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一片孤城萬仞山,春風再度玉門關 > 第26章 第14章 馬革裹屍,葬邊境

第26章 第14章 馬革裹屍,葬邊境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常衡用腳踢走匕首。

打橫抱起常蕪,緩慢朝着将帥府而去。

将帥府門口,江瓊的屍首已經不在。抱着常蕪,轉了一圈看過去,東邊停得十多具屍體中,也沒有江瓊。一直走到内院,那一路上滿是血腥之氣,每隔幾步便有一灘血迹。直走到常蕪房間,把常蕪放在床上,拉過邊上的被子才說道:“蕪兒,哥還有事做,一會再來陪你。”

聞着血腥味,瞧見江瓊的屍首已經停放在了她原本的房間。拿過一旁帕子給江瓊擦拭着臉。而後走出将帥府,在門口找到那華麗的匕首刀鞘。不遠處就見散落的藥箱,拿起朝着大帳而去。大帳門口,再行撿回匕首,插在刀鞘中,再插自己腰間。拿過一張空白紙,按着南懷斌的受傷左手,便按了上去。其後又在藥箱中拿出藥粉,敷衍的給南懷斌上藥。

南懷斌青筋直跳,嘴中哀嚎。

常衡卻是說:“我們軍中,隻一位軍醫,叫你的人。殺了。”

南懷斌疼的一直咬着牙,終是咬的牙齒松動。昏了過去。

後上城樓,同劉為一起堅守。現下城中空虛,他要在這守着。娘把妹妹交給他,妹妹還在城中呢。

這一戰已經不在于他如何守,而在于那邊能否,奪。

若成功,便安順。若失敗,這邊必失守。

到時候整個南境邊境之地,皆被傾覆。所有人皆是難辭其咎。再無生還。這是一場,必定隻能赢的仗。

唯有赢,才能活。

擊雲城那一戰慘烈至極。憑借之前謀劃,奪了擊雲城。雖是知道部署,卻也是意氣用事,并沒有缜密排兵。謀劃不夠,出擊雖是迅速也占了出其不意,但是也損失慘重。

正好趕上晉王大軍。原本要來增援南懷斌。卻是同常文華打了個照面。

常文華絲毫不顧自身生死,奮勇殺敵。直沖進敵人隊伍中,左劈右砍。縱使滿身是傷,卻也是一下打亂了對方隊伍,一下南國士氣大亂。

南國慘敗,潰不成軍。晉王隻得帶人先行撤出。

随後常文華便放出風聲,之前闖入腹地之人,二十六人全部生擒。

晉王得知南懷斌還活着。便改了思量。派了一個人孤身談判,私下同常文華商量,放了二十六人歸國。也是期望這邊還未知南懷斌身份。

可常文華多麼精明。這談判人員一出現,便知道這二十六人中必有高位者。或是其中有晉王要保之人。否則小卒何以讓晉王甘願談判?卻不大軍壓城?加之之前常蕪于大帳說的,還有私下跪在他面前再次學個詳細。

“皇子的命,比城池還重要?若沒有誠意,便不用談了。地府再見吧。我們駐守邊境,從不畏懼死亡。奪城而死,也算英雄一場。自古,便是武死戰,文死谏。從前我常文華立死谏奪回擊雲城,未果,成活。饒了這二十年。這般武死戰也算了結。”

談判之人,早已受了晉王之命,也知二皇子深陷敵國。并未離開,反而代表南國。同常文華,簽訂歸還擊雲城。“隻要常建軍守信諾言,歸還我國之人。我們在此歃血盟誓,哪怕日後一統天下,也絕不從這攻入。”

“一統天下,口氣真是不小。”常文華嗤笑着,卻是應承了。

擊雲城奪下了!

奪城卻無守城人,是為大忌。雲擊城城牆上,隻挂着藍色黃字的一個大大的“常”字。在風中吹得咕咕作響。

常文華也未讓任何人守着擊雲城。

南國若是守信,便不會此刻反悔。若是無信,多少人守城也是無用。也正因為常文華手上的人質,反而退避甚遠。

*

南懷斌送到擊雲城。帶着他來奪的那已無用的錦布。他左手貫穿之傷極其嚴重。也一直昏迷不醒,可仍是留有一條性命。除了他還有二十四個人生還,一人死亡。可南國隻要南懷斌還活着便成。

退至遠處。晉王帶着大軍在那等着。從昏迷的南懷斌手中,拿回滿是血的錦布。晉王表情淡然,一一掃過辦事失利的二十四人。

那二十四人,低着頭,接過旁人遞來的利劍,自殺殉國了。

晉王把錦布遞給另一人,那人收在懷中。晉王道:“已經無用了。擊雲城已經失守,這的布局圖早已空紙一張。可拿回,便是從不從丢失,從不曾犯錯。”

那人大喊:“二皇子英勇守護擊雲城。重傷受創,現帶回京中療傷。這二十五人奮勇抵抗,同其他身死将士皆是為國奮戰。厚葬,發放撫恤金,厚待親屬。”

*

那一戰回來時,幾乎所有認識常蕪的人,都不在了。司馬都尉也不在了,作為“異心”之人,常文華在回來路上,解決了他。從此軍中,再沒有另一個舌頭。至少眼下軍中,沒有了。

常文華奏報上寫:

晉王大軍壓境,不得已開戰。後且戰且追,一舉奪下擊雲城。

附上戰死人員名單:

司馬深蔚都尉、劉葵路将軍、陳六都副将......英勇殺敵,而亡。

一切落定,常文華親手在将帥府後頭,找了一塊風景稍好之地,一捧土、一捧土的挖了一個大坑。抱着江瓊,葬在那裡。常文華并不讓任何人插手。獨自弄得滿手傷痕血迹。

常衡、常蕪跪在邊上,白衣素裹,頭綁白帶。常蕪頭發都未像往常一般束起,隻是用白色絲帶半紮起,綁了個小髻,披散大半的發跪在那。臉上沒有一絲血色。雙眼呆滞。手指上已纏了布,簡單包紮。

他們身後隻有身受重傷,險死還生的兵士們。一個個纏着繃帶,血迹透出。唯一不大狼狽的,便是常衡和劉為。劉為還在城牆之上獨自守着。若有情況,便會打鼓示警。

原本常氏在平川有族墓。可常文華并未找人送陵。因為待他百年之後,他也想葬在這裡。同江瓊在一處。

用滿是血的手指,寫了一個血色墓碑:愛妻江瓊之墓。

小字在側:夫常文華立墓。建元三十七年。卒于奪城之役。

邊上還有一塊木闆,寫着常文華夫婦之墓。側放在墓穴之上。

待他下葬,便立在這,相替。

風吹拂起,此刻并沒有風沙。而是濃重的血迹之味飄散在空中。幾日了都未飄散。仿佛那些原本的風沙,都被血迹蓋住,一時之間再也無法飛旋于空。

随後他們身後的兵卒動了。在邊上又挖出一個大坑。

常文華拿起邊上的一塊空白木闆,再次寫上:常二子常蕪之墓。

小字在側:父常文華立墓。建元三十七年。卒于奪城之役。

常衡瞧見,皺着眉頭,一臉凝重。不知意欲何為。

常蕪卻十分淡定,站起身準備便那麼在這坑中,陪着母親,也是一個出路。剛站起身,卻被跟着起身的常衡一把抱住。

常文華未動。

一個滿身是傷的兵卒過來,一把奪下在常衡腰間的匕首拔開,反手拿着。

常衡艱難吞咽一下,口中輕輕說了句:“不。”輕微搖了搖頭,一臉的痛苦,急忙死死抱着懷中的常蕪,淚水一下充滿眼眶。不知父親是否真那般狠心,曾在回城前下過什麼命令?

那兵卒卻是緩緩擡起了拿着匕首的手。

常衡抱着常蕪不自覺的後退了一步,常蕪卻是未想退。此刻被常衡抱在懷中強退一步,重心不穩,便把重量統統壓在常衡身上。常衡顯然失重,抱着常蕪一道栽坐地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