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安室透的拒絕,山崎沒有感到失望,也沒有其他多餘的情緒。
他隻是默默地收起邀請函,然後無聲地觀察着安室透。
三人行必有我師,在山崎無意識地學着安室透的一舉一動時,安室透也在把山崎當成老師。
那時的山崎搞不懂自己的想法,經常會把自己拐到死角裡去,安室透自然不會當一個知心大哥哥給他解答迷津、引導他走出牛角尖,沖動他的人生導師。
既然已經逮着了一個甘願跟在他身邊的烏鴉組織成員,安室透自然是利益最大化。
首當其沖的就是打聽組織的情況。
山崎學着女生C歪歪腦袋,然後毫不猶豫把組織的情報賣給對方,包括但不限于人員儲備基地武裝。
安室透默默在心裡給山崎這個熊孩子的側寫上“疑似不忠誠于組織”概率增加三分。
在日積月累的相處中,安室透和山崎明裡暗裡損了組織多少利益,根本數不清。
于是疑似的概率直線上升,到了九十。
還有一成,安室透的側寫中添加備注:父親的影響很大。
隻要山崎的父親還在,損害組織利益也隻存留在叛逆的階段,山崎終究沒有勇氣做出背叛的決定。
除此之外,有着山崎在背後指點,安室透少走了很多彎路。
山崎說:“你身上總有一種近乎于天真的陽光氣息。”
這是吸引山崎的原因。
若是不做掩飾,想要在黑暗裡站穩腳跟,不狠狠地摔個跟頭怕是很難。
“站在黑暗裡的你,比明珠還要璀璨。”
雖然山崎很遺憾地明确了自己還是喜歡聽話的孩子,安室透的性格過于獨立,并不是他所喜歡的小弟類型。
但心裡的喜愛還在,安室透想要進入組織,山崎就把這個當成一個任務,盡可能地把他所看到的、所會的全部告知安室透。
任務中的山崎還是個非常靈活的模樣,隻是孩童時期的他拉下了厚厚的薄膜,把他和這個世界隔絕,所以情感隻停留在表面,永遠都到不了心底的最深處。
“一個合格明珠,是會學會利用空氣中的塵埃,在自己的表面蒙上厚厚的僞裝。隻有讓人無法窺見那耀眼的光芒,才能讓人相信你是屬于黑暗的。”
安室透若有所思。
在山崎的指點下,安室透快速成長起來了。
一個心狠的人,未必就一定需要手刃敵人。
适當利用他人力量也是一種策略。
當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與之抗衡時,你可以适當把周圍存在利益沖突的幫派,以及官方的組織給你做輔助。
F國内,無數個違法走私組織就在兩人的實驗中湮滅。
“不必擔憂别人會質疑你是官方派來的卧底,救人也好,殺人也罷,隻要你不表露出任何心虛,理直氣壯,旁人也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
山崎想了想補充道:“當然,救人救得到太多了,也需要正當的理由,要不然會招來某些人的質疑。”
“哪怕是在我的組織裡,利用官方力量為自己謀利擦屁股的多了去,隻要你擁有能力滲透進去,隻要你不被他人發現,你沒有必要把兩條界限劃分得那麼清楚。”
那些敵對的組織幫派就算了,沒有冷靜理智心性單薄寡欲的領頭者指引,貪婪的人心最是容易被人煽動,但是官方不同。
若是沒有這個能力滲透進去牢牢掌握在手裡成為掌心的武器,一朝不慎被反噬,死字都不知怎麼寫。
所以能把官方的力量當成自己武器的少之又少,因為他們沒有這個能力在健全穩固的組織高層安插自己的人,就像是官方組織無法在烏鴉組織高層裡安插自己的眼睛一樣。
但是利用普通警察給自己擦屁股的例子還是蠻多的。
用山崎狡辯的語言就是:那些警察不會察覺到背後有一雙手在牽引着他們,而自己還能減少資源浪費,怎麼能稱不上雙赢呢?
安室透好像找到了在官方和烏鴉組織中遊走的平衡。
七年後,哪怕有人窺見安室透與警察談笑風生,也沒人相信安室透是官方的卧底。
當對一個人的印象足夠根深蒂固時,就無人能夠打破這層屏障,除了他自己。
但很可惜,那人甯可相信自己是卧底也不願意打破對波本的那層濾鏡。
山崎很喜歡和安室透坐在一起聊天。
每一次與他坐在一起喝酒喝茶時,心裡總是覺得很平靜。
說不出來的平靜。
未來的他在後勤組酒吧裡沉澱了兩年才恍惚領會到此刻的心情。
安甯,平和,沒有波瀾起伏,有的隻是朋友間輕松而愉快的聊天。
不會再有無窮無盡的任務。
沒有受制于人的痛苦。
更不會有眼睜睜地看着毛團死去的無能為力。
有的隻有甯靜。
仿佛整個人都在刹那間平靜下來。
他第一次感受到生活的味道,是甘甜的,是風輕雲淡的。
山崎回歸組織後的某一天,接到了組織的任務,讓他去打探新冒頭的情報分子安室透,看看他是否能夠招攬進組織,是否有資格被組織招攬。
山崎歪頭,想了很久後,在報告上寫了很多中肯偏贊美的詞語,過了一段時間後,一份堪稱完美的報告被交了上去。
他不知道安室透打探組織消息目的為何,但他也不在乎安室透會給組織帶來利益還是損失。
當然,打探安室透情報的不僅僅是山崎一個人,還有其他的情報分子。
朗姆對安室透非常看好,但是生性多疑的他可不會聽從山崎的一面之詞。
琴酒性格果斷,但沒有足夠讓他看重的能力,他可不會理會一個赫赫有名但很可能是虛有其表的人才。
于是安室透在收到來自山崎來信後的某一天,他同時收到了朗姆和琴酒的邀請函。
開啟了他的端水大師生涯。
在朗姆眼裡安室透是他招攬進來的能者,可在琴酒眼裡安室透是他安排去情報組的眼睛。
久遠的未來中,波本遭遇了一場“警察廳卧底身份暴露”的危機,琴酒小黑屋審訊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