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天不送了?”
顧鴻筝頹唐地坐在床邊,緩緩閉了眼睛。她的内心有些失望,不僅是對陶循的舉動,也是對自己的倔強。有句話說得對,别早早地就否定自己,還會有更錯誤的選擇等着自己呢。她第一次有了耗不起的感覺。
時雅在電話裡對耿桑說自己實在是等不起了。
“你大兒子要上學,小兒子又在醫院打吊針,兩邊老人在幫忙,但我又要上班,對于家事真的是忙不過來了。我想過了,隻要你能調回來,工資少點就少點吧,總好過家不成家。”
耿桑回說:“我在找機會呢,再等等。”
時雅問他什麼是機會,等來等去一場空。“我是真的受不了了,如果哪天我瘋了,你可不要抱怨!”
耿桑告訴她,或許不必那麼急,他看到公司有了要将他調回去的苗頭。
“真的假的?你該不是口無遮攔亂說話了吧?”
耿桑的領導突然讓他帶新員工,将自己的經驗和技術幾乎要傾囊相授。他嬉笑着反問可不可以不教,領導闆起臉反問他:“如果你不教,我讓你現在就走,你說可不可以?”說罷轉身就走,留下新員工與耿桑尴尬相視。
耿桑心裡有了譜。教就教呗,反正也沒說具體時限,那就慢慢教。
他在公司裡是屬于比較好拿捏控制的一類,因為他有房貸,還有兩個兒子,自動離職是絕對沒有的,領導就喜歡他這樣的人,不能說可勁兒欺負,适度掌控一下也不是不可以。他曾幫着人事一起面試應聘者,上來就問對方婚姻與經濟狀況。他不解,人事也不告訴他原委,那就自己慢慢悟,終于悟出一點門道:那樣的人,不想幹了就偷摸消失,完全控制不了。
領導想趕你很簡單。帶頭孤立你,利用職權散播對你不利的言論,進而刻意醜化你,大家因為忌憚領導而将信将疑,被迫選擇疏遠,将你邊緣化。等你後知後覺,你已經從重要的崗位調整到了無關緊要的職位上,再将容易出錯的活兒扔到你的面前,等着你主動跳進挖好的坑裡,幹得多了說你越俎代庖,幹得少了追究責任,反正就是出力不讨好。
有時候也會讓你閑着,表面看起來你是賺了,白拿工資不幹活,領導其實是在與你打心理戰,弱化你的優點。等你養成了懶散的習慣,忽然有一天扔給你一項不擅長的工作,再稍稍誇大你的優點,或者給點小恩小惠,讓你沾沾自喜,心甘情願聽從指揮。這時候,領導開始抓細節,挑三揀四,頻繁提意見,嘴裡說着一切都是為了你好,背地裡卻做着打擊你自信心的行為,抓住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錯誤,毫無預警地将你踢出去。
所以說,有時候你受同事的欺負,不見得就是你的問題,而是領導在背後“搗鬼”。他一方面需要你、欣賞你,另一方面又覺得你是個負擔、是個累贅。他在糾結要不要留下你,又觊觎你的能力和聽話。他手裡的天平不受使喚,傾斜不定。
耿桑在職場混了十幾年,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門道。他才沒有那麼笨呢,教會了新員工,說不定他要成為閑角兒,甚至要被掃地出門。慢慢教吧,說不定教着教着就不用教了,新員工受不了的時候就先行一步。
時雅問他怎麼辦,她一個人操持家務真的是力不從心。尤其家裡有兩個男孩子,還是得有個父親的角色在場比較好。
耿桑說他已經有了對策,那就是抱着随時辭職的想法工作。每天上班前先對自己打打氣。
“再堅持一個月,掙到這個月的房貸。”
“再堅持一個月,過年帶全家去旅遊。”
“再堅持一個月,還能換兩部新手機。”
“再堅持一個月,可能會将調我回去。”
“再堅持一個月……”
回頭看看牆上的日曆,自歎一個周的時間過得可真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