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鵝黃上柳條 > 第23章 晝短夜長

第23章 晝短夜長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一連好幾個晴天,陽光都特别足。

後山的棗子已經摘完了,紀娍撿了好些出來切成了片,鋪在竹曬匾裡擱在了院子裡頭。

家裡的葵瓜子,她也時不時地要拿出來翻曬翻曬。

這些事兒做起來倒不難,就是有些瑣碎,十幾個竹曬匾裡的棗片挨個兒翻面也确實是個大工程,小婵就跟着她忙活這些。

紀枝則是每日跟着紀老三去山裡頭撿枯枝裝枯葉,眼見着屋檐下的柴火已經堆得有半面牆那麼高了。

除了柴火松針,他們二人還背了好些闆栗回來。

圓滾滾油亮亮的栗子脫了栗苞,鋪在太陽下曬幹,再一層沙土一層栗子地放進瓦罐裡保存起來。留着冬日裡拿黑糖水煮來吃或者是跟紅棗一起熬粥喝。

何氏則是在給家裡人做棉鞋,她把舊冬衣裡頭的老棉花拆了出來做裡兒,又尋了兩件又破又舊的粗布衫子做面兒,成日地坐在院子裡忙乎着。

幾個孩子的冬衣她交給了劉婆子去做,一是因為她在針線活兒上面上手比較慢,怕下雪前趕不及;二是因為她覺得自己的做工比較糙,怕白瞎了那麼好的布。

她在從隋家帶回來的幾匹好布裡選了橘紅色的給幾個孩子做冬衣,這匹布是棉布,軟和又耐造,穿起來還舒服,是最适合不過的。

何氏還特意交代劉婆子給做大一些,幾個孩子都到了年齡了,年頭年尾的身長能差一大截。

紀娍尤為明顯,自打那次磕破頭醒來之後,飯量大增個子也跟着蹭蹭長,眼瞧着就要超過紀老三他閨女了。

“行!我給幾個孩子做大一些,就是袖子長了,做起事來有些不方便……”劉婆子覺得冬衣本就厚重,若是還要再挽兩圈袖子穿難免有些伸不動胳膊。

“這樣,我把衣服做大一些,袖子先不做太長,能蓋住手就行,到明年秋天再接上一截兒袖子也不耽誤她們冬日裡頭穿。”她想了一會兒,決定還是讓幾個孩子穿得舒服些。況且接袖子這種活兒也花不了多少時間,明年她再給接上就行了。

“得虧是找你來做的,要是我肯定想不到這些。”

……

白日短黑夜長的這段日子,過得格外地快。紀娍覺得自己不過才眨了幾次眼,寒月就要過完了。

最近連着三五日都是陰沉沉的,偶爾還會有冷風吹過。

雖說還沒開始下雪,但是這天氣已經不再适合翻曬東西了,紀娍和小婵就跟着紀老三還有紀枝進山撿了幾天柴火。

雖說家裡的柴火已經足夠他們用了,但是多備一些總沒什麼壞處。

再加上劉婆子怎樣都不肯收那幾件冬衣的工錢,何氏就打算給她多挑幾擔柴火過去。

那幾件冬衣做得特别精細,針腳密實又勻稱,看起來闆闆正正的,穿在身上又軟和又暖和,三個孩子都喜歡得不得了,何氏看着也開心。

衣服剛送來那一日,天還是晴的。她給幾個孩子試穿衣服,沒想到她們穿上就舍不得脫了,三個人穿着橘紅色的冬衣蹲在院子裡頭給竹曬匾裡的紅棗片翻面兒,遠處看起來跟三個熟透了的小柿子一樣。

去給劉婆子送柴火時,何氏手裡的針線活也才剛做完,五雙棉鞋還有一件馬甲,她愣是從從寒月下旬做到了冬月中旬,做了二十幾天,差點兒要了她半條命。

她直慶幸當初那三件冬衣沒留給自己做……

“一擔就夠了,李山家的也給我送了不少呢,我一個人也使不了那麼多。”劉婆子正在家裡忙着,聽見外面有了動靜就出來看,發現是何氏正在卸柴火。

她也沒攔着,之前何氏送工錢給她,她沒要,何氏就說要挑幾擔柴來。

這些日子她一直坐在家裡縫衣裳,也确實沒時間去山裡頭撿柴,于是就同意了讓何氏送柴過來。

“使得了,一個人也是要一天煮三頓飯,燒兩鍋水的。”

“多些總沒壞處。”

“你進去忙着吧,我再挑幾擔。”何氏邊說着邊伸手指了指天,“雪可說下就下了。”

這日的天空明顯比前兩日還要陰沉,怕下了雪後挑着柴火不好走,何氏就想趁着能挑的時候多挑一些。

忙活了一個多時辰挑來了幾擔柴火之後,劉婆子總算是将何氏給攔了下來,她帶着何氏到屋子裡坐下,給何氏倒了碗水,又給何氏塞了一包東西。

“這是什麼?”

“我做完被子之後還剩了好些棉花,就做了幾雙棉護膝。”劉婆子把何氏手裡的東西又拿了回去,将外面的布拆開了,裡面包着的是一雙醬色的護膝,填了棉花做得又大又寬又厚實,護膝上面還有三組綁帶。

“給你一副,給石群家的趙五娘一副,給孫大樹家的李三花一副,剩下的你幫我捎給李山家的。”說着,她又轉身拿出了一副靛藍色的。

“冬日寒風入骨,捆上這棉護膝身上能暖和不少呢。”

何氏看了看手裡醬色的棉護膝,又看了看外面的柴火,還沒開口說話,就叫劉婆子猜出了她的心思。

“可别再給我擔柴了,真的夠用了。”

“成,那我就收下。”

“李山家的我也給她捎回去。”

“你便替我再跟她講一聲,别給我擔柴來了,已經沒地方擺了。”

“好!我跟她說……”何氏一邊笑着一邊将兩副棉護膝放進了空蘿筐裡,挑起了它們轉身往家裡走去。

雪就在何氏轉身的時候,無聲無息地落了下來,落在何氏蘿筐裡頭的兩雙棉護膝上,落在後山中紀娍剛抓的一大把幹松針上,也落在正在紀家門口面面相觑的幾個人的發絲上。

村子裡已經開始飄起了炊煙,正是該做午飯的時間,可紀家卻出乎意料的大門緊閉着。

“這個時候,他們能到哪去?”一看見紀家緊閉的大門,沈管家心中便覺不妙,他上前喊了幾嗓子發現果如他所料,無人應答。

“喲,是……朵兒來了?”趙氏婦正在竈房裡忙活着午飯,聽見動靜就出了門來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