勢力皆隐于茫茫叢山之中,不好尋找。
桑慎發出王令命桑齊速速回桑都,桑齊并沒有直接拒絕王令,而是推脫說他家的女眷被人強行擄去了,他必得帶回女眷,否則有損桑國顔面。
桑慎氣的掀翻桌上的硯台。
這事難辦處在于瓶口碼頭在藻禦交界處,即使他想殺桑齊,也得找個合适的時間合适的地點。
冷琰拉住了疾奔的馬。
“桑齊逆臣!挫骨揚灰!”
“王可知桑慎與桑齊之恩怨?”樸光隻知桑齊和桑慎不睦,但個中緣由他是不知的。
這事别人不知,他冷琰可是明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桑齊祖父桑鲷乃桑國世子,若不犯大錯,他就是下一代桑王,奈何出了‘佃農殺牛’之事,他被貶黜,立了桑慎祖父桑洄為世子。
要說這事情原本也不複雜,桑鲷的一佃農在田野放牛,那牛不知怎得突然瘋了,在田裡瘋跑,把剛栽的稻秧踩爛了一片。如若繼續縱容瘋牛瘋跑,必會把這一片莊稼都糟蹋了,佃農心疼莊稼,不得已用柴刀把牛殺死了,按說牛瘋了,按律殺死不用獲罪,埋掉就可以。
壞就壞在佃農家那幾個半大小子,半夜把牛挖出來,剝皮去骨,烤了吃了。
這事被桑洄得知,他抓住了桑鲷的把柄,豈能輕易放過,一鬧到底,把這事鬧上了禦都。整個朝堂都知道了,桑王即便再舍不得,也隻得秉公處理。
牛乃農耕動物,殺牛吃牛在中都是重罪。
桑鲷委屈哭訴,那牛他确實埋了,食牛之事并非他親自做的,那幫小子頑劣,是受人慫恿蠱惑,但那确實是他的佃農,桑鲷百口莫辯,因此失了世子之位,亦被貶居嶺南蠻荒之地,後死在了那裡,屍骨尚未回桑都,直到桑齊父輩桑南成年,才得以赦免回桑都。
桑鲷性格平平,中庸之才。那桑洄素有抱負,平時樂善好施,博得民心,結交朝臣,常請教國事,博得賢名。雖不是順位繼承世子,确是呼聲最高者。桑鲷被廢後,桑國朝堂自然而然擁立桑洄做了世子。
桑洄雖然使了些手段上位,但也不失為一個好王。
“想必那桑鲷至死仍是憤憤不平。”
“哎,往事不可追!孰是孰非誰又能掰得清楚。”
樸光谏言快馬加鞭先回禦都主持大局,冷琰卻執意要東折去救桃鸢。
“王,王後詭計多變,定會逃脫,即使不可脫身,隻要有藻舟在,定不會讓王後遇險。”
“孤之後,孤要親自護着,不可再托付于任何人,孤現在後悔,不該放任她獨自一人北上。”
樸光不再堅持!
“白将軍已派烈哥帶人扮成百姓摸樣混入大都。秋露園最近不得信,估計是被阿伊努達軟禁起來。但我們的人已潛進槐都,隻等一聲令下。”
“焦照水,你且先行一步,把前面的障礙全部掃除!以備王快速北上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