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是五月,天氣好的日子裡,脫去薄襖,穿上新裁的素色春衫,人都顯得精神了。
普通人是人靠衣裝,佛靠金裝。可對于蘇如歌母子這樣長得好看的人而言,是穿什麼都好看。哪怕是一色的素衣,都能穿出自己的風格。
母子兩剛用了早飯,皇帝身邊的總管太監李玉便帶着人來了。
“奴才給蘇嫔娘娘請安,蘇嫔娘娘萬福。”
蘇如歌忙免了禮将小阿哥遞給一旁的奶嬷嬷:“李總管這會兒來景仁宮,可是皇上有什麼吩咐。”
“奴才給娘娘和三阿哥道喜!”李玉招了身後的小太監上前,“奉皇上之名,特送來小阿哥的朝服。皇上口谕,令娘娘和小阿哥換了禮服,到前殿見客。”
蘇如歌心下一顫,她一個嫔又不是皇後需要召見外命婦,哪有什麼客可見?以蘇如歌的身份,能見的客人除了宮中的姐妹,唯有娘家人罷了!難道她竟有機會見到家人不成?
是了,皇帝不記得她的籍貫,宮中卻有她的籍貫記錄。在她诏封為嫔時,有人賣好傳信給蘇家也未嘗不可。若父母兄長有了她的消息,即便不是十分相信,也會核實一番,或許回進京尋找。
從去年九月到如今已是五月,半年多時間足以将消息傳回江南,蘇家人再從湖州趕過來。
“多謝李總管,我與三阿哥這就準備。”
“皇上稍後就到,還請蘇嫔娘娘和三阿哥抓緊時間,莫要讓皇上久候!”
“多謝李總管提醒!”
李玉笑着收了賞賜,帶着人離開了。
宮裡處處是人情世故,但李玉這等禦前的人,日常反而不會輕易收受嫔妃賞賜,以免被聖上知曉,落得賄賂禦前的嫌疑。但傳旨和報喜的賞賜是過了明面的“賄賂”,卻沒有妨礙,但隻需量力而行即可。
禦前伺候的人個個都是人精,後宮嫔妃哪個有錢哪個囊中羞澀,他們比皇帝還清楚。這些人一慣是看菜下碟,如蘇如歌這樣正得寵的嫔妃,知她沒什麼錢,是不會太過計較賞賜薄厚的。
能在禦前混得久,他們對人的态度可不單是看賞賜的薄厚,而是皇帝的喜好。太監貪錢,但聰明人更惜命,于他們而言主子的喜好才是安身立命所在。
若是得寵的嫔妃,你沒錢他也樂意供着。若你不得寵,賞賜的再豐厚,他們也不會為了你去逆主子的喜好,收錢不辦事你也沒處說理。
蘇如歌帶着三阿哥回房梳洗更衣,孝期内妃嫔都未行冊封禮,但為了年裡祭祀,内務府提前為内廷主位的娘娘們制好了朝服。
三阿哥年歲小,沒有參加年裡的祭祀活動,所以李玉方才來送了小阿哥的新朝服。這麼小的孩子一般不需要準備朝服,小阿哥這身顯然是皇帝交代下來的。
朝服就是禮服,隻在一些盛大的正式場合穿。從後宮妃嫔到宗室大臣及内眷,朝服都是有品級的人才能穿。如《紅樓夢》賈母見元春要按品大妝,穿的诰命服就是類同大清的朝服。
但凡事都有例外,皇子就是唯一沒有封爵能穿朝服的人。不僅如此,皇子的朝服還會起親王略高一等。
不同于許多人以為的鳳隻能用于皇後,實際上,嫔位以上的朝冠上都有金鳳。貴妃以上包括皇太後都是三層冠頂底座七金鳳,妃和嫔是二層冠頂底座五金鳳。
不同位份的朝冠區别并不在金鳳,而是在金鳳和裝飾寶石的數目以及最重要的頂珠。皇太後和皇後的頂珠是大東珠,皇貴妃和貴妃的頂珠是大珍珠,妃是貓眼石,而嫔則是饠【注1:石字旁替代食字旁的近形字】子。
小皇子沒有爵位可以用親王冠,嗯~日後若是封爵,沒有親王位,朝冠還要降等次。這也是兄弟當皇帝比不得親爹當皇帝的明證吧!親爹在位位同親王甚至還要略高一等,皇位換人,原來的帽子就未必有資格戴了。
至于朝服,皇帝、皇子和後妃的朝服上都有飾龍。
在人們的認知中,是五爪為龍,四爪為蟒。但實際上,清代對于龍蟒的稱呼非常混亂,偶有“三爪龍”、“四爪龍”、“五爪蟒”的記載,又因大臣的官服多數是自行購買。
叫龍還是蟒全看穿衣之人的身份,穿衣者的等級可以使用“龍”,則無論幾爪,一概稱龍紋,穿衣者的等級可以不使用“龍”,那就稱蟒紋。簡單地說,就是皇子穿個三爪的袍子你就說這是三爪龍,官員穿了五爪的袍子,就叫五爪蟒。
一般朝廷對于龍蟒不會太嚴格,最重要的是顔色不能穿錯。皇子穿金黃以區别皇帝的明黃,但親王以下就隻能穿藍色和石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