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鍋】
鍋是一種用于烹饪食物的工具,常用鐵或鋁等金屬制成,當然也有陶制鍋、搪瓷鍋等等變種。但這個字也可以被納入詞組後當作動詞使用,比如:甩鍋。
如果你也在社會上摸爬滾打過一段時間,不可能對這個詞感到陌生。無論是在職場,還是在日常生活中,甩鍋行為的發生頻率之高都令人發指。簡而言之,這是人類為了規避過于重大的責任而進化出來的一種生存本能。
甩鍋往往伴随着“過失”“錯誤”,因為犯了錯、搞砸了,所以需要甩鍋。這其實是一種很有必要也很有用的技能,因為在重大過失發生時,所謂的“錯”往往并不在一個單獨的人,它與時下的環境、多個部門(人員)的舉動,整個系統的運作機制,甚至是機緣巧合都有關系(這,大概也是為什麼多數都市白領最後的歸宿都是算命和占蔔大師)。人們都隻是在湊合活着,給自己謀條生路,誰能想得到,比如說,東京奧運會的财務空缺竟然無論如何都彌補不上,甚至還被媒體報道出了離譜的假賬賬面呢?
隻是一點點的貪婪,一點點的懶惰,一點點的心存僥幸。誰能說錯全在那個卧軌自殺的财務部長身上呢?但是那口大鍋最終還是他背了起來,他死了之後整個事件也就不了了之,誰也沒再關心錢去了哪兒。
到頭來,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我也知道,我在警察局爆炸這件事中需要承擔的責任可能并沒有奧運會财務部長那麼多。畢竟,扔炸彈的人不是我——如果要上新聞的話,我隻是一個牽涉其中的普通人。
有一點點愚鈍,有一點點心存僥幸,有一點點過于樂觀。
如果說上面的這三個特征是我的罪過,我也隻得承認。
我當然可以為自己開脫,這是很簡單的事情,一個步入社會的成人無論如何也該學會不要凡事都把鍋攬到自己身上,因為找下家在這個時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凡事能糊弄過去就糊弄過去,活得太明白對一個普通人來講總歸不是什麼好事。
無論是能力還是為人,我自認都不如漫畫裡的主人公,所以我不會上趕着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我隻是一個普通的人,不是什麼超級英雄,活得狡猾一點又怎樣呢?
我隻需要和大部分人一樣,往後退一步,然後看着财務部長跳下鐵軌。
如果要怪的話,就怪那個委托揍敵客的人,或者按下引爆按鈕的伊路米,無論如何也輪不到我——
但是。
但是……
耳邊的尖叫聲,警車和救護車尖銳的笛聲,彌漫在空氣中的燃燒的焦臭,混亂的街道,死亡。
這一切,本可以不必發生。
如果我不告訴警察揍敵客的事情,如果我不去那家餐廳,如果我沒有貪便宜,答應作者來這個地方“度假”。
如果當時我堅持要回去,如果我稍微警覺一點。
因為在這裡,我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無辜而單純的路人。我看過漫畫,了解角色。何止了解,我對他們講過的台詞都了如指掌,他們自己可能都不記得自己說過的話,我記得。
我還記得有一次下班回家,過馬路的時候身後忽然發出一聲巨響,回頭一看隻見一輛黑車撞飛了騎自行車的人。她倒在地上一動不動,剛買的晚飯灑了一地。旁邊的那個小男孩,可能是她的孩子,他在千鈞一發之時跳下了自行車,但是媽媽已經沒了。
他以後會怎樣呢?本該坐在桌邊享用的晚飯灑在了地上,他晚上會在醫院或者警察局吃飯嗎?他還有其他的家人嗎?他會如何想起這一天呢?
他回想起來的時候,會甯可自己沒有跳下自行車嗎?
我不知道。
我隻知道,當時的我不敢繼續去想這些。
我不敢……
回過神來的時候,我已經站在枯枯戮山巨大的試煉之門面前。
我不記得自己是怎麼到這裡來的,但肯定是坐飛艇吧。現在到了我一直心心念念的打卡地點,我卻沒有興奮或激動的感覺,甚至不是很想拍照留念。
身後的人安慰似的拍了拍我的肩膀,語氣輕快地說:“走吧。”
我知道,他要帶我去簽保密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