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項到熱身的這一階段,粵省隊的氣氛并不是很好,在跳馬沒有優勢,強項高低杠發揮失常,已經掉到了團體第五的情況下,粵省隊的每一個人的情緒都不如先前那麼飽滿。她們的主将李雯瑜更是像丢了魂一樣,熱身的時候做一個動作就掉一下,急得林媛圓在場下拼了命地大喊動作要領,讓李雯瑜“集中注意力,想好動作”。
“也得虧是熱身的時候,正式比賽要是這麼喊,罰分都罰死了。”葉秉源搖搖頭,一臉擔憂地注視着弟子顫顫巍巍、宛如喝醉了酒一般的動作,歎了口氣,“這種狀态還是降難度保平安為好,但小瑜這孩子……”葉秉源和林媛圓互相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自己親手帶了近三年的孩子,他們怎麼會不知道李雯瑜一倔起來就聽不進任何話,憑自己的意志行事的性格呢。看着粵省隊的平衡木第一人李雯瑜舉起雙手向裁判示意,兩位教練心中一齊閃過了“别掉就行”的念頭。
事實證明,當你越不想看到什麼時,什麼就越有可能發生。
李雯瑜的小翻上上來就是一個中晃,前手翻前團的重心全部偏到了木頭外面,幾個跳步的開度和落木也大失水準,幾個連接更是斷得七零八落,一個C組的720下也向後跳了一大步。
沒有奇迹發生,粵省隊的敗局似乎早已奠定。李雯瑜那一套10分的高低杠就像推倒的第1張多米諾骨牌,引發了一串的連鎖效應,帶着她,也帶着粵省隊一起滑向了深淵。
李雯瑜一下一下地用力扯着繃帶,仿佛每一根繃帶都跟她有着深仇大恨,葉秉源看着弟子頹喪的樣子,也隻能蹲在她的身旁,看着她發洩,時而輕聲細語耐心安慰,時而面帶嚴厲輕聲訓斥。但現實往往不會給人留任何情面,12.200的平衡木得分就白紙黑字地放在在顯示屏上,她願意看也好,不願看也罷,都無法改變這個事實。
此時京市隊99年的老将,參加過裡約奧運會的林疏桐已經舉起手臂向裁判示意了。她曾是一位以跳平自三項為主的全能選手,卻因為較重的傷病在巅峰期選擇了退役,現在她一邊讀大學一邊抽空訓練,倒是每天都過得很充實,全運會也恢複了跳平自三項為京城隊湊一湊團體。
前團上,D組的上法落木稍稍失去了平衡,但林疏桐以一串手部舞蹈掩飾了過去,團身前空翻,落木生根。小翻拉拉提幹淨利落,交換腿跳接交換腿跳轉180接倒叉,CDB的0.3加分成功拿到,前挺接豎分跳接橫分跳,交換腿結環接小翻,側團,幾串連接都成了,後直720下也是穩穩釘住,全場更是掌聲雷動,為這位因為熱愛仍堅持在賽場上的老将喝彩。京城隊綴滿亮片的“大紅袍”在燈光的照射下襯得林疏桐神采奕奕的眼睛更加明亮。
“桐桐姐真得好擅長木上空翻啊!恢複沒多久就把難度提到6左右了。”丁蓁宜不由得感慨。
“是啊,裡約周期她的平衡木才是真正得亮眼,把小小直、前前團都放在一個成套裡做,還有前團180和前屈呢,而且重心都很高,”丁知文的話語裡充滿了回憶,“當時我剛進國家隊,我們寝室幾個男隊員都對她的爆發力和體力刮目相看呢。”
“對對,她還練過後直360和團旋下呢,那可是2個G組空翻啊!你們看外網上對她14年青奧會平衡木決賽的那一套的評價了嗎,那可真是清一色的‘誇誇’,羨慕不來的那種。”程思佳的話倒是把丁蓁宜和丁知文都逗笑了,想也知道高平“天殘”程思佳對這種能在平衡木上如履平地的人有多佩服。
“她自由操技術也好全面,當年720旋和0.4挂串全都是信手拈來,邊角連氣都不帶喘的。而且她連前手翻和側手翻系列的上馬騰空都好高,我前手翻就完全不會借力。”丁蓁宜一臉羨慕。
“哈哈,謝謝小蓁啦,不過我聽說某人的720旋也快登陸了嘛。”林疏桐拆下繃帶,朝着丁蓁宜莞爾一笑。
“時間早晚問題啦。”程思佳也跟着附和。
“哪有,現在也隻敢往軟墊子上落,地闆上也要鋪一層墊子才敢做。”丁蓁宜被說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防傷而已啦,再說了,你還小呢,也沒必要這麼着急啊。”程思佳笑了。
林疏桐的平衡木分數很快打出,6.0的難度認滿了,完成分打了8.333,算是給平衡木這一“好練不好比”的項目開了個好頭。
“還好了,接下來雨辰壓力也能小點。”程思佳想起剛在扒在自己身上的那對雙胞胎,松了口氣。京城隊預賽平衡木的人均一個大失誤還令她心有餘悸呢。
粵省隊07年的小将林一恬以一個高飄的拉拉提上開始了她的平衡木成套。
小翻後團,BC的連接滿足技巧串特定。
交換腿跳接跨跳結環接小翻,一串CDB的混合連接順利完成,但她的跨結環有着華國隊非常明顯的通病,前後腳沒有同時達到最高點,并且開度不足。
挺身側空翻接橫分跳接鹿跳,落木有一個中晃。
立轉360滿足特定,交換腿結環接小翻接豎分跳,挺身前空翻接劈叉結環接倒叉。不得不說,林一恬的跳步開度和混合連接的韻律都是極好的,整套平衡木除了跨結環和那個中晃之外幾乎看不到什麼扣分點,她的近木舞蹈——縱木大背弓做起來從容而又大氣,似乎帶着一些和别人不同的氣質,下法的後直720下向後跳了一小步便站定。
林一恬和粵省隊的姐姐們擊完掌之後也蹦跳過來和京城隊的隊員們一一握了手。
“小恬很棒,好好加油練啊,争取來國家隊。”丁華梅也給了她一個擁抱。
“還不快謝謝丁導。”粵省隊的領隊楊丹琳見狀趕緊上前搭話。
“謝謝丁導!”林一恬倒是沒那麼多心眼,大大方方地道了聲謝。
“唉,丁導啊,我們小恬平自都有潛力的,您要能看上她,那可真是太好了。”楊丹琳趁熱打鐵,向丁華梅宣傳起了自己的弟子,被國家隊一組的教練看上,這樣一個好機會她怎會舍得白白放過。楊丹琳拉着丁華梅東扯一句西扯一句,完全忘了自己隊伍裡下一位要上場的曹語婷正眼巴巴地等着她指導呢。
“小恬動作很輕盈,木感也不錯,19年全青賽的自由操給人印象也很深刻,絕對是有潛力的。”丁華梅摸了摸林一恬毛茸茸的腦袋,笑着說道。
“那是,我們小恬木頭上高難度的技巧串也已經練出來了,自由操也還有儲備難度,跳馬雖然隻有360但推撐還是不錯的,就是她在杠子上有點不大開竅。”楊丹琳順水推舟,開始滔滔不絕地介紹起了林一恬的基本情況。
“沒事沒事嘛,每個人都有短闆嘛,能補就盡量補呗。”丁華梅解釋道。
“那就好那就好啊,”楊丹琳一副心滿意足的模樣,“我本來還以為你們組看不上杠子不好的選手呢。”
“唉唉,我怎麼感覺有被冒犯到。”聽到了全程對話的程思佳對身邊的丁蓁宜和林疏桐打趣道。
“我也是我也是。”丁蓁宜和林疏桐笑做了一團。
“别介啊,楊導就是這樣的。”林一恬略顯羞澀地解釋道。
“沒事沒事,省隊的教練總希望向國家隊送人,也是人之常情嘛,尤其是粵省隊這樣的強隊,大家都能理解。”丁知文以一種大哥哥安慰受驚的鄰家小妹妹的語氣說道。
林一恬的臉一下子興奮得通紅:“你就是丁知文嗎?我特别崇拜你,等會可以給我簽個名嗎。”小姑娘的眼神裡難掩喜悅之情。
“可以是可以的,但是你要先答應我比好後面的比賽。”丁知文笑着回應。
“嗯,謝謝你!”林一恬壓抑住語氣中的興奮,故作鎮定地回答。
6.3,8.133,林一恬的平衡木總算讓粵省隊看到了一絲絕處逢生的希望。
“蓁蓁你看到了嗎,你的跨結環也差不多是這樣的,而且下個周期FIG限制了成套中的結環數量,回去還是要把s180磨好啊,或者加個網紅跳。你看你霏霏姐的側網網多好看。”楊丹琳總算想起了站在場邊眼巴巴等待着的曹語婷,被迫結束了這場談話,丁華梅終于騰出功夫來敲打丁蓁宜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