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殿下,你,你還好嗎?”
“很好,好得不得了。好多年沒這麼痛快了。走,跟我出去一趟。”
“去哪兒?”小鵲忙問。
“長信殿。”
方荟英神采飛揚:“我突然想到該怎麼調、教這些宮人了,可是人太少,調。教起來不痛快,咱們去找太皇太後再要十個人來。”
長信殿的幽靜仿佛已經随着檀香的氣息沁入了一桌一椅,一草一木,連陽光也比别處更昏黃更平靜。
“皇帝忙于朝政,哀家已經有陣子沒見過你了。”
“是孫兒疏忽了。”
“你是君王,自然當以國政為先,朝政之外所有事都是小事。”
“孫兒受教。”
“你今日來,除了給我請安,可還有别的事?”太皇太後與太後不同,雖然因年老力衰而言語遲緩,但一向簡單直接,不愛拐彎抹角,也從不計較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
“登基後這一年,朝政多蒙舅舅們匡扶,如今出了孝期,正該封賞有功之臣,孫兒想給王康、王度兩位舅舅皆加從二品光祿大夫。”
“光祿大夫?”太皇太後手裡檀木佛珠緩緩撥動,搖頭道,“不妥。朝廷平穩本就是臣子之責,他們盡了本分而已,有何值得重賞的?”
“雖是本職之責,但所成之果亦有上中下之分,如今政事通達,人心和順,孫兒認為此屬上等,故而該賞。若非蕭卿于丞相任上功績尚可,孫兒倒更屬意二舅舅為丞相。”
“王度?”太皇太後意外的看了他一眼,笑道,“他不過當初教了你半年,不比許秉臣多年為太傅,你倒念舊。”
她想了想,終于松了口:“若皇帝執意要封賞,那便加王康從三品銀青光祿大夫,加王度三品紫金光祿大夫便可。日後有了别的功勞再加光祿大夫。”
“祖母所言甚是,孫兒知道了。”
“說起王度,哀家今日聽到一則傳聞,仿佛同他女兒妙渝相關……”
這時,殿門突然咿呀呀開了,打斷了她的話,周姑姑垂着頭走進:“太皇太後,皇後在外求見。”
一直恭敬地半低着頭的皇帝下意識側頭往外看了一眼。
“什麼事?”太皇太後眉頭微皺,問。
周姑姑看了看皇帝,才道:“皇後娘娘說,她來求太皇太後賞賜十個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