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每天都想弑君(清穿) > 第15章 周歲禮

第15章 周歲禮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三阿哥的周歲禮隻比蘇如歌的生辰晚了四天。

周歲禮當日,蘇如歌先帶小阿哥去長春宮拜見皇後娘娘,然後在皇後娘娘的帶領下前往慈甯宮給太後請安。太後喜歡三阿哥卻不會讓小阿哥越過二阿哥,因此隻是給了小阿哥賞賜,并不會親臨周歲禮。

給太後請安後,一行人再返回長春宮為小阿哥舉辦周歲禮。

小阿哥的周歲禮由嫡母富察皇後主持,而非蘇如歌這個生母。

大阿哥幼時,生母富察格格隻是侍妾,沒有資格出現在大阿哥的周歲禮上。大阿哥的周歲禮是當時尚是福晉的富察皇後操持。蘇如歌已是景仁宮主位,操辦兒子周歲禮自是有資格了,但由嫡母主持顯然更有面子。

若蘇如歌來辦,本就要簡辦的周歲禮還要寒酸幾分。皇後娘娘主持,才能請來宗室的福晉和在京中的幾位公主觀禮。

蘇如歌不在乎排場,但宮裡最是踩地捧高,能有的排場也沒必要推出門。蘇如歌可不想因周歲禮的緣故,讓兒子被人小看了去。

蘇如歌原就是皇後一系的人,皇後也不願意三阿哥低大阿哥一頭,才會主動提出在長春宮為小阿哥舉辦周歲禮。皇帝此舉不僅蘇如歌要記這個情,太後和皇帝也會進一步肯定皇後的賢惠。

周歲禮上,小阿哥進行了簡單的抓周儀式,皇帝親自為小阿哥賜下了大名永璋。皇帝三個兒子,嫡出的二阿哥永琏和庶出的大阿哥永璜,都是先帝賜名,小阿哥永璋是第一個由皇帝自己取名的皇子。

剡上為圭,半圭為璋【注1】。圭和璋都是禮器,但帝王諸侯執圭,大宗執璋【注2】。人的位置,不在于高,而在于是否恰當。小阿哥以璋為名,既嫡庶分明,又彰顯了皇帝的寵愛,在蘇如歌看來是再好不過了。

對于小阿哥的名字,蘇如歌滿意,皇後亦十分歡喜。

普通世家以嫡系長房為“大宗”,馀子為“小宗”。但皇家不同于世家,在大宗之上還有更高的位置。在皇家大宗約等于宗室中的宗正,而宗正不是皇帝。

皇後期盼小阿哥與二阿哥可以成為先帝和怡親王那樣的異母兄弟,皇帝為小阿哥起的名字也恰好契合了這一期盼。對于皇後隐約的期盼,和皇帝“偏心”的定位,蘇如歌并沒有覺得委屈。

嫡庶之别自古有之,且皇帝不會一直就三個兒子。以蘇如歌的出身,她所生的小阿哥想成就怡親王那樣的地位難度已不亞于其他阿哥争奪皇位。蘇如歌隻希望小阿哥真能如其名字承繼的期望一般,而不是經曆怡親王的苦,卻得不到怡親王的果。

如今皇帝,乃至于皇後這個嫡母,對小阿哥都頗為喜愛看重,誰又知道将來皇帝會厭棄小阿哥,将十幾歲的孩子糟踐到抑郁一生呢!

曆史上,皇帝以大阿哥永璜和三阿哥永璋對富察皇後的死表現的不夠哀痛為由,嚴厲訓斥,剝奪二人争奪儲君之位的資格,更是導緻了兩人多年抑郁。

然大阿哥就罷了,那會兒三阿哥才十幾歲,富察皇後又非二人生母,何至于此?

與其說是二人對富察皇後的死表現的不夠哀痛被訓斥,不如說是皇帝在經曆了嫡子連喪後,不願意将兩個年長的庶出兒子列入儲君之位的考察範圍,提前将兩人摁下去,以便于名正言順地從年紀小的兒子中選擇繼承人。

在冊立儲君上,富察皇後的兒子做為正宮嫡子,具有顯著優勢。隻要是富察皇後所出的皇子,成為儲君就是理所當然。可要是皇帝沒有嫡子,儲君非正宮所出,那就不同了。

大家都是庶子,憑什麼你可以我不可以?正所謂立嫡立賢立長,嫡庶之别後是立賢,但若不是聰明與蠢笨一目了然,賢便是自在人心,于是長幼開始各具優勢。

那會兒皇帝并不會知道自己能活多久,嫡出的阿哥都是早早立的儲君,按照皇帝的慣例,正宮嫡子夭折後,是該考慮再立儲君了。同為庶子,年長的永璜和永璋順理成章就會成為朝臣眼中的儲君備選。

顯然相較于嫡子,皇帝對兩位年長的兒子并沒有那麼喜歡,加上千秋正盛,不免把心偏向更年幼的兒子。可沒了嫡庶之分,賢與不賢又難以定論,若繞過年長的兒子立幼子可不符合禮法。

皇帝自然不能做廢長立幼的糊塗事,所以錯的隻能是兒子。尋個罪名将永璜和永璋直接出局,錯的就是永璜和永璋,而不是皇帝偏心了!

說到底,永璜和永璋被斥,富察皇後不過是個借口,真正的原因是嫡出的兩位阿哥都夭折了,政治因素才是皇帝真正的考量。

這就表示,沒有富察皇後的喪禮,也會有其他罪名。若要避開此劫,最好的辦法就是嫡出的阿哥立住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