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秋歸彩鸾 > 第14章 第十四回

第14章 第十四回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才過正午,日頭正烈,是最熱的時候。偏生太子心中着急,一路打馬,待到康王府外,滿臉通紅,汗如雨下一般。

戍衛不敢怠慢,先迎了進來,又着人通傳。待康王趕過來,見他打着扇子喘粗氣,嘴唇煞白的,也唬了一跳,着人再取兩盆冰,摸着涼茶不燙了,遞給他道:“二哥,再着急的事兒,這麼熱的天,都該等一等。你是儲君,關乎國本,這般不在意自己身子骨,仔細父皇知道了發脾氣。”康王打着扇給他扇風,等冰盆送來,曉得他這般急定有要事,便屏退了侍從,道:“究竟什麼事?”

兩盞茶下肚,又墊了塊點心,太子的臉色才緩和了,從他手裡奪過折扇自個兒扇着,将晚上的事、皇帝的話一五一十說了。

“歇一會兒,便跟哥哥走罷,總得趕在動手前知會一聲。”太子歎息,道:“無論永嘉怎麼想,咱們都不能讓她這麼想。南楚的細作一個都留不得,否則她才坐不穩你的王妃、難以在京都立足。”

康王年輕,聽完愣了半晌,才理清其中的關竅。他這才明白,酷暑之中,太子乘馬趕來的深意。康王站起,拱手作揖,輕聲道:“父皇、二哥此中為我計較,用心良苦,光儀此生不忘。”

太子擡手扶着他,道:“聽得懂,便與我同去吧。”

距離成婚沒多少日子,永嘉長公主按宗正寺送來的文書,仍居嘉禧宮,除非宮中宣召,已不出門,一應事宜皆聽的安排。

是以天色未黯,得侍女來報,太子、康王一起登門求見,心裡不由咯噔。

北土碎裂,長達百餘年割據,生民凋零。生死之下,原先本在瓦解的禮教,也進一步有崩塌的架勢。齊國自烈祖于一狹地騎兵,得了中州、得了三州,一統江北,本身的男女之防便不重。但為南楚習俗,彼此在湖中涼亭約見。

侍從們遠遠站着,亭中三人,太子、康王居左,永嘉一身素服,為了楚國的臉面,戴了面紗,臨水綽約,風姿已成。

太子先緻歉,繼而将名單交給康王,讓她的未來夫婿遞給她,才道:“公主一路來我長安,不挾舊仆不留甲士,此等魄力,本宮身為男兒,亦感欽佩。是以禀父皇口谕,本宮親查,來與長公主方便。”

康王欲言又止,太子卻攔住了他,從永嘉微蹙的眉眼中,看出了些許不甘心。他明白了永嘉已對他要說的話有了猜測,沉聲道:“這些細作,本宮不管長公主從前有什麼謀劃,即日起卻與你再無瓜葛。今夜之後,希望長公主謹記——這裡是京都長安。”他輕聲轉達了皇帝的口谕,仍按着康王,道:“長公主乃南楚第一人,天下大勢不必我多舌。不過是故國故人割舍不下,此乃人之常情。”

“長公主為故人肯舍己身,然我大齊海納百川,四郎待你更存真心。過些日子,你便是我趙氏婦,是本宮弟媳,是趙氏皇族之人。一家人,合該和睦相處。此皆本宮肺腑之言,請長公主細思。”

說罷,太子拱手,又拍了拍康王的肩頭,邁着步子離開亭子,将那一對未婚男女留下,有機會說幾句話。

面巾之後的臉苦笑着,永嘉轉過身,望着盛夏荷塘,眼角竟是濡濕了。自建邺失守、桓帝駕崩,苦苦支撐至此,她滿心疲倦,幾近麻木,隻道:“勞累太子和康王跑一遭,這份心多謝了。”

康王心生憐惜,見她将那紙條抛入荷塘,欲言又止,與她并肩站着,半晌方道:“本王曉得,若非你的父親怯懦不堪用,或許我沒有機會在你最好的年歲遇上你。然……世情如此,公主也沒了選擇的餘地。”

“你嫁來是和親的,但這門婚事,是本王去宮中,懇求了父皇得來的。本王待公主是有真心,此前的話,沒有一字是假。這件事父皇和二哥本可以瞞着你我,但卻在做事前告知,是我父行事磊落,是我二哥體恤弟兄。我待你之心誠,待父皇、兄長隻更甚之。若長公主肯斷了那些妄念,你我成婚是和睦夫妻,本王許諾,此生絕不納妾,一心一意待你。将來渡江南下,亦會全力保你故國百姓。否則,本王供着個王妃,不過耗費錢财罷了。”康王一番話,自體貼誠心變得刻意薄情,落在永嘉耳中,實在太好分辨。

“細作是祖父昔年埋下的,他駕崩前的确悉數交給了本宮。不管你信不信,本宮沒有啟用他們的心,踏入京都以來,也沒見過任何一人。”永嘉轉過臉,望着康王,直言道:“本以為毫無動作,能躲過你們皇帝陛下的眼睛……将來好叫他們返回故土,不必過這提心吊膽的生活,死在異鄉為異客。”

康王怔了怔,搖頭道:“你以為,他們全都會死?”

“既是細作,洩了身份,哪有活命的道理?是本宮優柔,一開始就該告訴他們回家去,偏是我恐此舉會令你國生疑。”永嘉歎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