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我覺得,你們都不愁,事情就好辦了,我就更不愁了……”韋祎決定轉移話題,“這兔肉你做的不錯,我小時候也常吃些兔子,遠不如這一鍋鮮美。”
“嘿,您那兔子是何處得來?”
“自然是山裡打的野兔。”
“吃野草、惶惶奔走不休的野兔怎麼比得上這用糧食、草料精心飼弄出來的肉兔?”說完這句,錢氿立刻察覺出韋祎在轉移話題,“不成,我這怎麼能叫背後言人長短?我說的是事實!”
“事實也是背後言人長短。”肖豐接話,“你敢當面跟周沖說?”
“不敢。”錢氿回答的半點猶豫都沒有,不敢就是不敢。“我要是當面提這件事,他一定又要去羞愧好幾天,池大哥沒來,誰能勸好他?”
二人的眼神不約而同地轉向韋祎,旋即一齊歎氣搖了搖頭。
“你們有的時候真是讨厭,說不定我就可以呢?”
韋祎決定硬着頭皮上了,這一趟自己也不樂意走,但還是這麼按部就班出發了,時間到了就由不得人,“等快到了東銀官道的時候再叫他跟我走,省得他提前緊張。”
出使大軍在曲喆不情不願的情況下拐上了蘇常官道。
順着蘇常官道走了五天多的時間,已經能看到道路交彙的拐點了,明日大軍就能拐到東銀官道上面去,從南行變回西行。
一切進展平順,韋祎囑咐好龐仁從明天起帶隊緩行,每天隻走原腳程的一半即可。
叫來周沖,分别去脫下铠甲,換上尋常衣裳。
韋祎衣着與平時一般,頭戴黑色軟腳幞頭,身着深寶藍色的方文绫圓領長袍,飾飛鳥紋路,腰上還是那條小羊皮寬腰帶,挂着蟹青色繡月白團花的香囊和檀木色的荷包。手腕上綁了束袖子的護臂和騎馬用的皮護手,足蹬皂色馬靴。
行李并不多,隻包了換洗衣裳和聖上托付的密旨。
翻來覆去考慮了一番,決定不帶禦賜長劍,太過招搖顯眼。
一柄十三寸短劍橫在腰後,一把輕型弩機并二十支小箭一同裝進盒子放在鞍袋中,另外還準備了十幾隻甩手刺,精鋼材質,每隻兩寸長,插在專門的布袋裡,綁在腿上。
韋祎尋思,又不是去龍潭虎穴,用得着帶這麼一身嗎?
穿好了出門他看見周沖,這人拎着自己的九尺長槍就準備上馬了。
“慢着,長槍放下。”韋祎制止他,拎着這大家夥,不拿出官憑來都進不去城門。
“可是,這個……”周沖猶豫着,“出門在外,有備無患嘛。”
“這樣吧,你帶着這個,會用嗎?可以纏進腰帶裡。”韋祎回到自己的營帳,在行李中找出一柄軟劍。
周沖拿來耍了兩下,隻覺得軟綿綿使不出力氣來,沒等刺中敵人呢,劍身就抖了。“重劍末将倒是會些,這軟劍實在不成,我還是帶長槍吧。”
韋祎一言不發地繼續在行李箱裡翻找。“有了,這個送你,保準合适。”
這是兩柄短棍,每柄長兩尺,沉甸甸的。“這兩柄能擰成一根,中間還可以再伸長兩尺,你得閑時把玩熟練了,打人可以出其不意。”
“這個好,家夥還得沉些,打人才疼嘛!”周沖接過來,掂着這重量就覺得喜歡。“隻可惜不是利器!”
“有的用就不錯了,要不你把軟劍也帶上?”把伸縮棍配套的皮卡扣也找給周沖,兩柄短棍可以分别挂大腿外側,有長袍下擺擋着,取用方便不顯眼,不耽誤走路和騎馬。
“軟劍可不敢,我看那東西還挺鋒利,我用着不僅割不到别人,纏在腰上,隻等我彎腰時割我自己呢。”
錢氿在旁邊陪着,吃吃發笑,擠眉弄眼。韋祎走過去問他是什麼意思。“帶這麼一箱子好家夥,我看,是您沒出發之前就緊張過度了。”
十三寸碧血短劍、特質弩機、甩手刺、蟬翼腰帶劍、伸縮棍……這箱東西是羅晏很久之前送的,他擠兌過好幾次羅晏送的東西沒用處,這次卻派上了大用場。韋祎默默打算,絕對不能把這事兒告訴羅晏知道,否則要被念叨好久。
“嘿嘿,腰帶劍,我看着是好東西呢。”錢氿露出一副笑臉來,“那個,你們要是用着不順手?”
“拿去。”韋祎把那柄飽受周沖嫌棄的軟劍拍到錢氿手裡。“你不是弓兵嗎,要軟劍做什麼?”
“我大小也是個将軍了,趁手的近戰兵器總要有那麼一兩樣,”錢氿屈指一彈軟劍,劍身發出了清脆的锵锵聲。“薄如蟬翼,韌如絲綢,吹發即斷,看着銀燦燦卻絲毫不反光,在黑市裡頭至少值五百兩銀子,我存上三年俸祿也買不來,您就這麼送我了,可不準反悔。”
“這東西值五百兩銀子?”韋祎心下生出了幾分遲疑來,“反正也不是我花錢買的。不過,你想用這個做佩劍,哪裡有面子,就等着被人家嘲笑吧。”
凡是軟劍,遮遮掩掩、陰陰詭詭,與人對戰隻求出其不意,一擊必殺,多是女殺手所用,軍中武藝崇尚大開大合,哪有人會用這東西。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才是對壘真意,大張旗鼓地打架那是要面子不要命。要是有誰以為我沒有近戰武器,沖到我近前來,結果我拔出了軟劍,他死前還大吃一驚,哈!”錢氿笑道。
“行,你随便,我們去了。此去若是順利,七天後就可以趕上大軍,若是有什麼不順,便到時候再聯系。”
還是覺得不放心,韋祎又翻出來一把可以藏在袖子中的短匕首,給周沖身上留件利器。
趁着夜色,剛吃了晚飯的韋祎和周沖跨上馬,拐上東銀官道,背對着大軍的行進方向,向東奔去。
東銀官道東至瀝州的州府所在地東海郡,西達西北交通重地銀州歸良郡,韋祎等人現在身處的位置是個好地方,向南趕路兩天即可到蘇州,向東趕路六個時辰即可到達東海郡。
瀝州是大齊國東部臨海重地。海上通商運輸,以瀝州東海郡大港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