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師弟是我心上人 > 第9章 秋露白

第9章 秋露白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陽泉宗還真有一位太上長老。

或許是太過勞心勞神的緣故,陽泉宗曆任掌教壽命都不長,傳至現任掌教已是第三代。

這位太上長老,是首任掌教開山立派收的第一批弟子,也是現如今僅存的一位。屈指算來,還是現任掌教的師叔,在陽泉宗裡輩分尤為尊崇。

這位太上長老不問世事,一心修行。三百餘年,座下隻有一個挂名弟子,也就是内執事堂的大執事;二十餘年前多了一位關門弟子,随了太上長老的性子,醉心修行閉門不出。

太上長老不掌事,大執事作為他的大弟子,就成了陽泉宗掌教以下最有權柄的人。

他應允楊醪跟外六堂打個招呼,人并未親至,隻派個弟子拿上帶有太上長老印鑒的帖子跑了一趟,事情就辦妥了。

這些年,大執事所轄的内六堂一直把死對頭的外六堂壓得死死的,眼下又到朝聞台之期,也是外六堂唯一可能揚眉吐氣的機會,大執事樂得派個弟子讓對面堵心。

何況,楊醪本來天賦就低,殼子裡換了個人後,連原主僅剩的勤奮刻苦的好處都丢了,修為不說有寸進,還倒退了幾裡地。

大執事素來知曉他有幾斤幾兩,不指望他在朝聞台大比能掙回臉面來,眼下見他有心結識其他宗門的青年才俊,倒有幾分頭腦,不失為寬泛的路子。

外六堂的執事不想跟大執事打擂台,索性點了個管事的過來,領着楊醪熟悉外務。管事是個有眼色的,知曉此人是大執事的心腹,态度極為周到。

聽楊醪問起朝聞台大比的其他宗門的住處,畢恭畢敬地領了他前往。

楊醪遠遠望見一座山莊,清幽雅緻,靈氣逼人,好奇問道:“此處是誰的居所?”陽泉宗裡最喜奢華的大執事住所,也不及此處心曠神怡。

引領他前來的管事忙與他細細分說。

陽泉宗設有内六堂與外六堂。内六堂各司其職,如丹藥、符箓、冶煉等等。

外六堂籠統而言都是接待外客、維系與其他宗門的關系的。下設六堂,有上三堂與下三堂之分,簡而言之,就是将接待往來的标準分為三六九等。

天下仙門也分等級,最頂尖的那幾家,都是有聖人坐鎮的宗門。

此處山莊是外六堂的上一堂負責的,一共有四座獨立的院落,乃是為羅浮山、會稽山、白石山、麻姑山的仙友們準備的。

天下一十三位聖人,道教占其四,正是出自這四座洞府。

陽泉宗雖說地廣人多,但素來崇尚簡樸,曆代以來除了大執事這樣喜好奢華的個例,就連掌教住處都未置廣廈。

為了朝聞台大比,接待天下仙門,早年已是大興土木,然而屋舍仍是極為有限,僅能供給百餘家有名有姓的宗門。

勢力稍弱些的宗門,為了不風餐露宿,或是另尋門路,比如與陽泉宗屬下的四十九家小宗門交好,打着借住的主意;或是早早投了拜帖備好厚禮,提前一年半載就搶破了頭,向外六堂定下了有限的客房名額;若是打點得晚了,隻能和那些散修們一起,擠在陽泉城中的客棧了。

楊醪暗道:天下烏鴉一般黑,這外六堂也不是毫無油水的地方,此趟果然來對了。

一腳踏入了别院,意氣風發地問道:

“你方才說的四家宗門都到了嗎?”

“都不曾到了。”

楊醪的步子猛然停住,轉頭看向長老。

“還在路上?到哪兒了?”

“還……不曾上路。”

管事的恭恭敬敬地答道:

“據上一堂的弟子回報,這四家都要過了端午方才動身。”

那就還有近兩個月,楊醪邁進門檻的那隻腳收了回來。

觑見他神色已有不快,管事陪笑着立在一旁,說道:

“這些大宗門曆來如此,許是家業大,動身也緩些。不像那些個小宗門,恨不得新年剛過,就來陽泉宗住下。”

“還有那些個登記住所的冊子上沒名字的,隻能早早地到陽泉城中住下,等待朝聞台大比之期。”

“另有些小宗門和世家子弟,倒也不是專為了朝聞台而來,就是想着若是有緣讓宗門長老瞧上了,點撥一二,說不定就能往登臨境的門檻裡蹿上一蹿了呢。”

有些宗門與世家早已式微,傳到這一代孤掌難鳴,拜在大宗門的長老座下為徒,結下一場緣法,不失為是一種自立手段。

楊醪聽罷,心中另有盤算。那些大宗門子弟清高自诩,不好相與;倒是那些小宗門破落戶和那些無門無派的散修,反而更好結交籠絡。比如在酒肆之中,稱兄道弟、酒酣耳熱之際,一呼百應,更利于他成事。如此打定了主意,對管事的言道:

“大執事派我去城中采辦,煩請幫我抄錄一份朝聞台名冊,免得對面不識,怠慢了貴客。”

管事的稍有猶豫,想着朝聞台名冊原本就是公布于世的,倒也不是秘密。他不敢頭一天就開罪了大執事那頭,連忙應承了下來。

話分兩頭。

陽泉宗家大業大,擇徒極嚴,每三年才有一次弟子選拔。偶爾有幾位喜好雲遊的長老,機緣巧合下,從某地領回個小徒兒來,也都會及時知會宗門。

保定縣的這個“長老”,不過是個招搖撞騙的遊方道士。

蕭憶楓好說歹說沒用,直接将那道士拘了來,衆目睽睽下戳穿了他的把戲。趙家主仆傻了眼,瞧着勢頭不對,腳底抹油一哄而散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