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南出攤已有好幾日,每日所得參差不齊,但都有兩百文左右。
紫蘇飲最近賣得不錯,每日都能賣出幾十文。
晨起,日光朗朗,鳥雀群鳴,姜南和周氏各自向着自己賣東西的地方去。
姜南今日出攤很順利,剛把攤子擺好,就有人光顧。
臨近午時,天空巨變,黑雲滾滾,隻一瞬間,豆大的雨滴嘩嘩就落下來。
“小安,趕緊去鋪子檐下躲雨。”
姜南手上動作麻利地收拾着攤子,一旁擺攤的大叔也幫着姜南把攤子推到商鋪立起來的遮蓬下。
“這雨怎麼說來就來。”
有人幫忙,攤子收得快,姜南隻背部衣衫濕了。
她掏出手帕擦擦臉上的水。
幸好她當時定做四方桌的時候,要求在上面做了小篷布,不然這浸水的油都不能用了。
雨勢愈發的大,風漸起,姜南隻覺得背心一陣微涼。
姜南收拾好攤子上的東西,她去拐角鋪子,花幾十文買了蓑衣。
兩人到家,身上都濕了個透。
“小南,小安,你們終于回來了。”
周氏拿了幹帕子,她擔心地給沈安擦着臉。
大雨落起來的時候,她還在山上,有密林擋着,她想着多摘點紫蘇葉,紫蘇飲在碼頭賣得好,沒人能做出來,就算他們跟着做,也都沒這麼好喝,澀苦澀苦的。
這還是沈虎告訴她的呢。
周氏看着濕透的兩人,緊忙道:“我熱了水,小南,趕緊去把濕衣衫換下來。”
姜南舀起溫熱的水,沖刷而下,被濕衣衫包裹的冷氣被沖散。
姜南收拾好出門,沈安坐在屋檐下,拿着幹帕子絞頭發。
“阿娘,下這麼大雨,你還去山上了?”
“沒,我去的時候還沒落下來,我想着還能摘些桑葉和紫蘇葉。”
姜南在屋裡看見了周氏的濕衣服,她勸說:“太大雨了,不急這一時,若是染了寒雨氣,病了身子可不好。”
周氏身子本就不算好,近些日子攢了銀子,才有餘力給她買藥。
“好,娘記住了。”
“你孫嬸方才拿了條魚過來,說是你虎子哥在河裡撈到的,可大。”
姜南站起身,跟在周氏後頭,看到水桶裡蜷遊着的魚。
确實是比上次送來的大。
周氏給兩人煮了姜糖水。
姜南把今日出攤賺的銀子,在一家人面前數了數,加上碼頭賣的,一共有三百多文。
姜南算了算家中的存銀,大概有一貫多不到兩貫錢。
她心中甚是高興。
喝在嘴裡的姜糖水,甜滋滋,帶着點辣。
她知道今晚的魚怎麼做了。
因着下雨,三水村背後的大山被水汽氤氲,白霧之中透着水亮的綠,穿林打葉聲,聲聲入耳。
“阿娘,小安,晚上我做清蒸魚。”
“嫂子,清蒸魚腥。”
沈安想起自己吃過的清蒸魚,一股子腥味,不好吃。
“嫂子做菜,你還不放心。”
周氏在一旁洗紫蘇葉,望着姜南和沈安嬉笑,不禁發笑,她手裡動作沒停。
喝完姜糖水的姜南起身,她開始處理鯉魚。
姜南生猛得很,用刀背猛拍魚頭。
魚尾瘋狂擺動,不一會,刀刮魚鱗的聲音響起。
姜南沖洗破肚的魚,又快速用刀在魚身上劃幾下。
姜南切好姜蔥,放一些桂皮,最後放鹽,等待腌制。
大約一刻鐘。
姜南開始調醬汁。
她在縣上買的醬還有醋汁,再放一點香粉,鹽,一份簡單的醬汁就做好了。
沈安看着嫂子這次做菜,不像之前那樣很多步驟。
他開始擔心清蒸魚的味道了。
趁腌魚的時間,姜南拿出小砂鍋,煮紫蘇飲。
大雨還在繼續,小院變得泥濘,黃泥水被落下的雨滴綻起。
“阿娘,等水煮出色,就能盛起來了。”
周氏聞言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