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每天都想弑君(清穿) > 第4章 跪拜禮

第4章 跪拜禮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大行皇帝半生隐忍,從殘酷的奪嫡中殺出一條血路。自登基後,朝乾夕惕勤于政事,為新帝留下了一個不錯的開局。可惜,真正為其傷心的又有幾人?

皇太後和皇帝傷心嗎?或許,但這傷心卻絕比不得一朝大權在握的喜悅。

或許是皇太後外的其他妃嫔,或是皇帝外的其他子嗣。可他們傷心也不是為了先帝,而是為了自己即将下降的特權。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登基,先帝的妃嫔和子嗣,待遇也會随之下降,而取代他們的則是重華宮女人和孩子。

身為獲利者的一員,蘇如歌依舊無法無視紫禁城的冰冷。哪怕她裝的再像,表現的十分融入,她的心卻無時無刻在提醒着她與這座皇城的格格不入。

重華宮的“雞犬升天”從新帝登基的第一道聖旨:富察福晉奉懿旨冊為皇後開始,皇後的冊封禮将另擇吉日舉行。

你說為什麼皇後禮不與皇帝登基典禮同時舉行?

你見過哪個皇帝真和老婆同起同坐,尤其這還是皇後對皇帝要自稱奴才的大清朝!奴才怎麼可能和主子一起舉行大禮?

新君登基,每一日都非常忙碌,諸如施恩宗室和文武百官,安撫前朝,大行皇帝移靈等等,根本無暇回重華宮。

大行皇帝山陵始建于雍正八年尚未完工,山陵工程浩大,眼下開始趕工也非短期可以完工,靈柩不能一直安放乾清宮。故此,宮中缟素二十七日後,大行皇帝的靈柩就要移到殡宮。

大行皇帝薨逝的妻妾,都停留在不同的殡宮。如已逝的先帝原配孝敬憲皇後停靈田村殡宮,敦肅皇貴妃在阜成門外十裡莊殡宮、而将來的純懿皇貴妃則将停靈曹八裡屯殡宮。靈柩安放之分散讓蘇如歌懷疑先帝怕她們在下面打架。

不過眼下先帝衆妃分散各處殡宮并不重要,待大行皇帝山陵完工後,先帝皇後和妃嫔或陪葬山陵或葬入妃陵,依舊要湊一桌。

九月二十四日新帝谕内閣诏封側福晉高氏為貴妃,側福晉那拉氏被封為妃,格格蘇氏、黃氏為嫔,格格金氏為貴人,格格珂裡葉特氏(海氏)、陳氏為常在。因在大行皇帝喪期,與皇後的冊封禮一樣,嫔妃的冊封禮同樣另外擇期舉行。

同時,皇帝下旨将高貴妃母家由鑲黃旗包衣佐領擡旗入滿洲鑲黃旗。擡旗後,高貴妃改稱為高佳貴妃。黃嫔娘家從内務府包衣管領 (即辛者庫人) 撥至本旗包衣佐領。

生男莫喜,生女莫悲,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長恨歌》中亦有楊貴妃“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注1】。大清因階級制度固化,很難再現漢時歌女皇後,明時民女為後的階層跳躍,但裙帶關系依舊是跨越階層的最大捷徑。

大清的後宮(後院),出身是起點,起點之後,便是子嗣和恩寵。蘇如歌沒有出身的加成,僅憑恩寵,怕也隻是如金氏為貴人,可以為嫔,完全是受益于她襁褓中的兒子。

嫔與貴人的差距可不少,在妃位未滿的情況下,嫔可為一宮主位。這表示從重華宮搬出來,蘇如歌便可為一宮之主,親自撫養兒子,而不必如貴人和常在一樣,“寄人籬下”。

若說貴妃高佳氏是前朝與後宮的共榮,蘇如歌與兒子就是母子共榮。子憑母貴和母憑子貴千百年來都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大約,這就是為什麼後宮的女人不管愛不愛皇帝,都會熱衷于生孩子了。

靠着小團子,蘇如歌接下來不僅能分到大房,或許還是位置優越的大房。蘇如歌突然有種現代社會為了多分拆遷款和房子,急着相親結婚生孩子的既視感。

诏封後次日,富察皇後率領高佳貴妃、那妃、蘇嫔等内庭主位前往田村殡宮緻祭大行皇帝原配孝敬憲皇後,黃嫔因病未曾同往。

在诏封後才前往田村殡宮緻祭,是因蘇如歌這些王府格格并無資格在先皇後靈前緻祭。受了诏封,有了名份才有資格到先皇後靈前上香。

孝敬憲皇後是新帝的母後皇太後,按禮法母後皇太後在聖母皇太後之上。如今聖母皇太後鈕钴祿氏被尊為崇慶皇太後,移居慈甯宮,那麼孝敬憲皇後也要累加谥号。

此番田村殡宮緻祭,大約就是敬告一下已逝的先皇後先帝山崩了,來與您團聚了。眼下是你的四兒子弘曆當皇帝,所以您的大小兒媳來給您上香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