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花得起成本。
陸嘉茉便放開手去做,反反複複地調配了好幾回糖漿的濃度,讓其甜度更加适口,除此之外,她還在仙草凍裡放了綠豆、花豆、大棗等作搭配,不僅吃起來口感層次變得更豐富了,賣相也相當誘人。
四月下旬,杏花村的楊梅就成熟了,她便又将楊梅泡進去,或者煮了酸酸甜甜的楊梅汁來澆。
陸嘉志作為家裡“首席試吃官”,既驚訝于大姐的研發能力,這不就是上輩子常吃的燒仙草麼?又不忘适時地提點一句,譬如:“加一些軟糯的圓子如何?”
這裡的圓子,亦叫元子,算是個頭更小、且沒有餡的湯圓。
陸嘉茉素來很聽得進弟弟的話,一試,果真大受食客歡迎。
就這樣,不同種類和份量的仙草凍,價格有别,豐儉由人,端的是有模有樣。
在鎮上賣了一段時日,一家子又決定推到縣城裡賣,小生意那是越做越紅火。
—
五月五,端午節,艾粽飄香。
農家人過節簡單,也不似城裡那般多玩樂。陸家人天不亮起身,用艾葉蒸水擦過身子,在門前插上艾條,吃過炸菜角和粥,便各自開始一日的忙碌。
陸嘉志在屋裡溫習了兩篇文章,又寫完三張大字,一看窗外的日頭,已接近午時了。他揉着微微發酸的手腕,聽見“吱呀”一聲,院門被推開,緊接着是一陣窸窸窣窣的擺放農具的聲音。
“爹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陸嘉志趕忙倒了碗水出來。
陸大川今日下田,給莊稼灌水追肥,原先是要忙活一整天的,但他剛到地裡,便撞見了村長一家。
村長家阖家老小齊出動,說是縣城裡有龍舟競渡,去湊個熱鬧。
陸大川抓起水碗,一口氣喝光,才抹了把臉上的汗,說:“想着今兒過節,悶在家裡沒意思,帶你們進城去逛逛。”
“诶。”
陸嘉志有點納悶,眼下時辰不早了,才說要出門?但既然爹發話了,他自也不會反對。
在屋裡玩泥人的南南耳朵尖,一聽到“逛逛”兩個字,立馬小短腿噔噔噔、小旋風似的跑出來,一把抱住渾身是汗的陸大川。
“逛逛!出去玩!”
父子倆頓時哈哈大笑。
簡單收拾過後,三個人出門,花了三枚銅闆坐上村頭拉二趟客的大牛車。
約莫一個時辰出頭,就到了縣城。
陸家仙草凍出攤的位置基本是固定的,是以陸大川很快便領着兒女找到了妻子和大閨女。
今日她們出門晚了些,兩大桶仙草凍賣得還剩個底,見到爺仨出現,母女倆皆是一臉驚訝。
陸大川也沒耽擱,直接上手開始收拾東西,一邊對妻子說:“先别賣了,就在城裡逛逛罷,也該給孩子們添點東西了。”
一張大黑臉還隐約有點泛紅。
吳玉芝又豈會不懂家裡這口子什麼個意思,隻是也納悶:平日裡跟頭水牛似的,隻會種地的憨頭漢子,怎地忽然開竅了?
但這麼想着,心裡頭卻忍不住有些歡喜。
于是,趁着天色未晚,陸大川牽着牛車,身後跟着妻兒,一家子在集市閑逛起來。
說起來,除了過年置辦年貨,他們還真沒有一門心思地逛過集市,尤其是縣城的。
縣城節日氛圍重,人多得摩肩擦踵,但集市上便宜又好玩的東西特别多,南南見到一樣就“哇”地感歎一聲,最後終于在小吃攤子紮堆的地方走不動道了。
吳玉芝捏了捏小女兒的鼻頭,扭頭瞧見那些攤檔裡有賣粽子的,便上前買了五隻豆沙蜜棗餡兒的角粽。
吳玉芝将粽子一人分了一個,笑:“大過節的,都還沒吃過粽子呢。”往年她會在家裡做,可今年忙着做買賣,哪有功夫去折騰這些。
南豐縣人吃甜粽的多,陸嘉志原先更愛肉粽,可惜這是個平民不大吃得起肉的時代,自也很少見肉粽的存在。
但這甜糯糯的豆沙粽他也愛吃。
剝開粽子,一口咬下去,糯米油香、豆沙綿密,甜香可口,好吃得小丫頭南南直眯眼。
陸嘉志并沒有急着吃,他拿着粽子,目光卻被後頭一個筆墨攤子給吸引住。
雖說是擺在亂糟糟的集市上,但攤子上頭筆、墨、硯俱全,且種類繁多,有些甚至成色不凡,連他這樣的外行都能看出來是好東西。
此時,攤前走來一對身材瘦長的父子。
二人一身青鍛長衫,隻顔色深淺不同,袖口和前襟皆用銀絲繡竹葉紋,很是斯文儒雅。
做父親的撿起三塊硯台依次看了看,最終手裡留下一塊,看向兒子:“你可知這是什麼硯?”
被提問的男孩兒,便學着父親的樣子,撿起硯台,先看,再掂,後摸,然後不疾不徐地答:“四大名硯之中,端硯質堅幼滑,龍尾硯瑩潤細密,洮硯碧綠如玉,最是稀少,而澄泥硯講究雕刻。那麼……”
他頓了頓,才續道:“這硯台,手感潤,色黑深沈,紋理細密,想來該是江南西道所産的地道龍尾硯。”
父親聽罷,點點頭,露出了滿意的表情。随後,似是不大相信這小攤會有真的龍尾硯賣,又對着攤主好一通詢問。
陸嘉志心裡暗暗咋舌,一方硯台,竟有這般多學問,這便罷了,更叫他驚訝的是,那名男孩兒看上去跟他年歲差不多,卻懂這麼多,還能講得頭頭是道。
簡直如數家珍。
即便是上輩子,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陸嘉志自問在這個年紀也做不到他這般。
從前九歲的他,還隻是一個貪玩愛吃的小屁孩。
更别說杏花村裡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